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戲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沿贛江支流――西河上溯,以星子縣為基點,向鄱陽湖流域四周衍散,其水鄉(xiāng)澤國,景色優(yōu)美;其水土肥沃,魚豐米足;其民風淳樸,意態(tài)逍遙。忙時耕云種月,春播秋揚,閑時走村串戶,出將入相。人們并不擔心,跨境逾縣而言語不通,沿湖縣域,都操著同樣的鄱陽湖語系,大同小異。俗話說,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同樣的語系習慣,成就演繹了獨具地域特色的地方戲種,人稱"星子大戲"。大戲者,以曲牌或板腔之結(jié)構(gòu),表現(xiàn)帝王將相才子佳人之風流雅韻也。

每于逢年過節(jié),娶親嫁女,升學做壽,或喬遷開張、筑路修橋,村人總喜歡請個戲班,唱上幾天幾夜。專業(yè)的唱,業(yè)余的唱,戲臺上唱,戲臺下唱,哪怕是田埂地頭,也要走上幾個臺步、吼出幾聲唱腔。外行看熱鬧,內(nèi)行看門道,一板一眼,一招一式常引來村人指指點點,評頭論足。戲班所到之處,總能受到當?shù)匕傩盏臒崃覛g迎和積極參與。人們一旦參與,就像著了魔,一傳十,十傳百,迅速由一種個人行為變成一種集體行動。一村唱了,另一村接著唱,你方唱罷我登場,一場接著一場,從正月年初一直唱到清明前后,端午節(jié)前,秋九八月,中秋重陽,直至年冬臘月,一年四季,怕是節(jié)節(jié)要忙。八月廿八,樂王菩薩生日,也是梨園弟子的節(jié)日,前前后后,熱鬧非凡;寺廟法會,大戲開臺;村祠祖堂,落成典禮,也要戲里戲外裝扮一番。一些戲迷子們,朝也唱,暮也唱,日也唱,夜也唱,一年下來,不辦上幾回文臣武將,不唱上幾曲西皮二黃,就像是喝酒的人未能干上幾大白曲硬不過癮,像喝茶的人沒喝上幾壺濃郁黃湯總不解渴。

相傳為清道光年間藝人湯大樂(今德安縣高塘人,1801年生),先后在南昌的亂彈班和漢口的漢劇班唱戲,之后載譽歸鄉(xiāng),與其兄湯大榮一起,在老家湯家坂組織湯家戲班,排演黃皮戲。后又來星子教戲,廣收藝徒,建立了星子縣第一個彈腔戲班,演出劇目30余出,成為遠近聞名的戲曲班底。后星子藝人周自秀出任班頭,戲班定名為"青陽公主星邑義和班",簡稱"義和班"。周自秀,星子縣蘇家垱人,生于1844年,"自幼聰明異常,后習伶人之業(yè),故對于古往今來之歷史,莫不知其大略,悲欣歡樂之態(tài),盡皆形人"。

多少年來,人們一直這樣吟著唱著,跳著舞著,師徒相承,世代相傳,鄉(xiāng)風流燦,文脈流光。如果說,湯大樂是第一個將彈腔帶進星子這塊土壤并在此生根發(fā)芽,那么當?shù)刭t達的積極支持與農(nóng)人的廣泛參與是這一劇種能得以沿續(xù)和發(fā)展的基礎(chǔ)保障。后經(jīng)風歷雨,又逐步流衍至德安、永修、共青、德化、都昌等地,從義和班起步至今已歷時近二百年,一直延綿不絕,歷九代而燦爛千陽。后來戲曲專家研究為何如此高雅藝術(shù)形式獨存于此而長衍不絕?一曰星子乃陶風浸染、真儒過化之地,容易生根;一曰山川形勝之秀美、風土人情之淳厚易于接納西皮二黃之唱腔。于是,星子大戲成了農(nóng)人田地間隙的一盞濃茶,浸泡著生活中的休養(yǎng)生息與苦樂年華;是村人文化旅程中的一亭驛站,忠奸善惡,孝義廉恥,都在唱念坐打中一一展現(xiàn),以古喻今;是藝人師授徒傳,甚至鄉(xiāng)翁村嫗、市男井女內(nèi)心憂樂的曲意表達。到了1982年,才正式定名為"西河戲",皆因其流衍地域為西河兩岸流經(jīng)之故。

