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周二早上我把改好的產品部流程再次讓王總過目。征得他的同意后,我將制定好的流程發送給各部門負責人并希望征集他們的反饋。根據我的經驗,一般這種郵件大家只會簡單看看,并不會真的往心里去,更談不上反饋。因此,這個新的流程就算通過了。
然后我這邊整理出了一份關于產品經理的職位描述,發給孫雅麗并抄送王總,并表達了希望將這兩個職位的狀態調為緊急,要求盡快找到合適的候選人并盡快到崗。
過了一會兒,我的手機閃了一下,是孫雅麗的微信。
“職位信息收到了。你現在有空嗎,聊聊?”
“好啊,我們去會議室吧。”
這應該是我入職以來第一次和孫雅麗單獨在一起。她今天穿了一件黑色套裙,顯得既高雅又帶有一絲野性。身上散發著一陣陣的香水味,坐在這樣一個尤物旁邊,很難讓人不想入非非。
我努力讓自己的思緒集中在工作上面,我可不想因為自己的分心而在她心里造成不專業的感覺。我倆主要就職位描述中的具體細節做了溝通,她一如既往的表現出了那種可愛的認真。問了我很多關于產品經理的東西,時不時表達自己的疑問或者觀點。人都說認真的女人最美麗,我只想說那是因為你沒見過美女認真的樣子有多么的迷人。
孫雅麗的悟性很強,大大增加了溝通效率,我們很快就很多細節達成一致。結束之前,她很認真的看著我,說招聘部門會盡全力支持這兩個職位,預計三天之后就會有簡歷送上來。我說其實我也希望趕緊有人到崗,否則我這邊的工作完全沒法展開啊。
其實我確實是需要招人,因為根據我的計劃,后面的事情如果都是我來做的話第一會很累,第二也很容易被人察覺。接下來的戲,我需要有人來配合我的表演。
接下來,我要開始安排第一次產品需求收集會,借此機會來看看各方的態度,順便感受一下效果。
會議安排在周四上午十點,我邀請了王總,運營部,風控部,技術部的負責人及相關人員。首先給大家介紹了一下需求說明書和需求變更說明書的格式規范,然后開始按部門開始收集需求并演示如何填寫。
首先從風控部開始,其實我這段時間天天和老吳一塊兒,聽他們開會討論,我基本上已經把風控的流程掌握的八九不離十了。但是我仍然要求他們再梳理一次,根據我以往的經驗,一個部門無論之前做過多么深入細致的討論決定,一旦讓他們再來一次,很有可能再次推翻之前的討論結果和產生新的結論。而且,在跨部門的會議中梳理業務流程,也會容易吸引其他人的關注討論,然后不斷有新的意見加入,這樣就會很難達成統一的結果,從而演變成無休止的爭論,這正是我想要看到的。
果不其然,老吳他們在介紹的時候,很快又產生了新的分歧,我很負責的把他們的分歧點都記錄下來,告訴他們等確定好了再通知我,順便把這個需求的狀態改為“待定”,這樣的話這個需求就相當于沒有任何意義。
在他們討論的過程中,王總不斷打斷,發表自己的看法,很多時候老吳還需要和王總解釋。而且王總似乎很堅持,很多時候老吳他們都不得不妥協,雖然在我看來老吳的做法顯然更符合現在的狀況。
接下來是運營部門的需求整理,王總顯然對運營有著更多的見解,提出的看法也更多。本來預計兩個小時就結束的會一直開到了下午1點半,大家各抒己見,提了很多需求,我都一一整理記錄在案。我統計了一下,至少一半的需求都是無效的,也就是說,這場會至少一半的時間都是浪費,大大超出了我的預期。
而且今天還有一個意外的收獲,我發現王總的掌控欲很強,很多業務部門的工作他都要表達。這種領導的優點是自信、直接、果敢,缺點嘛則會讓下屬感到無所適從,缺乏信任,授權不夠充分。
我把整理完畢的需求發給所有今天所有的參會人員,要求他們根據自身情況列出優先級和重要性,以及確認所有“待定”需求,為第二次需求討論做準備。這是我從以前工作學到的經驗,在公司中如果你想阻止一件事,最好的方式就是針對這件事開會。因為開會往往意味著無休止的討論,最后則是不了了之。
其實這種需求確認和排序需要有很強的全局觀,根據現有資源和狀況進行權衡。說穿了就是兩個字:放棄。很多時候很多功能是沒有必要做的,應該首先滿足最基本的業務流程走通,所以凡是無關緊要的功能都應該砍掉。這個工作本應該由產品牽頭,協調各部門的要求,不過這個工作因為要求高,而且容易得罪人,所以網上才會有那么多黑產品經理的段子。
