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個女網友在網上吐槽親戚家經常來自己家借宿,丈夫的舅舅寧愿睡沙發也要去她家住。
想想樓主的經歷,太相像了有木有,簡直不堪回首,好在樓主學會了拒絕。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樓主的經歷,簡直是斗智斗勇的血淚史!
樓主結婚后住在小縣城,一套不大不小的三居室,屬于老公的婚前財產。小縣城的人總是有些小傳統,有的鄉鎮甚至還保留著宗族的習俗。先不說這種風俗的好與壞,親戚們總覺得麻煩別人是看得起你,是一種家族感情的維系。問題就在于這兒了。
樓主和丈夫新婚不久,有丈夫那邊的遠房親戚來縣城辦事,喝了點小酒,當天回不了鄉下。這位遠房親戚就想,我得找個落腳點啊,丈夫的一個不太熟的姐姐熱心腸地說:鄒城(樓主丈夫化名)家在城里有房子,去他家住。
于是,這位姐姐直接就領著醉酒親戚登門,要求樓主家留宿。大晚上,站在樓主家門口,留也不是,不留也不是。樓主就說:伯伯,我們在酒店給你開個房間行不行?這位醉酒親戚直接坐到地上,說樓主小肚雞腸,小氣吧啦,一臉刻薄相。樓主無奈,只好收拾房間留宿醉酒親戚。第二天好生招待,終于送走了這位貴客。
一個月后,丈夫親戚那邊傳瘋了,說樓主是個刻薄的人,親戚來了都沒有好生招待。樓主一口氣差點沒噎死。那位姐姐得了好名聲,而樓主付出了那么多,最后還惹得一身騷。
原以為,既然樓主“聲名在外”了,你們以后總不會來了吧?!事實證明,自己想的太簡單了。有些親戚只要來城里,就來樓主家留宿,美曰其名:我站在你這邊,我覺得你不是刻薄的人,所以,現在我要你證明給我看。
來城里旅游的,食宿全包,還要全程陪玩,往返路費還要樓主報銷。來城里借讀的,甚至要求住在樓主家,還要樓主早晚接送。
不勝其煩的樓主想了一個招,過年的聚會上,樓主穿了一件很破舊的衣服,全程倒苦水哭窮。每段對話以“股票栽了,全賠了,看我現在過得多慘,伯伯,你家能借點錢給我么?接濟接濟我家,你看我家現在這情況!”結果,賣慘的好處就是:第一、沒人敢去樓主家了。看她多慘,活的還不如一條狗。第二、這么窮,打不到秋風。還沒我家過得好呢!城里有啥好!第三、趕緊離她遠點,不然要和我借錢了。還不還還得二話。
自那以后,再也沒人來樓主家借宿了。
有人會說,樓主這種做法簡直冷漠無情。
但是,樓主考慮了別人,誰來考慮過樓主的情況呢?新婚燕爾,接受不熟悉的親戚在自己家常住,還要全程招待。酒店好歹還收費呢,樓主還要倒貼,還要接受來自親戚的惡意詆毀?!
樓主有什么義務要接受這些種種惡意?!
換做你們,你們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