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
今天是你入職的第一天,領導找你談話:
“李雷,這份工作你想在我們公司準備干多久?”
“啊,我,我想干一輩子。”
“我們這里可不招干一輩子的員工啊。”(你要干一輩子,你是來養老的嗎?)
“哦,那我先干三年。”
“好,你現在入職的是服務員,三年后你覺得你能勝任什么崗位?”
“額,領導,你看三年后我想做個店長,你覺得可以嗎?”
“三年時間,我們公司計劃開從10家門店開到100家門店,這期間我也會把你按照一個店長的要求進行培養,但過程會很痛苦,你是否愿意。”
“嗯,我會好好干的,老板。”
什么是雙贏思維?
— ?02?—
概念:雙贏思維
人際交往六種的模式
1,利人利己——雙贏
你把生活看作是合作的舞臺,而不是競技場,不斷地在所有人際交往中尋求雙邊利益,雙贏就是雙方有福同享,皆大歡喜這種結果會讓所有人都愿意接受決定,完成計劃,達成目標。
2,損人利己——你輸我贏
你我從小就在這種模式里浸染。在家里大人總是喜歡把孩子進行比較;在學校里一個人的價值是通過與他人比較才得以實現的;運動比賽同樣強化競爭的觀念,唯有擊敗對手才能成就自己。
在競爭激烈和信任薄弱的環境里,我們需要“我贏你輸”的模式,但是競爭在生活中只居少數,我們不需要每天都和孩子、同事、鄰居、朋友競爭。現實生活需要相互依賴,而不是單槍匹馬,很多偉大的夢想都是需要通過和他人合作才能實現,而競爭是這種合作最大的障礙。
3,獨善其身——我贏
我要贏,至于你是輸是贏無所謂。
4,舍己利人——我輸你贏
這種模式的人,在談判時,不是放棄就是退讓,如果成為領導,對下屬也是極端縱容,總是做老好人。
5,兩敗俱傷——我輸你輸
兩個損人利己的人交往,你我都固執己見,以自我為中心,最后一定兩敗俱傷,因為他們都不服輸,都想報復,為了報復不惜犧牲自己的利益,卻不問是否值得。這也是不夠成熟、掌握不了人生方向的人的表現。
6,好聚好散——散了吧
如果實在無法達成合作共識,實現雙贏,不如好聚好散。買賣不成仁義在,或許日后還有合作的機會。
— ?03 ?—
如何選擇:
從長遠來看,不是雙贏,就一定是兩敗俱傷,所以只有雙贏才是在相互依賴的環境中唯一可行的交往模式。
我要贏,你也要贏,否則就散了吧。
— ?04 ?—
雙贏的5個方面
1,雙贏品德
2,雙贏關系
3,雙贏協議
4,雙贏體系
5,雙贏過程
雙贏品德是基礎,建立起雙贏關系,衍生出雙贏協議,需要雙贏體系作為培育環境,通過雙贏過程來完成。
— ?05 ?—
1、雙贏品德有三個基本特征誠信、成熟、知足。
— ?06 ?—
2、雙贏關系是情感賬戶,是信用。沒有信用,我們最多只能妥協,無法開誠布公,坦誠相待。充足的情感賬戶儲蓄和對雙贏模式的共識是產生統合綜效的理想途徑。
— ?07 ?—
3、雙贏協議
你入職后,公司就與你簽訂勞動合同,績效協議,它讓“縱向和雇傭關系”轉為“橫向的合作關系”,上級監督轉為自我監督。
雙贏協議會涉及到五個要素分別是:
1,預期結果:確認目標和時限。
2,指導方針:確認實現目標的原則、方針。
3,可用資源:包括人力、財務、技術等。
4,任務考核:建立業績評估標準和時間。
5,獎懲制度:根據任務考核確定獎懲的意義。
— ?08 ?—
四、雙贏體系
雙贏必須有相應體系支持,包括培訓、規劃、交流、預算、信息、薪酬等,所有體系都要建立在雙贏原則的基礎上,如果提倡雙贏,卻獎勵競爭的輸贏模式,注定失敗。
— ?09 ?—
運用:如何練習雙贏思維
5、雙贏過程
實現雙贏的四個步驟:
1,從對方的角度看問題。真正理解對方的想法、需要和顧慮,有時甚至比對方理解得更透徹。
2,認清主要問題和顧慮(而非立場)。
3,確認大家都能接受的結果。確定雙贏的目標。
4,尋找實現這種結果的各種可能途徑。設計解決方案。
— ?10 ?—
小結:認識雙贏思維是我贏,你也要贏,否則就好聚好散。
如何練習雙贏思維
1,從對方的角度看問題
2,人情主要問題和顧慮(而非立場)
3,確認大家都能接受的結果
4,尋找實現這種結果的各種可能途徑
本文摘自史蒂夫·科維(Stephen R.Covey)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和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的《聯盟》,原書內容豐富,如有興趣,可翻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