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君子立德
貞君
楊瑞堂是一位書畫藝術家,在眾多的書畫家中,他的作品有自己獨立的風格。
我很欣賞畫家楊瑞堂的墨竹。它給人一種自然而瀟灑出塵的感覺,有生生之氣,有一種蓬勃向上的精神。他善于學習古人,畫作中有鄭板橋墨竹的影子,也有石濤蘭竹的成分,又不為古人所囿,更多的還是自己的個性與創新。
為說明問題,我試從畫家的一幅竹石圖說起。
這幅圖:兩竿墨竹從左下方向右上方橫斜而出,有倔強之勢,有背負蒼天之氣概。一竿在前,色黑而濃,一竿在后,墨色淡逸,層次清楚。近梢部下彎,彈力,活力,生機勃發,充盈竿間,有俯首之勢,聯云“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征虛心之相,他常以“竹解心虛是吾師”題畫。致梢頭竹葉又有翹起之姿,表現出物態的自然生機。左西右東,向東躬身具向日之形。迎接著東來紫氣。意境開闊,觀之使人心悅神逸。一巨石似人形而兀立于左,棱線簡約,無皴擦,而有陰陽向背之態。石后兩筍茁出,象征后嗣興旺,家榮而國昌,后繼人才輩出,寓意深刻而吉祥。上有草書題款,灑脫自然。文為“竹稱為君,石乎為丈,五色為奇,一青足仰”,稱竹為“君”者,即竹有君子之美稱,竹又叫“此君”,古人言:“不可一日無此君”也,點出畫面主題——立君子之德?!笆鯙檎伞保罢伞闭摺罢獭币?“石”,柱石之謂,可仰仗也。“五色”,此圖為墨竹石,墨分五色是也。一青:竹青,石青,蒼穹亦為青所染,整個畫幅和諧為一。此圖可見畫家的藝術匠心之一斑,他給我們以恬靜、優美的盎然生趣,寫竹“托興”、“自況”的用意明顯而又深刻。
畫家除畫竹、蘭、梅、菊外,還畫荷花、牡丹、鷹、鷺、鹿、馬、魚、蝦、亦間作山水,他的山水作品,有云林的疏林韻致,他以藝術家的心靈去體悟先賢前哲的博大與精深,浸染傳統山水之神韻,又把自己的人格融于其間。危崖峭壁,闊水孤松,清溪飛瀑,淡云帆影,無不體現著畫家對大自然的理解與熱愛。一幅畫如一首詩,同一篇優美的散文。細察作品用筆,無論樹干、樹枝、山廓、水口、石理、水態、云際、櫓篙,無不漲力充盈,筆筆清楚。給人以沉雄、蒼潤、酣暢淋漓之感,畫中的一草一木,一石一鳥,都是一個人生,一個世界。
在楊瑞堂的作品中,就所畫的體裁而論,還顯得不夠寬,就數量而言,以墨竹為多,墨蘭也占一定比重,書法以草書為主,已初具自家面目。從藝術而論,這些作品反映了自然界的生趣,在這些形象中往往寄托著人格化的意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