不過,我現在是鐵了心要把這款產品做砸,因此我不但不會牽頭,反而會反其道而行之。我現在讓所有業務部門盡情提需求就是要拔高他們的位置,這樣他們就會提出各種需求,而且每個部門出于自身的利益,都會希望自己的要求能夠全部實現,越快越好。這樣每個部門都會有一大堆“緊急而重要”的需求,到時候匯總到我這里我再將所有人召集在一起討論,美其名曰“民主”,充分征求各方的意見。這樣很容易導致各個部門之間的扯皮,設計的產品也會非常臃腫不堪。最終體現到開發上面就是一個龐大的工作量,短時間內根本沒有辦法完成。
事實再一次證明我的判斷是正確的。所有部門都像被打了雞血一樣,都感受到了被重視,提出各種各樣的需求。而且基本上每個需求都是非常緊急,需要立刻實現的。我呢,則非常認真仔細的把所有東西都整理登記好,然后再安排下一次討(che)論(dan)的時間。
拿著從各部門收集的大量需求繼續開會,果不其然大家再一次陷入無休止的討論中。而且為了讓會議討論進行的更加熱烈,我要求所有相關人員必須全部到場,從業務到技術,連開發、測試和UI都被我叫來參會,因為這樣可以最早知道需求。整個會議室都坐滿了,而且我故意鼓勵每個人暢所欲言,不做任何控制,這樣的會議往往一開就是兩個小時以上,溝通的效率非常地下,能夠達成的協議很少。最關鍵的是,所有人的時間都被這種會給消耗了,真正的工作就沒有人做了。
我看了看張冰,他的臉色似乎有點難看,他旁邊的開發、測試和UI也是一臉懵逼。確實,讓他們來參會純粹就是浪費時間,因為需求遲遲不能確定,他們的工作就沒法展開,而且每天的任務也會被耽誤。我大概估算了一下,被這兩次會搞一下,他們的開發進度至少滯后一天。不過即使這樣也是遠遠不夠,我還要想辦法繼續加大力度。
今天的會又差不多開了半天,雖然大部分時間是扯淡,真正的問題沒解決幾個,但我也不會再次安排討論會了。倒不是我不想,而是不能做得太明顯,我接下來把寥寥幾個整理好的需求挖出來,開始準備產品文檔。產品文檔的準備其實也很有策略,很多公司認為產品文檔就是一定要詳細全面,其實是錯誤的。一個產品在開發過程中,尤其是最開始,是根本不需要太過細致的產品文檔。最好的狀態是盡量簡化所有文檔,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設計上,然后把產品思路口頭告訴開發人員,快速開發出產品雛形,然后不斷迭代改進。很多產品經理每天花了大量的時間來畫原型,寫文檔,但是最核心的產品設計卻沒有花多少時間,所以做出來的產品沒人認可。
不過大部分的公司老板都希望有一份詳盡的產品文檔。有這樣幾個原因:
很多老板并不了解產品經理真正的職責是什么,產品經理最核心的職責就是設計一款好用的產品,其他所有的工作都是為這個服務的。但是設計本身是一個很難量化的工作,很多老板為了了解產品經理到底干了多少活,就用產品文檔,原型來量化。你不是厲害嗎,我看看你寫了多少文檔。
很多人還停留在傳統的軟件系統開發模式中。傳統的軟件系統主要是針對企業內部進行定制開發,會在固定的時間,成本之內交付指定的功能。因此需求分析,設計文檔,開發文檔,以及項目管理流程都是必不可少的,這些東西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項目按照計劃進行。但是現在是互聯網開發時代,具備兩個特點:一是不斷變化;二是快。在這個大前提下,產品原型、文檔需要盡量簡化,甚至完全舍棄。其實產品設計最好的方式就是畫個縮略圖,然后將功能列出來,讓開發人員迅速做出一個雛形,然后不斷迭代改進。溝通過程中盡量口頭溝通,減少文字,盡最大程度降低溝通成本。
看別人都有產品原型,產品文檔,那自己也要有一個。
沒有產品文檔總覺得心里不踏實,萬一做出來的產品沒人用怎么辦,誰來背鍋。這個時候就用產品文檔來說話,當初誰設計的,誰提出的,誰改的......嗯,其實產品文檔最終淪為和郵件一樣,就是作為撕逼的證據而存在。
因此我現在也要寫一份詳盡的產品原型+產品文檔,這樣做有幾個“好處“:
產品原型和產品文檔越詳細,所花費的時間就越多,滯后的時間也越多。
產品原型和文檔越詳細,開發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就會越低。久而久之,就變得只能依靠文檔干活,自己本身不會思考,不會創造。
