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文章未考慮任何,社會stereotype、peer pressure)
也許真的是自信心從頭到尾不足?
從開始,投入這個超級火爆的專業(雖然我覺得這并不是主要原因,還是有很多硬背景不強的人可以靠文書打動招生官),
到走了彎路,相信抖抖閃閃非常不可靠、完全沒提供一個可參照性意見的中介,選校咨詢加文書輔導。
最后,一敗涂地。
申請的過程,到現在,我覺得被拒還不是最傷人的。最傷人的是,你努力了,盡了你【個人】所能盡到的最大努力,卻依然發現,學校大搖大擺非常明白地對你說,“你不適合,我們偏愛另外其他的人”。而且其他人大有人在,充充裕裕,毫不需你擔心。
這就像,鼓足你所有勇氣去表白,卻被發現,男神根本對你不屑一顧,追求他的人,排長隊繞地球一億圈,他依然對你不屑一顧。
這種感覺,很傷心的。
不過……
這也許也是一個契機,給你更深入認識自己的機會。
微積分、線性代數不好嗎?補呀!問推薦的教材,然后補。編程背景不夠嗎?補呀,那么多免費的網課資源,可以申請financial aid然后攻讀……
工作經驗不夠嗎,去找數據分析的工作呀,哪怕只是實習生,認真、好好做工作,做自己喜歡感興趣的行業,對數據分析,一定會有新的了解。
至于托福、GMAT,真心沒想法再考了。感覺G,五戰的滋味,每次推倒重來,“一鼓作氣最好,再而衰,三而竭”,到最后只是完全集中不了的注意力。
還有英語,我是一定有信心在短期擊破,迅速提高的。寫作可以找外國人不斷改;聽力可以狂聽老友記+Epod;說還好,多說則熟;閱讀可以讀難度適中的原版書。我相信,給我半年,一定可以提高極高一個坡度,甚至截然不同(至少比現在)。
另外,說到你真的感興趣的方向,真的是心理學?如果感興趣,現在就要開始探索才是。讀心理學教材,去嘗試考心理咨詢師三級證書,摸索自己對這領域是否真的興趣強烈。這樣明年寫文書,才真的有東西可寫啊!
今年對自己失敗的總結:
1、自信心不足。從頭到尾,開始過度相信、依賴其實毫無水平的中介;后來沒能勇敢地相信自己直覺,中斷文書操作。
2、準備匆忙。中途換了咨詢老師,新的老師確實幫我梳理清了自己【真實的想法】。但在文書100%修改潤色、語言妥當方面,還有一些不足。
3、沒了。GT、本科學校、績點這些都還可。
如果申18SPRING/FALL的補充準備:
1、找數據分析相關實習,感興趣行業;
2、多學網課補computer skills;
3、沒了。
總之,做好全部的最好的準備,盡人事,聽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