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這部《血戰鋼鋸嶺》的時候,覺得沒有去電影院看它真的是很可惜。該片獲得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音響效果和最佳剪輯,手機上看不能完美的體會到音響效果。
影片前半部分是愛情故事,戴斯蒙德?道斯與多蘿西?舒特一見鐘情。后半部分是一部真實血腥的戰爭片,從戴斯蒙德?道斯參軍入伍開始。
他因為小時候意外差點將自己的哥哥打死,在知錯后有了一個堅定不移的信仰,但是這個信仰在短時間內好像并沒有幫他,反而使他的軍隊生活有些艱難。
他拒絕拿槍殺人,周六是他的安息日,但是敵人不會因為是周六就不進攻,也不會因為你不拿槍打他他就不打你。因為這些不被人理解的信仰,他被送上軍事法庭。最后還是他一度討厭的父親站出來保護他,也是在這時候戴斯蒙德才真正明白父親對他的愛。
然后,他開始參加鋼鋸嶺的戰役。他也成為了軍隊中不用帶武器上戰場的人,是不被上司看好的人,認為他膽小懦弱。在軍營也受到戰友的排斥,但是,當上戰場之后,他的所作所為卻堪稱一個真正的勇士。
他會在子彈橫飛的戰場上用盡自己的力氣去拯救每一位隊友,只要有任何意思希望他都不會放棄任何一個隊友,就算是身后有敵人緊追不舍的時候,他也堅持先把受傷的隊友傳送下去,然后再考慮自己。
與人為善其實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很多人都可以做到,但是在自己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還要先考慮如何保全別人真的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因為隨時都會有一顆子彈穿過自己的頭顱,盡管如此,戴斯蒙德還是選擇堅守自己的信仰。
于是,他用血贏得所有人的尊重,他的信仰也不再是大家討厭的做作,所有人都信服他。終于在那個安息日做完禱告與大家一起沖上鋼鋸嶺,最后也許是他的禱告真的起作用了,也許是他的禱告鼓舞了大家的士氣,他們仿佛入無人之境,一舉將敵人拿下。
而戴斯蒙德卻因為救別人受傷,被擔架抬起的他嘴里呼喚的都是:“我的圣經,我的圣經。”這時候我真的會想,信仰的力量真的對那么強大嗎?
我是一個沒有信仰的人,因為我們都是共產主義的接班人,雖然我覺得自己并沒有這個能力,但是我從小就是這么學的。記得前幾年很多人都喜歡去西藏旅游,說什么這趟旅行是對心靈的洗滌,對此我是持懷疑態度的。
因為很多人回來之后依舊如初,可能在那條路上他的心靈真的被洗滌,只是回來之后也就失效了。我想,這個可能就是欺騙自己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