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這首詩我們都耳熟能詳了,但當時到底究竟發生了什么,讓李白留下了這樣的詩篇呢?
讓我們穿越千年時光,回到唐朝看一看。
唐天寶年間,當時在大唐有著廣泛影響、圈粉無數的國民大詩人李白來到了南陵,旅居在他的叔父李冰陽家中。作為李白的鐵桿粉絲,住在涇川的汪倫聽到這個消息非常興奮,立即修書一封,邀請李白來家中做客。他在信上說:“先生好游乎?俺們這旮瘩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俺們這里有萬家酒店。”
眾所周知,李白平生最喜歡的就是旅游和喝酒,當他看到汪倫信里描繪的十里桃花、萬家美酒時,頓時陷入美麗的遐想:“那可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啊,一定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地方;還有上萬家的酒店,我要一家一家的喝過去,將是何等的痛快啊”于是乎,李白欣然赴約,屁顛屁顛的趕到涇川,汪倫激動萬分地把自己的偶像領到在桃花潭畔的別墅中。只見那別墅依山而建,高墻大院,氣勢非凡,別墅里面,雕梁畫棟,曲徑通幽,宛如人間仙境。
?汪倫果然是熱情好客,準備了豐盛奢華的美味佳肴,拿出桃花潭水釀制的美酒招待。席間,李白問“汪兄啊,你在信中提到的十里桃花和萬家酒店在何處啊,小弟那是向往的狠哪!”“咳,咳”汪倫尷尬的咳嗽了聲,賤笑著說:“桃花者,十里外潭水名也,并無十里桃花。萬家者,開酒店的主人姓萬,并非有萬家酒店。”李白不愧是個瀟灑豁達之人,聽后大笑幾聲,并不覺得被愚弄,反而被汪倫的熱情所感動。
接下來一連數天,汪倫陪著李白游山玩水,每天飲美酒,吃佳肴,聽歌詠,高談闊論,經常是通宵達旦,好不快活。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李白終于要離開了,分別之際,汪倫又送給李白名馬八匹、綢緞十捆,派仆人給他送到船上。李白登上了船,正要離岸時,忽然聽到一陣歌聲。李白回頭一看,只見汪倫帶著一村的村民。他們跳著整齊的舞步,唱著古老的調子,用漢代時興起、流行于魏晉名士之間“踏歌”的方式,為自己送行。主人的深情厚誼,古樸的送客形式,讓李白心中一暖,為了表達深深感激汪倫的盛意,作《贈汪倫》詩一首: “李白乘舟去拉屎,忽然想起沒帶紙。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贈我紙。”哦,搞錯了,正確的是: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由此,雖然汪倫在平生沒留下一首詩,但卻因為與李白的友誼而名垂千古。
這可不是我瞎編的啊,
清代詩人袁枚在《隨園詩話》有記載:
唐時汪倫者,涇川豪士也。聞李白將至,修書迎之。詭云:“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李欣然至。乃告云:“桃花者,潭水名也,并無桃花。萬家者,店主人姓萬也,并無萬家酒店。”李大笑。款留數日,贈名馬八匹,官錦十端,而親送之。李感其意,作《桃花潭絕句》。
回到今天的主題,我們來看看汪倫到底是什么人?能和李白交上朋友,并且讓李白青睞有加,那此人也絕非等閑之輩。
汪倫,又名鳳林,涇縣陳村人。他乃是大唐的上柱國,越國公汪華的第五世孫。曾為涇縣的縣長,卸任后住在涇縣地處涇川上游的桃花潭畔。其家世顯赫,并且交游廣闊,與李白、王維等人關系很好,經常以詩文往來贈答。
汪倫是個聰明有趣的人,汪倫是個純粹的人,汪倫是個重情重義的人,汪倫是個豁達豪爽之人,汪倫,是真正的性情中人。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讓李白和他趣味相投,一見如故。
后來,四處漂流的李白多次回到這個地方,找汪倫喝酒,又先后給他寫了兩首詩。
《過汪氏別業二首》
其一
游山誰可游?子明與浮丘。
疊嶺礙河漢,連峰橫斗牛。
汪生面北阜,池館清且幽。
我來感意氣,捶炰列珍羞。
掃石待歸月,開池漲寒流。
酒酣益爽氣,為樂不知秋。
其二
疇昔未識君,知君好賢才。
隨山起館宇,鑿石營池臺。
星火五月中,景風從南來。
數枝石榴發,一丈荷花開。
恨不當此時,相過醉金罍。
我行值木落,月苦清猿哀。
永夜達五更,吳歈送瓊杯。
酒酣欲起舞,四座歌相催。
日出遠海明,軒車且徘徊。
更游龍潭去,枕石拂莓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