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一直在想,項目如何在政府有部分資金或者沒有資金支持的情況下,讓想做的有意義的項目開展起來,并最大可能實現健康可持續更優質的運作起來。
社會組織的最大壓力,相信大家都有感觸,就是團隊人員工資這塊。然而項目里如果沒有人員工資這塊,但是項目既然接了就要開展起來,各種監管各種評審,各種臺賬,厚厚高高一沓,那么問題來了,項目開展需要人,有人就需要工資,那工資的錢哪里來?項目里的每一筆都有預算,總不能從項目里摳出來吧,如果是這樣,活動質量是否有所保證,質量如果不保證,服務對象參與了是否有收獲有變化。
于是,大家各種方式募集,義賣,籌款,對接社會資源。我想還是要有自己的公益產品。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