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2020-12-21)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第二十二個節氣,也是冬季第四個節氣。
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民間歷來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
冬至這一天,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再往以后,白天一天天長起來,而黑夜一天天短起來。
立冬三候
初候,蚯蚓結
蚯蚓還在土里蜷縮著身子。
二侯,麋角解
麋,即麋鹿,俗稱“四不像”。雄性麋鹿的角每年12月脫落一次,到第二年春天又長出新角,雌性麋鹿沒有角。
三侯,水泉動
地下的泉水開始流動,并往上冒。
民俗習慣
1.南方
我國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這天都會過節慶賀。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南方地區有在冬至酬神祭祖的傳統。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酬神祭祖后通常還有宴飲活動。 而飲食上代表有喝冬釀酒,吃湯圓,糯糕,喝羊肉湯等。
2.北方
在我國北方許多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我國北方地區在這天要吃餃子因為餃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間還流傳著“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諺。
冬至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