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今日做下的事:
練雙截棍,練散打。
想怎么帶訓,武協散打隊帶訓。
看專欄文章,寫讀后感,寫日記總結。
看一個多小時長談。
感覺做得好的有:
在帶訓前,想好帶訓方式與內容,簡單來說就是~表演人員統一練,其它人員或閑下來的表演人員安排好任務自己練,并要求歸納練習上的問題。但真正帶訓時,沒想到的情況是有人晚來沒搭檔,有人提前走,有人手受傷,就用初步學對打內容來應對。做好準備,開啟元認知,活在未來。
帶訓當中,看情況修了三個動作,并想出每套動作的銜接與開始結束方式,也排了幾遍,感覺好多了。發現的問題有:開始有學員懈怠了,剛開始的激情下降了。我的轉身后擺打靶,飛身正蹬加后踹銜接熟練度不夠。對打動作磨合不夠,摔法還沒出來,這幾個問題就要想辦法解決了。去相信思考改變行動的力量。
漸漸的,通過我帶頭放開點,一位剛開始畢恭畢敬、有點拘束的學員,也跟我跟其他人開點玩笑了。至于其它學員,有機會也會損我笑我。這是好跡象,說明大家能融在一起了,互相沒有太大芥蒂。
長談節目當中提到幾點,自己挺受益:1.什么都能變,唯一理想主義不能變。怎么來粗淺點解讀呢?一定要去為社會創造價值,不能只追求商業上的成功,利潤只能被當作必要的附屬品。2.公司三條產品線,因資金問題可能砍掉一條,但這一條上的人才是你花大代價挖來的而且有些人能力比其他兩條線上的同職位人強,這時你該怎樣選擇?選擇避免破產可能性而毅然砍掉,還是留下這些人相信挺挺能過去。選擇很困難,特別是存量很大時。
做得不怎么好的有:
偷懶沒有跑步,沒有想事情的主次、該做什么來打破現在的安全感來獲得成長、怎么做來達到武林大會與財務獨立的平衡、自己能做什么很被需要的事、該有長遠規劃來突出增強自己一方面的能力。思考羅列,再想辦法解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