我的村子里原有個古戲臺。聽大人們講,戲臺是建在村子的中央,雕梁畫棟,氣宇軒昂,遠近鄉(xiāng)村的人都喜歡到這兒來看戲。同村的黃紀進老先生是遠近聞名的西河戲大師傅,自幼聰慧,好習詩文,生得人高馬大,儀表堂堂,至24歲時拜西河戲藝人周昭生為師,發(fā)蒙戲為《過昭關(guān)》。歷三年刻苦學習,初通技藝,正式加入義和班。主演行當為文正生,兼演文凈、大丑等行當。黃先生演戲臺風正,音韻亮,一經(jīng)登臺,精神煥發(fā),字正腔圓,方圓數(shù)百十里,皆有傳頌。1930年,黃先生被推為義和班班主,其技藝日益精進。1935年抗戰(zhàn)前夕,戲班在縣城演出《梅龍鎮(zhèn)》,先生飾演正生--"正德皇帝",時政府授于銀質(zhì)獎牌一塊,牌上有"聲色俱佳"四字。很快,黃先生便成了遠近聞名的角兒。后來又將西河戲的演唱行腔和文詞劇本進行改制,便于更好地學習與傳唱,使西河戲又得到了進一步發(fā)展。之后,關(guān)于黃先生的事也越傳越廣,越傳越神,說是文曲星下凡,樂王菩薩再世。

到我這一輩,我們稱之為三爺,村里人都習慣喊三先生。戲臺柱子上大紅對聯(lián)是三先生撰寫,不過認得對聯(lián)的人并不多。夕陽還在西天彳亍,鳥兒還未歸巢,老人小孩就搬著大小的凳子,占著最為有利的地形。來不及搬凳的人搬塊石頭磚塊也要占上去處,不等搬來凳子,常常又讓人移了地方。每逢新戲開臺,村人家家戶戶都要請親邀戚,呼朋引類來看戲。不管看得懂看不懂,有無興致,看戲是引子,吃飯喝酒是大事,無論如何都要給個面子,幫著撐臺,花花轎子人抬人。不等天黑,鑼鼓就響,吃飯的早就沒了心情,生怕耽誤了戲的開場。一個說,快吃快吃,戲就要開場了。一個說,放心吃,師傅還在孝真家喝酒呢。催人的鑼鼓一陣響作一陣,鬧得吃飯的人心里越發(fā)緊張。囫圇吃過晚飯,趕到戲臺底下,黑壓壓已擠滿了看戲的人,下午早早搬好的凳子早已派不上用場,人擠人,人看人,一個比一個站的高,一個比一個叫的響。嘈雜聲、呼喊聲、嘻鬧聲、鑼鼓聲不絕于耳,馬燈、汽燈甚至高高的紅燭映得人臉上通紅,卻還是看不清戲臺上人的模樣。戲訊月前就發(fā)出,七鄉(xiāng)八里,男女老幼都趕來湊熱鬧,很多人不止為看戲,定要一睹三先生臺上風采。

受三先生影響,村子里很多人都喜好上這一行當,忙時各人有各人的事務(wù),打石制硯,擔糞澆田,鋤草耘禾;閑時拿腔作勢,出將入相,粉墨登場。紀字輩的有紀印、紀球、紀利、紀忠,孝字輩的有孝滋、孝云、孝真、孝廣,都是戲臺上的好手,各有絕招絕技絕活絕唱,常引得臺下掌聲雷動,一浪高過一浪,歡呼聲、喝彩聲、口哨聲此起彼伏。青衣、花旦也毫不示弱,如果說三先生領(lǐng)銜正生、正凈,三奶奶就是名花旦角,村里的婦女婆子們都跟著一起,咿咿啞啞一天到晚唱個不完。俗話說,三個女人一臺戲,村人唱起戲來不分男女,個個有模有樣。

