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你,千千萬萬遍. —— 《追風箏的人》
12歲的阿富汗少年阿米爾與仆人哈桑情同手足,與哈桑一起玩耍時,會慫恿哈桑去做一些惡作劇,比如用彈弓將桃胡射向鄰居家的狗,朝著山羊投擲石頭等等,從來也都是哈桑背負懲罰,阿米爾也視此為理所當然。哈桑出生之后叫的第一個名字就是“阿米爾”,他與阿米爾之間有著深深的羈絆,他愿意為阿米爾做千千萬萬件事。
然而,在一次風箏比賽中,哈桑為保護追到了風箏的阿米爾,被惡童阿塞夫強暴,目睹了這一場景的阿米爾,卻懦弱的跑開了。阿米爾為自己的懦弱感到非常痛苦,深受折磨,不敢面對哈桑的他,在他的生日當天,以莫須有的罪名誣陷哈桑,逼走了了哈桑一家,他以為只要看不見哈桑,他可以免去自責與愧疚,其實不然。
1979年蘇聯(lián)入侵阿富汗。阿米爾跟隨父親逃到了美國,面對因為自己的懦弱犯下的錯誤,他的內(nèi)心經(jīng)受著道德的拷問和良心的譴責。為了贖罪,他再次回到闊別二十多年的故鄉(xiāng),只為了拯救在恐怖組織控制下的哈桑的兒子,索拉博。
然而在這一次救贖中,他發(fā)現(xiàn)了一個驚人的秘密,哈桑其實是他爸爸的私生子。在救贖索拉博的過程中,他冒著生命危險,也費盡周折,早已褪去了幼時的懦弱,成為了一個真正的有擔當?shù)哪腥恕W詈螅瑢柺芩嘟M織凌辱的侄子索拉博帶回了美國。
可憐的索拉博因為之前受到的嚴重迫害,變得十分膽怯,不愿與人親近,也從來不笑。阿米爾盡心盡力地照顧著他,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終于有一天,阿米爾帶索拉博在公園里游玩,索拉博望著高空中的風箏,臉上泛起了一絲微笑,盡管短暫,對阿米爾而言,已經(jīng)很滿足了。他像幼時的哈桑對自己那樣,對索拉博說了這樣一句話,為你,千千萬萬遍。
本書通過風箏這一線索,講述了主人公阿米爾歷經(jīng)各種挫折與磨難后,通過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用真誠和善良,撫平了內(nèi)心的創(chuàng)傷,最后精神得到救贖,人性得以升華的過程。阿米爾父親的朋友拉辛汗說過這樣一句話,惡性導(dǎo)致善行,才是真正的救贖。從結(jié)局我們可以看到,成年的阿米爾通過自己實質(zhì)性的行為,已經(jīng)做出了極大的彌補,依然在贖罪的道路上努力地前行著。
每個人心里都有一把道德的量尺,規(guī)范著你的行為與動機。在生命的長河中,每個人都在掙扎前行,闖過險灘激流,駛向善的彼岸。然而,正所謂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每一次“過”后,無論你是遇到輕風小浪亦或是狂風巨浪,只要你心懷善意,向善而為,那么你,終會被“善”普度。
每一個自稱大人的人,在年少時期估計都會有一些有關(guān)風箏的或多或少的記憶。還記得我小時候,家里有個老鷹風箏,還記得忙碌的大人們沒人陪我放,癡迷于超級瑪麗的哥哥也懶得理我,再加上只能讓風箏飛高2米的我。老鷹風箏就一直擱置在柜子高處,靜默的躺著。直至一次搬家,老院的許多實物包括風箏,在整理中遺失,也就化作了綿長的記憶。
成年后,家里有了天真爛漫的小人兒,會在閑暇時,逢著有風的日子,帶著她們?nèi)ノ莺蟮目盏胤棚L箏,一開始,風箏飛到5米高就會落下來,終于在我不懈的努力之下,風箏可以自由的在天空中翱翔,我家那對可愛的小人兒,也向我投來了無比佩服的目光。只不過,正值3歲的無邪人兒,在幾秒的佩服之后,遂而低下頭來,在神奇的大自然中,繼續(xù)探險。然而,她們哪里知道,我也是一個追風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