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燒烤的火爆應該是個意外,燒烤的持續(xù)走紅也算是一個傳奇,一個意外便演繹出餐飲市場將近10年的傳奇,也許,這還只是燒烤傳奇的一個序幕。今天,有太多我們曾經認為不能或不方便
的食材被架上了燒烤架,于是,地域的特色也漸漸在燒烤這個分支領域展現出來,繼而又形成了燒烤的眾多流派,比如,這里我們要介紹的新疆燒烤。
新鮮的羊肉、傳統(tǒng)的炭火、獨特的配料,以及帶有濃郁民族特色的烤制方式,這些都成就了新疆燒烤市場今天的大好局面。新疆燒烤的原料早年多是以新鮮牛羊肉為主,同時輔以羊雜、牛雜、面食等,但是在這些年里,隨著餐飲業(yè)內東西南北交融的增加,又逐漸引進了淡水魚類、小海鮮和蔬菜等,當然,新疆燒烤的調味料依然還是孜然為主角。
新疆燒烤所用到的炙烤器具都比較獨特,其代表性的烤爐和馕坑都頗具西域風情
內容提供:
馬偉,高級烹調師,餐飲經理人,畢業(yè)于陜西渭南市廚師烹飪技校,歷任新疆利達酒店任廚師長,湖北十堰望江樓廚師長,石家莊胡氏餐飲管理公司任行政總廚,現獨創(chuàng)“柴火”餐飲品牌,在西安發(fā)展運作。
代表菜品之烤羊肉串
烤羊肉串大致有三種不同的形式,分別為普通烤肉串、精品烤肉串和烤肉筋,三種烤肉的區(qū)別主要還在于選料和烤制的時間。
選料:
普通羊肉串:
是將羊后腿剔除筋膜后,再把肥瘦相間的肉改刀成條狀。
精品烤肉:
選料比較精細,取羊后腿剔除肥肉留瘦肉,改刀成菱形后,拌入適量的羊尾油腌制待用。
烤肉筋:
把羊肉表面的筋膜以及皮膜,剔下來后,改刀成條形進行腌制。
腌制:
將切好的羊肉納盆里,以2500克羊肉為單位,加入清水250克、面粉50克(夏天則不加)、精鹽35克、雞蛋2個和色拉油60毫升,調勻并靜置30分鐘以上,然后再將原料穿上鐵簽。
烤制:
在烤制以前,還需放入加有洋蔥片的清水里浸泡2分鐘,然后才可以上架烤制,因為這樣烤出來的羊肉才不膻不膩。在烤制時,應當根據火候的大小去靈活掌握烤制時間。當羊肉串快烤熟時,還要撒一些辣椒面和孜然粉上去增香添味。
代表菜品之烤板筋
把牛板筋放入高壓鍋內,摻入清水(以浸過板筋為宜),加入干辣椒、精鹽、香葉、八角、蔥、姜和料酒,上火壓制30分鐘至熟取出,切成3-4厘米的段,再斜刀切成0.3厘米厚的片,上簽,穿成串后烤制。
代表菜品之烤羊腰
選用肥瘦相伺新鮮的羊腰,從中間切兩刀成三片后,穿成串放入洋蔥水里稍加浸泡,撈出來上火烤熟,等撒上孜然和辣椒并稍微烤一下,就可以了。
塞北小調之烤羊肚
把鮮羊肚加精鹽腌味后,放入高壓鍋里煮熟撈出,待涼了后切成2厘米寬的條,然后用烤肉簽穿成串,置洋蔥水當中浸泡一會兒后,再放到炭火上烤至兩面焦黃,撒上孜然粉和辣椒粉便可使用。
代表菜品之紅柳烤肉
紅柳烤肉不但具有常見烤肉的特色,而且還帶有一股淡淡的植物香味。紅柳是生長在戈壁灘上的紅柳樹枝,這種樹枝在經過烤制后,會散發(fā)出一股特殊的香味并滲透到羊肉的內部。紅柳烤肉應選用羊里脊肉或者羊后腿精肉為料,改刀成4厘米見方的塊后,還要放入盆內腌制過(腌制的方法同羊肉串)。