孝滋是個戲迷。村里的戲臺就是他的床臺,演員在臺上唱戲,他就爬在戲臺邊看,一連幾天幾夜也不愿離開,他喜歡臺上演員的坐姿作派,一顰一笑,他喜歡演員的濃妝華服,頂戴花冠,更喜歡從那些演員喉嚨里流出的西皮流水二黃。不知不覺,他也學起了演員的一招一式,一唱一和。一日,三先生問他,孝滋,你要想學唱戲,要先問你爸,得他同意才行。孝滋知道他爸堅決反對他唱戲,認為唱戲不是正經(jīng)人干的事。孝滋曾跪在他爸面前哭著承諾,保證不唱戲,可是沒過多久,就又與戲班子的人混在了一起,氣得老頭子吹胡子瞪眼,跑到戲班子里捉兒子。今天孝滋見問,顯然有些突兀,兩只大眼睛盯著師傅看,忙說,他不同意我也要唱,除非死了就差不多,他管得了我的人,管不住我的心。漸漸,他也從一個戲迷變成村里屈指可數(shù)的戲骨。孝真也是個超級戲迷,常跟在三叔后面,走村串戶。三先生開門授徒,孝真忙前忙后,幫助張羅,孝真從小寫的一手好字,有時幫助三先生整理劇本,有時幫助看管戲服戲箱。耳濡目染,孝真也很快成了行家里手。每一場演出下來,師傅總要插上一出兩出,這時,劇務(wù)的人更要忙活。有時也蠢蠢欲動,隨師傅一起客串一角,過過當角的癮。

村里的戲臺下早已擠滿了人,只聞鑼鼓響,不見有人來。有的說,開臺呀,人都到齊了。有的說,我們是來看戲,不是光聽鑼鼓響。臺下開始有些騷動,但還是不見有人來,但鑼鼓更是一陣緊似一陣,千呼萬喚,出來一個報臺的,說:感謝眾鄉(xiāng)親的捧場,今晚的戲馬上就要開臺了,請大家?guī)Ш米约业睦先诵『ⅲS護好臺前秩序,今晚的劇目《天水關(guān)》,師傅飾演孔明。臺下掌聲雷動。那人接著宣布:鳴炮。頓時鞭炮齊鳴,鑼鼓喧天。祭樂王菩薩。臺后的藝人們魚貫而出,正冠華服,師傅走在前,其他人尾隨其后,向臺正中行三叩九拜之禮,然后轉(zhuǎn)身向臺下觀眾集體行禮,禮畢,演員們逐一退場,鑼鼓、竹板、笙簫等鼓樂齊奏,一場久蓄未啟的大戲就這樣在千呼萬喚中開場了……

可惜,村里的戲臺拆得太早,不等我出生,就沒了個影,再精彩的戲都趕不上。

解放后,義和班解散,民間藝人各謀出路,黃先生初以教戲授徒為業(yè),后因家庭出身問題被劃成地主,受批挨斗,一生顛沛,終生不止。土改后,又強令三先生遷至故里垅改造,自此三先生夫婦倆又一次開始離鄉(xiāng)背井,異地改造。每天早起,照常走村穿巷,這次不再是收徒授藝,而是拾糞交公。就在那最瘋狂的年代老伴先他而去,喪葬他鄉(xiāng)。

