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上班了,趕緊回你老家挖鉆石去!”看到老友梅子發來的信息,心里好笑:這個家伙,肯定是看我做夢都想發財,又來戲弄我,后面居然還跟著一條鏈接。打開鏈接看看她搞什么鬼?
“不得了啦!居然是真的!”
這是一篇政府網站報道《我市褚——欄地區金剛石普查報告》被省國土資源廳專家評審會通過。是省內首次發現的金剛石礦。
莫名的興奮!趕緊跑到客廳對老媽說:“咱老家發現金剛石了,就是鉆石!”
“那太好了,媽媽咱趕緊回家挖鉆石去”兒子嚯地從沙發上爬起來,兩眼放光,比我還激動。這個“小財迷!”
“哦,怪不得,前陣子老是有人去量這量那的” 老媽恍然大悟道:“早就聽老輩人說咱那有寶。你還記得,小時候村子北邊的砂漿溝嘛?”
“記得”
“砂漿溝的沙子,太陽一照都晃眼,亮的很,那時候人家就說里面有金子。”
老媽的話瞬間打開了我記憶的閘門。
怎么能不記得!砂漿溝,那條河底沒有泥土只有沙子,流水潺潺的小河溝。那可是我們童年時夏天的樂園。
記不清多少個夏日,頂著大太陽和小伙伴在砂漿溝里嬉戲。熱了,就整個人浸在清冽的溪水中,赤腳踩著柔軟的沙子,追逐驚慌逃竄的小魚,濺起水花一片片;累了,就靜靜地平躺在水中,看藍藍的天上,白云朵朵,耳邊蟬聲轟鳴;渴了,就在沙灘上扒一個坑,看清澈的泉水慢慢滲滿沙坑,喝一口透心涼、甜絲絲。
砂漿溝從村子北邊一直流到村子東面的山腳下,也滋潤了山腳下的一片野生果樹林。由于泉水的滋養,每到秋季,樹上就掛滿了紅的、紫的、黃的果實。
小時候,我們經常到山腳下摘野果子。也會在連綿陰雨后,去山上撿地皮。山是石頭山,不是很高。山頂上幾乎寸草不生,大大小小的石塊堆疊著,裸露著青黢黢的灰色。山腰間,從石縫中拼命鉆出的野草總是澀巴巴的樣子。山石間,時常能看到灰褐色的野兔飛一樣的跳躍。連續春雨后,山石上會生出一層滑溜溜、肉乎乎的地皮。這是一種蕨類,用地皮炒雞蛋,味道那個鮮美,仿佛一直縈繞唇齒間。
老家地處平原,土地肥沃。
春天,金燦燦的油菜花盡情潑撒著香氣;綠油油的小麥恣意舞動著層層翠浪。
從山上望去:一塊塊、一條條金黃的油菜、脆綠的麥苗錯落有致的鑲嵌在田野里,就像是給大地鋪上了華麗的錦緞。
在藍天白云的襯托下,就像是一幅濃墨重彩的畫卷,美不勝收。
夏天,幾乎家家戶戶都會種上幾畝西瓜。長長的瓜秧爬滿了成片成片的土地。
放眼望去,到處都是西瓜地。圓的、橢圓的、花的、墨綠的,各種品種的西瓜,在密密的瓜葉間探頭探腦、若隱若現。
小時候,我們吃西瓜從來不用刀切。從瓜秧上擰下一個又大又好的西瓜,用手掌猛得一擊、一掰,瓜就分成兩半。當然,吃瓜也不用勺子,用手,我們戲稱”二指禪”。
往事一幕一幕的出現在眼前,那山、那水、那人、那永遠回不去的時光!一起涌上心頭。可如今,卻越來越不愿意回到心心念念的家鄉。
家鄉還是那個家鄉嗎?
村莊仍在,只是少見青壯年了,更尋不到成群孩童的歡鬧,只剩下老人踟躕在田間村口落寞的身影;山還是那座山,只是沒有了野菜和野兔,也沒有了成片的果樹林,只剩下開山取石后,千瘡百孔的山體;村北的砂漿溝早已經干涸多年,軟軟的沙灘也早被黑土和野草掩沒,找不到一點蹤跡。
回憶有多深,心情就有多沉重。無數次的叩問“故鄉,我那曾經美麗的故鄉啊!讓我拿什么來拯救你?”
“從來寶物出福地”
猛然想起前日,從老家回來的父親說:老家周圍的山已經禁止開采,正在招標,準備恢復植被,發展種植養殖業。
在村子西頭,也將修建一條貫通兩家機場的國家級公路。
現在,老家的地下又發現了金剛石。相信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回歸家鄉,重建美好家園。相信家鄉會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會更加的美麗富饒。
期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