烤制時,將紅柳樹枝的一端削尖,把腌制好的肉穿在紅柳上,然后置炭火上烤熟(烤制方法同烤肉串)。
代表菜品之馕坑烤肉
馕坑烤肉是將小羊排剁成塊后,加精鹽、姜黃粉、嫩肉粉、雞蛋、白芝麻、淀粉、洋蔥水等拌勻腌漬入味,取出來后再逐塊穿在專用的鐵簽子上,等掛入馕坑里烤制8分鐘后,取出來撒上孜然粉和辣椒面,然后送入馕坑繼續(xù)烤1分鐘即成。
注:
馕坑是維吾爾族的一種特色烤爐,一般高1米左右,用羊毛和黏土,或是用當地的硝來和泥以后,糊成倒扣著的缸形,四周再用土塊壘成方形土臺。
西北絕唱之馕坑烤羊腿(羊排)
用尖刀將帶骨羊后腿順大骨劃開后,把肉改刀成條狀,然后放入料水當中(系取土芹、胡蘿卜、青椒、香菜、洋蔥各200克,孜然粒100克,放到清水盆里浸泡2小時即成)。
取雞蛋、黃粉、面粉、淀粉、食鹽、辣椒粉和孜然粉,納盆調勻并靜置30分鐘后,加入200毫升50℃左右的料水(加熱水的目的,是為了讓僵硬的糊稍微變稀,以便于掛在羊肉的表面)。
取出浸泡后的羊腿掛在通風處,吹干表面水分便掛糊,用鐵鉤掛著送入燒熱的馕坑內,然后把燃燒著的無煙煤用鐵板蓋住明火(這是為了避免烤制過程中將羊皮燒焦),等到將鹽水撒入馕坑并迅速蓋上蓋子后,再燜烤25分鐘左右(這時馕坑的溫度會下降到100℃左右),這時揭開坑蓋察看,羊腿油紅發(fā)亮則說明其已經烤熟,最后隨配辣椒粉、孜然粉、精鹽一起上桌蘸食。
燒烤新秀之戈壁烤魚
將鯧魚從腹部下刀,順魚背骨剖開來平鋪開,然后涂抹上香菜、姜片、大蔥、精鹽、料酒、胡椒粉和醬油腌制10分鐘。取出腌好的鯧魚放入烤魚的鐵夾子上,先刷一次用清水稀釋過的芝麻醬,烤制3分鐘后,再刷一次用蒜茸辣醬、海鮮醬、醬油、料油、化雞油調成的醬料,如此反復三次后,魚肉也差不多熟了,不過最后還要撒辣椒粉、孜然粉烤1分鐘才可離火。
經典大戲之烤全羊
烤全羊是異域風情的經典大戲,在許多文學作品當中,與之配套的還有氛圍熱烈的篝火舞蹈和濃烈的燒酒。烤全羊須選羯羊或養(yǎng)殖期在一年以內的肥羊羔為料。宰殺后,去蹄并掏出內臟,然后把用精面粉、鹽水、雞蛋;姜黃、胡椒粉和孜然粉調成的糊,均勻地抹于羊羔的全身,然后用釘有鐵釘的木棍從頭穿到尾,放在特制的馕坑里。蓋嚴坑口后,再不時地翻動烤制。全羊烤好后置餐車上,由手持小刀的服務人員推車到客人餐桌前啟刀食肉。
風情佳作之烤馕
烤馕不同于一般的烤餅,先是將面粉加清水、發(fā)酵粉、雞蛋和色拉油揉成面團,待其發(fā)酵以后,再制成大小均勻的生坯,然后用特制的模具制成中間薄邊緣厚的形狀,并且扎上花紋待用。另取牛奶與白芝麻拌勻,然后刷入生坯內部,并置于包有白毛巾的圓木墩上,在外部撒少許淡鹽水后,再轉入馕坑里烘烤6分鐘,等到用鐵鉤取出來刷一層生菜籽油后,再放入馕坑底部烘烤2分鐘即可。
注:
1、在烤制前先要將無煙煤燒紅,再放入馕坑底部燃燒約半小時,等里面的溫度穩(wěn)定且恒溫后,再繼續(xù)烤制。
2、制作馕餅的面團不能過度發(fā)酵,否則烤熟的馕會帶有一股酸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