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一個從前的哲人,來到今天的世界,我會最懷念什么?一定是這六個字:善良,豐富,高貴”,周國平先生的這段話曾引起無數人的共鳴。
在電影《阿甘正傳》中的阿甘身上,我找到了類似的東西:善良,簡單,高貴。
阿甘因為善良而簡單。應征入伍后的阿甘,來到了越南戰場,在一次執行任務的時候,他們排遭到了伏擊,阿甘的第一反應是跑,跑出叢林后,他發現其他戰友都沒跑出來,出于善良的本能,他不顧自己的安危,毫不猶豫地再次沖進戰火熊熊的叢林,救出了一個又一個戰友。
阿甘又因為簡單而高貴。為了兌現對戰死的好友巴布的承諾,退役后的阿甘租了捕蝦船,開始了他的創業生涯。起初,他的捕蝦工作做得很艱難,在一次天災后,他的捕蝦船奇跡般存活了下來,因此,后來的他賺了很多錢。但是,他并沒有被這些金錢所奴役,而是將一半財產送給巴布的母親,并放手讓丹中尉去經營公司,自己過起了隱居生活。
電影中,阿甘的故事一直離不開“跑”。
小時候的他,為了躲避其他孩子的欺侮,他聽從好友的珍妮的話學會了跑。后來,因為他跑的快,被大學橄欖球隊破格錄取,還被總統接見。在戰場上,因為跑的快,阿甘保住了生命,而且救了其他戰友的命。珍妮不辭而別后,因為跑步,阿甘成了名人上了電視,并挽回了珍妮。
其實,阿甘的“跑”是一種象征,它象征的是一個人對生命的珍惜和對生存的努力。
阿甘的智商只有75,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像阿甘這樣的“傻子”們天生和正常人在智力上存在一定的差異。然而,有時候我們會發現,他們似乎擁有超乎尋常的洞察力,他們的“傻”也許正是大智若愚的外在體現。
作家阿來在小說《塵埃落定》中寫了這樣一個人:
麥琪土司家的二少爺是個漢藏混血兒,又是父親酗酒后與母親生下來的。他出生后,所有人都以為他是個傻子,就連他的母親也漸漸對他失望。然而,有時候他又相當聰明。他能機敏地洞察身邊的每一個人,甚至每一件事,他似乎具有某種特異功能,被大家當做傻子的他卻對客人的到來、官寨里出事、復仇殺手的幾次現身等事都有未卜先知的預感。
我以前寫過這樣一句話:“盡管去抵達,不遺余力就好”,我覺得,阿甘和二少爺就是這樣的人,不問明天,不念過去,就像沙漠中的植物,從容而樸素。
有人將《阿甘正傳》當做勵志電影來看,我覺得不合適,勵志故事應該是通過個人努力而獲取成功,而阿甘的成功多半來自天賦,因此不算勵志片。電影的魅力在于親近感,“阿甘”的形象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為阿甘自始至終都保持著那份孩子般的童真,而我們每個人都曾擁有過童年,我們喜歡阿甘,其實是在懷念,懷念那些過往中如夢似幻的純美與真摯。
我想,和《塵埃落定》一樣,電影是通過塑造“阿甘”這樣一個雖然“智障”卻無比幸運的人物形象,來諷刺那些現實世界中不擇手段的“聰明人”,并告訴我們這些苦苦堅持的“笨小孩”:
別想不開,老天自有安排,老天愛笨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