最后所有人都會習慣性依賴詳細的產品文檔,從產品至上淪為文檔至上。
而且如果在產品文檔的撰寫過程中文字功底不好,很容易讓閱讀者不知所云,這樣溝通成本還會大幅增加。因此我在寫文檔的過程中,故意把幾個簡單的問題復雜化,不過這只是權宜之計。我還是需要招兩個“合適”的人選,來助我一臂之力。
說到招人,孫雅麗這邊倒是送過幾份簡歷,我也都見了。坦率地說,這幾個候選人的素質還是不錯的,可惜我不能找這樣的,因此就隨便找了個理由搪塞過去。
不過這樣搞了幾次后,孫雅麗好像就有點小情緒,覺得我可能在故意刁難。這下就有點尷尬了。我只好跟她解(hu)釋(you),現在公司是起步階段,招人的成本預算有限,因此不需要招非常資深的。而且我們需要的是有闖勁的,同時也認可創業公司價值的,能夠長期和公司同甘共苦的人才。因此我們招的不是雇員,而是合伙人。而這種人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我們要有耐心。
看著孫雅麗的臉上露出半信半疑的表情,我決定把忽悠進行到底。我說這樣吧,關于產品這塊到底什么樣的人合適可能一時半會兒也說不清,干脆找個時間,我請你吃個飯,一來表示對你這段時間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二來再給你介紹一下產品這塊的一些東西。你看周五晚上可以嗎?因為平常下班我都要去運動。
在這里我耍了一點小心機,之所以約在周五晚上第一是因為周末了人都會比較輕松,心情愉悅,適合交(gou)流(da);第二可以試探一下她現在到底有沒有男朋友,如果有,那么她很有可能就會拒絕我。而且我知道她也有健身的習慣,所以我說平時都要健身,她也能理解,不會往其他方面想。
她笑著說好啊,正好我平常晚上也要做瑜伽,那就周五晚上吧。她居然同意了!太好了!終于可以和她共進晚餐了,這樣看來,她很可能沒有男朋友,真是一件讓人無比開心的事。
通過觀察她的朋友圈,我了解到她和我一樣也是一名深度日料控,因此晚餐的地點就定在長壽路的九井,這家日料店很有日本特色,食材非常新鮮。我還提前定了一個日式小包房,為第一次約會營造出私密的空間。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據說刺身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很容易激發體內原始的野性,而且海膽和生蠔更有著催情的作用。因此,日料特別適合男女約會。今天的食材和廚師的手藝都很贊,為了讓氣氛更加熱烈,酒量不好的我還冒死點了清酒。
因為今天是周末,所以孫雅麗穿的很休閑。她扎了一個馬尾,上身一件深色的帽衫,將她的身材包裹的凹凸有致。如此一件寬松的運動休閑服飾,硬被她穿出了性感。我坐在她對面,看著她那傲人的事業線,實在是難以把持。我咽了咽口水,強迫自己的眼神不要長時間的停留在她的胸上。
先跟孫雅麗扯了點工作上的事兒,然后把話題引到產品上,我把網上關于黑產品經理的段子跟她說了幾個,逗得她不停地笑。感覺她今天的興致很高,然后我趁熱打鐵,不斷拓展新的話題,從經歷到愛好,從星座到血型,從運動到美食,發現我們很多地方還蠻搭的。而且,果然如我所料,她現在沒有男朋友!
隨著時間的推移,感覺我們之間產生了一種微妙的感覺。好幾次我們就這樣靜靜互相看著對方,我有一種強烈的預感,我們之間將會發生點什么,而且我甚至感受到她也有這種感覺。這種感覺簡直太奇妙了!
快樂的時間總是短暫的,不知不覺已經晚上十點多了。我順勢提出送她回家,她也默然應允。真好,這下就可以知道她住哪兒了。
到了小區門口,我感覺好像仍然不想離開她。而我也從她的眼神中讀出了不舍。不過我暗暗告誡自己,切莫心急壞了大事,我強壓自己心頭的不(yu)舍(huo),禮貌的和她告別。
回去的路上,我細細地回味今晚的時光,回憶她的一顰一笑,我發現自己已經深深的迷戀上她了。
到家后我給她發了條微信說我回家了。她馬上回我謝謝我的款待和送她回家,然后我們又在微信上聊了很多,一直到凌晨1點多才互道晚安。
真是一個奇妙的夜晚。
未完待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