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筆前,似乎有千言萬語堵在心頭,急切需要找到一個宣泄口,以排解那長期積累在心頭的郁悶。打開電腦,發現頭腦一片空白,但心中依然異常難受。
9月23日,第二份工作開始的第三天。傍晚,或許是辦公地點比較偏僻的緣故,在公交車站等了很久。內心急躁的我不時地來回踱步,雙手環抱在胸前,眼睛無神地盯著前方公路的拐角處,一直地盯著,生怕錯過了什么。一輛輛公交車在那個拐彎處出現,但是卻沒有我需要的那輛。公交車前方窗簾位置閃爍著紅色的路線數字,在夜幕下的城市格外惹人注目。
此時,又一輛公車停下來,一個個滿臉倦容的人兒從公交車上魚貫而出,原本塞滿了人的車肚慢慢空了起來。良久,公車的前門后門都不再有人下來,司機卻愣是沒有關門。在這么敏感的下班高峰期,司機不會偷懶了吧?我不禁嘟起了嘴,環顧四周,這附近也不是公交站!
這時,一位拄著拐杖的女孩在車上慢慢走下來,雙腳幾乎騰空,似乎用不了力氣,全是靠手中的拐杖發力。只見她向我這個方向看了看,然后雙手撐起拐杖,慢慢走來,一步一步走近,擦肩而過,遠去……逐漸消失在我的視野里。當她經過的時候,我的視線掠過她的面龐,停住,試圖引起她的注意。沒想到那個女生一直向前走著,臉上一直掛著笑容,那笑容很真實,很美。
“如果換做是我,我能否做到她這樣,目視前方,不顧他人或同情或奇異的眼光而走自己的路呢?”彼時,腦海中一直盤旋著這個問題?,F在,我或許能夠給出答案了:不能。
現在的我,四肢健全,五官端正,大學本科畢業,正值人生最美好的年華,卻儼然一位年輕的老人,幾乎對任何事情都失去了熱情。沒有正常的社交活動,除了上班就是宅在家里睡覺,也不主動聯系人,總之年輕人該有的特質,我幾乎毫不沾邊。此外,一顆敏感的內心,表面上看似對他人的評價毫不在意,在內心深處卻對之咀嚼再三,“他是不是對我有意見”、“我的哪些行為是不是處理得不夠好”、“我是不是應該不要想太多或者多留一個心眼”……
說到底,那位女生真的讓我異常慚愧。她有一種豁達樂觀的心態,看得很開,對自己的生活乃至人生很負責。她不會因為行動不便而對生活持一種隨便或者懷疑的態度,她會穿著很漂亮的裙子去坐公交車,帶著精致妝容的臉蛋總會掛著微笑,無法在地面行走的雙腳也會穿著當下最流行的羅馬鞋。這也許就是對生命的負責吧,存在即合理,總得好好生活下去,哪怕為自己。
反之于我,對生活的態度真真是太不友好了。缺乏一種主動承擔的意識和那位女生的豁達心態。離開大學象牙塔已有好些日子,內心卻一直沒有從學生的身份中走出來,把工作和生活分得太開……總會想太多,對生活中出現的一些小變故不能以樂觀的心態面對。這些對于一個剛出來社會的人來說,對自我成長之路非常不利,而我則一直逃避。
說到逃避,歸根究底,還是不能接受自己長大后竟然是一個平凡的人,這種想法在參加工作之后尤其明顯。從小在農村長大,在附近的小學念書,在就近的縣城念中學,因為家里沒有多余的錢買玩具,甚至連課外書也沒幾本,一心撲在念書這件事情上,所以即使是在大學,學習成績都一直名列前茅(在高考這關鍵一戰,卻慘遭滑鐵盧)。在求學路上都自帶光環,卻從不認真地想想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或者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畢業之后,一臉懵逼,等待著自己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懷疑。
工作而已嘛,還不是學習的一種,多花點時間和精力不就行了?真是圖樣圖森破,不好好努力一把,真的不知道絕望是怎么寫的。是的,現在的我就處于一種迷茫的狀態。說到底,還是能力不足撐起自己的野心使然。與此同時,如果不加以改變的話,我或將逐漸被這個社會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