至晚三先生才回到村中,此時已是孤身一人,滿面滄桑。后來我們這些村童也常與先生一起玩耍,偶爾也講些逸聞趣事和詩文詞章給我們聽,有時也開個玩笑。說:三先生,還記得哪塊田曾經(jīng)是你家的嗎?三先生邊指邊說:長丘是……,話說到一半,三先生突然警醒,停止不說,怒喝道:你們幾個鬼仔,又想斗我呀。一句話說的我們幾個村童莫名其妙,之后才意識到,三先生太敏感了,幾乎成了驚弓之鳥。可惜那時不懂,讓先生空懷驚恐。其實,老先生至老沒有留下任何值錢的東西,但他喜歡孩子,常用他那瘦而白凈、骨而溫軟的大手掌撫摸我們這些村童的光葫蘆頭,仿佛一種溫情從手心流出。此后,回憶和懷念便成了老先生余生的主題。一是和孝真一起,繼續(xù)搜集整理舊時劇本劇目,二是偶賦詞章直面人世滄桑,盡管心有余悸,言詞隱諱,有時故作盛世太平之語,心中那份激蕩與感慨又何須用言語來表達,一切都成過往,九十三年的歲月風塵、世事滄桑早已告訴后人,什么叫做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暮年的老人心境漸趨平和。唯一的心愿是希望自己百年之后,能把老伴的殘骸移來與自己合葬。"發(fā)不同青心同熱,生不同衾死同穴",他把這個愿望不止一次地告訴了弟子孝真,最后還是村人湊錢送走了老先生。身后僅留下幾疊厚厚的發(fā)黃泛灰的手寫劇本及一套并未找回的戲服戲箱。那年清明,我邀一個熟悉情況的村友一起去看望了老人的墓地,極普通的一塊墓碑上寫著"黃公紀進大人夫婦合墓"幾個楷體大字。

今年重陽節(jié)那天傍晚,我散步歸來,路經(jīng)廬陽市場門口,發(fā)現(xiàn)大群的人集聚一起,原來是蛟塘鎮(zhèn)槎垅村戲班赴縣賀重九西河戲匯演,臺上的演員們咿啞不止,字正腔圓,現(xiàn)代化的音響設(shè)備及燈光效果如夢如幻,舞臺邊上兩側(cè)的屏幕均顯示演員的唱詞。西皮二黃的音韻與節(jié)律又一次在耳邊響起,歷史總是在不斷向前,有時又有驚人的相似,要是先生還在,看著這一幕的話不知又有何感嘆?

西河戲是這塊土地上長出的一段文明詩史,是一條源于古老、繼往開來、承傳有緒的潢潢文脈,承載著農(nóng)人內(nèi)心深處喜怒哀樂的委婉訴說與低回吟唱。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247評論 6 543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520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362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805評論 1 31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jié)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541評論 6 41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896評論 1 328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nèi)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887評論 3 447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cè)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062評論 0 290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9,608評論 1 336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nèi)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356評論 3 35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555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nèi)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077評論 5 36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zhì)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769評論 3 34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175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489評論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289評論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516評論 2 379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

  • http://www.blogbus.com/duet-cello-logs/271822533.html 1、明...
    閶門夢斷閱讀 1,124評論 0 0
  • 本來是昨天記錄這些事情,工作太忙就疏忽了。這會再回想,心境也差了點。 清晨八點半左右,吵雜的地鐵中,擠滿了人。 這...
    碎碎年華閱讀 723評論 0 5
  • 加入寫作群已有幾天了,看群里的朋友們熱情高漲每天打卡討論互相鼓勵,特別是很多朋友的文章相當出彩,我大開眼界之...
    夜妮閱讀 206評論 0 0
  • 1 在撩騷的世界里,善于自我欺騙的永遠是女性,而男性都是直奔主題。 在作家晚睡那里看到一個故事,一位已婚二十七八歲...
    Jane漂漂閱讀 2,474評論 65 138
  • 晚上在同事家吃飯。炒面,煎五花肉,炒菜心,炒空心菜,雞骨草燉五指毛桃。吃得滿嘴流油,心滿意足。心里慌慌的,很多事情...
    啊華的沉淀時光閱讀 358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