大學生存指南二:兼職和學習可不可以兼得
大學生存指南三:大學里的交往藝術
大學生存指南四:考證時的復習技巧
最近學校社團,學生會在招新,所以一直在考慮分享一波有關大學學習生活的經驗,個人覺得我的大學過得算是少數里完滿的了,所以對于這個話題算是有發言權。所以在文章開始,我粗略提及一下我的大學生活,僅僅為了證明所說非虛,而不是炫耀。
首先申明,我只是一個普通二本院校的中文系大四畢業狗,覺得我作的話,請點返回鍵,不必屈尊,覺得我的觀點不對的,可以指出來,畢竟每一個人待人處事的方式都不一樣,我也可以加到文章里面給別人一個建議。
我大學四年到底做了些什么
大一我加了兩個社團、院學生會、辯論隊,下學期在寫作老師的介紹下幫校就業處的老師寫一些新聞稿、論文、演講稿之類的東西。在大二的時候我成為一個文學社的主編,另一個社團部門部長,后來我退了那個社團(原因我會在后面說),院學生會因為合部門的原因,我從部長變成了副部,辯論隊認識了一幫珍貴的朋友,而校就業處那邊我學習了很多的應用文寫作技巧。
我承包了我們班大學四年的甲等獎學金,綜合素質測評(我們學校是成績績點加獎狀和其他各項績點成績)年年第一,國家勵志獎學金我拿了一次,班主任說把機會給別人,我也沒有去爭,為了這種事情和別人撕破臉皮沒有必要,因為你永遠也不知道,他們誰可能在未來幫到你。
四六級都是一次過,雖然成績不高,但也很知足了,專業課成績沒有掉下過全班前三,國家、省級、市級、校級獎狀都拿了一些,但也不算愧對自己的專業。
戀愛好歹也談了一次,雖然時間很短,也沒有想象的美好,不過跟自己作也有關。
今天翹了第一次課,最近天天五點鐘起床晚上又睡的晚,生理期跟我抗議了,所以也倒是讓自己大學圓滿了。
從來沒掛過科,也不存在低分飄過的情況,班上同學說我學霸,我只是會玩會學罷了。
做過兼職,為自己掙了一部新手機(前一部手機被偷了,不好意思加重家里負擔,就自己去找工作了)。
熬過夜,有過說走就走的旅行。
有了一本自己主編的期刊(文學社的)
我的大學和那些大神比起來絕對不算什么,不過對我來說,總算沒把他荒廢掉,就已經是最大的成就感了。下面進入正文。
你進社團、學生會是為了什么?
大部分人都會說,我是為了想鍛煉自己啊。事實是,學生會、社團分很多部門,真正能鍛煉自己的只有那么少數幾個部門。當然你看到的那些學長、學姐們除了真正有能力的,大部分都是堅持到了最后的。堅持也是一個人能力最重要的一部分。
我在入學生會和社團之前,也是秉著想鍛煉自己的目的,我的學長和學姐都和我說過,不要去,沒有我想象的那么好。但是我屬于比較倔強又好強的人,總是想著要自己試過才知道,所以如果你秉著鍛煉自己的目的,我也不會勸阻。
大概告訴你學生會和社團的部門,僅供參考,畢竟每個學校都會有不同。
有關部門那些事
- 學生會
1.有關院學生會和校學生會的區別
學生會是只屬于院部門和校部門的,所以管理比社團要嚴格,各個社團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而更改部門,精簡人員,學生會不可以。
校學生會基本上一個部門就對應著一個校部門,例如就業部就對應著畢業生就業處、宣傳部就對應著校團委之類的。而院學生會跟校學生會差不多,對應著不同的院領導和輔導員。
那么,院學生會和校學生會有什么區別呢?
從我剛剛的介紹就可以看出來,校學生會和和校領導接觸的較多,院學生會和院領導接觸的較多(當然這個看部門,我后面會詳細說)。
從鍛煉自我的角度來說,校學生會要多一些,因為校學生會會接觸到社會上各種各樣的精英人物和你想像不到的大牛(這是我后來在畢業生就業處幫忙寫東西時候才漸漸發現的)。而院學生會接觸的都是學院的雜七雜八的事情,但是如果是211,985的學校,院里面有些老師本來就是行業里的大牛,也是能學到不少東西的。
從功利主義的角度來說,院學生會還是要好一些的。
你如果和院里面老師很熟悉的話,你的評優評先會比別人輕松一些。我大二申請國家獎學金的時候,有一個和我一屆的妹子,摸著我的良心說,我的硬項指標真心不比她差,但是她是學習部的,比我這個宣傳部整天畫展板又不和老師接觸的人要好很多,基本上所有院領導都認識她。但是在硬項指標都差不多的時候,這個時候拼的就是人緣了。
不要覺得這樣不公平,你和別人差不多,別人人緣比你好,這就是人家的能力,而這就是現實!
