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兩個大學時的閨蜜Sara和Wing,帶著老公孩子分別從武漢和河源來到深圳,我們小聚了一下。
三人聊天到半夜還意猶未盡。聊天內容無非就是工作,生活,婆媳關系,小朋友上幼兒園等各自的近況,還談到生活的艱難。最后,話題不可避免的繞到房價上來了。她們異口同聲的說,后悔沒在房價畸形飆漲之前在深圳買房。
作為唯一留守深圳的我,面對這個話題諱莫如深,簡直尬中之尬,因為目前深圳商品房均價新房66000+元/平,二手房48000+元/平,沒有任何背景和資助,沒得老啃,普通如我者,只能眼巴巴的望房興嘆,靠一己之力目前真的是沒實力買。所幸深圳留才政策好,作為深圳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受益者,我們還不至于露宿街頭,月租只要854元就能住在均價6萬的65平的小兩房里。目前還在輪候安居房,今天剛接到深圳住建部通知,政府新推的碧桂園榮匯花園安居房開始接受預定,毛坯房均價也要23872元/平。
現在定居武漢的Sara說,她人生中最后悔的事情有兩件,并且都與房子有關。
第一件就是在2010年,深圳龍華房價還是1萬出頭的時候,沒有果斷出手買房。當時她老公Lyons工作上可能會有調動,大概率是要去上海工作,當時的想法就是,最后總會離開深圳的,房子就等去了上海再買。結果,她老公Lyons去上海的事黃了,深圳房子沒買成,等來的是房價像坐火箭一樣沖破2字頭。經歷了2015年年初深圳房價野蠻暴力翻幾番的增長后,Lyons的公司有平調武漢的機會,薪資待遇與在深圳時的一樣。他們兩口子經過反復商討,甚至用了SWOT態勢分析,最終決定舉家遷回Lyons的家鄉省會,大武漢,并且果斷在武漢買房。
第二件讓Sara后悔的是,回武漢后不應該花30多萬裝修房子,應該在武漢限購之前拿裝修款再買第二套房,那樣只要挺過前三年,以后就是翻身農奴把歌唱了。可惜,就是時光倒流,我相信她還是會超預算的把第一套房裝得美美的,也不愿意暫時租房住去買第二套房子。因為當初她篤定地離開深圳的時候就是奔著回去住大房子去的。
而家在河源的Wing呢,現在是公務員。她本身娘家就屬于小康家庭,現在在河源的140平的大房子是她父母全款付送給她的嫁妝。Wing曾經做過微商,作為朋友,我買了一次她的產品作為小小的支持,當我還想回購時,她已經停做微商安心做她的公務員了。她覺得現在最賺錢的方法還是買房。深圳買不起就去東莞惠州中山買,總之就是買房買房買房。
我對著她們倆翻白眼,特么跟土豪說話真是五臟六腑都疼!除了房子,她們貌似不想談別的。心碎了一地。
我有一個同事趕在深圳大漲之前的2014年買了一套59平的小兩房,當時買時價格還不到兩萬,19800元/平。然后,才過一年半,房價就飆升至48000元/平。同事因為要回武漢,直接賣掉了這套房子,還清銀行貸款以及各種稅之后,凈賺120萬,才不到兩年時間哦!如果普通白領單靠工作領薪水,120萬得干多少年呢?
有人說房價拐點已經到了,可是,對于北上廣深一線城市來說,房價仍然還有上漲的空間,而且永遠會讓你覺得貴。如果你在一座大城市工作時間會超過3年,那么在最開始就要想盡一切辦法在那座城市買一套房子,哪怕只是二三十平米的一居室。
雖然人生的幸福不僅僅是取決于一套房子,但是,在現在的中國,大城市里的房子真的有可能會是你命運的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