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
雞棲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茍無饑渴!
注釋:
1.君子:古時妻子對丈夫的稱呼?!逗鬂h書》:“君子,謂夫也》”
2.于:往。
3.于役(yì):往他處服役。
4.其期:指服役的期限。暗含有服役遙遙無期的意思。
5.曷(hé):何時。
6.至:到家、歸來。
7.塒(shí):音時,雞舍,在墻上挖洞砌泥而成。
8.如之何勿思:如何不思。
9.不日不月:已經不能用日月來計算。
10.有:音又。
11.佸(huó):音活,聚會、相會,指與丈夫團聚。
12.桀(jié):雞棲的木架。
13.括:通佸,聚集,此指牛羊放牧回來關在一起。
14.茍:大概,也許。帶有疑問口氣的希望之詞,希望丈夫或許不至于忍饑受渴。
譯文:
丈夫服役遠在異鄉,歸期漫漫真是久長。哪年哪月才能歸來?家雞進窩真是匆忙。眺望夕陽不斷西沉,牛羊紛紛走下山崗。丈夫服役遠在異鄉,叫我如何停止思量!丈夫服役遠在異鄉,沒日沒月真是漫長。不知何時才能相會,家雞進窩已經安頓。眺望夕陽不斷西沉,紛紛下坡是那牛羊。丈夫服役遠在異鄉,應該不會有饑渴吧?
朱熹:大夫久役于外,家婦思而賦之。
這首詩,正如朱熹所說,是從勞動婦女的角度來寫的,它的文采并不出眾,卻用濃濃的鄉土氣息表達了那種淳厚的思念之情。雞回窩,羊、牛入圈,夕陽西下的時候,思念執役的丈夫,事、時、人情,普通卻打動人心--思念。
小時候,每當媽媽出去了,我總要坐在窗邊,不時看看大門口,媽媽有沒有從門外進來?然后掃視一遍院子,媽媽是不是已經在院子里收衣服了?可惜沒有……踱到門前,似乎下一秒,媽媽就笑著進來了——繃著心弦,緊緊地盯著門外,豎著耳朵聽有沒有熟悉的腳步聲……終于,站在門邊,急忙看著村外的方向,十字路口沒有一個人影,再把每個拐角仔細看看,有沒有媽媽要出現的跡象?可惜還是沒有……呆立幾秒鐘,媽媽會不會從村里面回來?馬上轉頭看向另一邊,再把十字路口仔細地逡巡一遍,依然沒有……
現在,我站在窗邊,看樓下匆匆走過的人們,家里是不是也有人在翹首盼望?或者他們自己在盼望著還未歸家的人呢?即便已經習慣了彼此,還是忍不住要發個微信、打個電話,去安穩躁動的心,感受平淡的愛……
思念,最是細微卻綿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