基本上校學生會和院學生會各有千秋,不過校學生會還要負責統領各個二級學院的學生會,所以一般校學生會的部門部長都是大三的學生,而院里面基本上都是大二的學生。
2.有關各個部門的那些事
編輯部:主要負責各種活動、會議的新聞稿地纂寫和活動照片的整理,還有官方微博、微信、空間的更新。
宣傳部:主要負責每次大小活動宣傳展板的繪制。(我就是這個部門的,主要我喜歡畫畫,不過這是與老師接觸最少,最小透明的存在,我的評優評先和我在學生會基本沒有關系,完全是靠我的成績和獎狀加上來的,獎狀也基本沒有學院的。后來和編輯部合并了,改名叫新聞宣傳部)
外聯部:主要負責拉贊助,學習營銷和經營管理的可以考慮加一下,不過各個部門的贊助一般都是自己去拉,只有院里的大型活動才會由外聯部去。
組織部:負責各種團課的召開和團員的阻止安排。
學習部:負責大小活動、平時上課和早晚自習的考勤,比較招人恨的一個部門。(姿態要正常,好多學習部的干事總覺得自己高人一等,會拉仇恨。)
就業部:幫老師處理一些畢業生就業的相關事宜,在六七月的時候會忙成狗,不過學生會沒有不忙的,有些部門甚至是一直忙。
生活部:負責查寢和女生節。(我們一開始還有女生部負責女生節的活動,后來合成一個部門了。)
心理部:組織一些心理活動教育和大學生心理普查的一些事宜。(基本和大一新生有關)
體育部:一般就和學校一年的體育活動和體育節的相關事項,是學生會里拿獎狀的最多的部門。
實踐部:主要看部長組織什么活動了,固定的是每年的暑期社會實踐(我們院是支教)。
基本上就這些部門了,如果有遺漏的,我再補上。
- 社團
1.社團部門:基本上和學生會差不多,但不同的社團側重不一樣,像文學社側重編輯部,所以單獨把新聞稿分出來交給記者部去寫。
2.社團入幾個比較好?
重要的事說三遍,最多兩個!最多兩個!!最多兩個!!!
社團是偏興趣的,基本上社團活動經費除了自己去拉贊助就是會員交的會費,所以招新的時候,所有的學長學姐都很熱情。
社團會開例會,我們學校四十多個社團,文學社、電子技術社、動漫社等等,動不動開會就湊到一起去了,我那時候加了兩個社團,開例會的時候都恨不得把自己分兩半,除此以外,各種大小活動忙都忙不過來。
活動基本上都需要會員去做,但是你不入會也是可以去參加各個社團的活動的,只要你有熟人在那個社團,所以你如果有特別想去的社團,可以和室友分開,報不同的社團。
有關學生會和社團的建議
1.大學嘛,什么都不參加,只顧學習肯定是不對的,可能社團和學生會你學到的不多,但是人際交往能力還是可以提升上來的(最近天天被我的小伙伴喊交際花(┯_┯))
2.你要是很迷茫,就參加參加社團活動,去學生會混混,總比你在寢室打游戲、打飛機、看韓劇來的好。
3.還有想脫單的,最好還是多參加參加活動,你要是出名了,女朋友和男朋友肯定都是不愁的(當然還是看臉)~
4.在社團和學生會,想要混出頭最重要的就是堅持。我大一入部門的時候有十幾個人,上學期結束就剩下幾個人,下學期就剩下我和我女神兩個人了。我大一入協會有其實多個人,到換屆的時候也就每個部門部長副部的標配十幾個人了。所以想混出頭還是很簡單的。
5.你要是不能吃苦,還是都別加了。我大一大二經常晚上九點弄完一個活動,晚上回去開始寫活動總結和新聞稿(這都是當天要交的),晚上一兩點睡覺都很正常。熬夜寫活動策劃,畫展板畫到寢室關門被阿姨罵死也是有過的。所以怕累成狗的,還是別入了。
6.其他的我暫時想不起來了,來姨媽了,腦子和漿糊一樣,想起來我再補上(??ω??)~
辯論隊還是很不錯的,我下次單開一個話題說一下辯論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