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聽聞陳可辛最好的作品,同時被譽為香港近二十年來最好的愛情片《甜蜜蜜》會在今年2月出藍光修復(fù)版。
這部電影其實早前就看過很多個版本了,不論是港版還是韓版,但質(zhì)量其實都差強人意。而今年恰逢這部電影剛剛過了二十周年,屬于它的藍光修復(fù)版終于來了。
雖然反復(fù)看了好幾遍,但每次看到歷經(jīng)變故和坎坷后,黎小軍和李翹在鄧麗君唱片店前重逢,彌補了之前街頭錯過的遺憾。
我總是會想,這片子應(yīng)該擁有另一個結(jié)局。
那就是兩個人失散在茫茫人海里,過著各自的人生,各自的軌跡,也許有那么一絲遺憾,然而最終也這樣老去了。
雖然無情慘淡,但這才是大多數(shù)的愛情啊。
天底下又有多少真正的相愛的人,在沖破無數(shù)的阻力后,可以無懼命運捉弄而牽手走到最后呢?
而拋出了這一點,《甜蜜蜜》除了講愛情之外,更著力于講述大時代下每個個體的命運。
影片無法忽視的一個背景便是九七了。
陳可辛一開始是想藉這部電影來表現(xiàn)中國人的“飄”的狀態(tài),但在多次修改后影片最終呈現(xiàn)出多向度的豐富蘊含——前往香港的大陸人從相通的旋律《甜蜜蜜》中找到對自己“離散人”身份的認同。
以黑白色調(diào)的車廂駛進香港開場,又饒有意味地以同樣色調(diào)處理的李翹、黎小軍各奔前程的場景落幕。流動性,在影片中成為隱性線索。
到底這些飄著的人,他們從哪來?到哪去?這些并不小人物的背后,其實都是中國人在上個世紀的遷徙流動。
當(dāng)然陳可辛的這個故事溫情很多,不像麥當(dāng)雄的《省港旗兵》系列,雖然同樣是探討個人努力與向往自由,但前者的觀感來得更加慘烈。
那一年,內(nèi)地到香港的火車上,他們曾經(jīng)頭靠著頭,昏昏沉睡。列車抵達香港,他向左,她向右。那是他們不自知的初遇。
后來,各自開始在這座繁華都市的全新生活。李翹(張曼玉飾)迅速地融入,人脈頗廣,做幾份工,努力賺錢。黎小軍(黎明飾)學(xué)起了粵語,心里一直牽掛著留在內(nèi)地的女朋友小婷。
愛情這個東西就是這樣猝不及防,誰都做不得準備,就突然可以降臨到任何兩個人身上。
李宗盛說,你會愛上我,我會愛上你,都是因為寂寞。
李翹和黎小軍之間,也是這樣吧。見面越來越頻繁,開始有牽念。黎小軍寫給女友小婷的信越來越短,越來越敷衍,越來越少。可是,卻又都不能也不敢面對這份感情。
這不是陽光下的年輕的簡單的愛情。這里面摻雜了兩個成年人的寂寞,陪伴,依賴和欲望。而李翹更是清醒地知道,她和黎小軍不是一類人。他們之間發(fā)生的故事只可能存在于這個特殊的時間特殊的地點。
所以到了最后,李翹和黎小軍在他們看來是永遠地分開了。而影片響起的是鄧麗君的《再見了,我的愛人》。
但故事到這里并沒有結(jié)束。導(dǎo)演大概還算是仁慈的,經(jīng)過十年的兜兜轉(zhuǎn)轉(zhuǎn),還是給了他們幸福。
當(dāng)一次次的錯過之后,因為鄧麗君去世的新聞,兩人終于重逢了。
最后一個鏡頭電影重回1986,那個和黎小軍抵頭而眠的人正是李翹。緣起緣滅,愛情回歸。
相愛有的時候可能僅僅是一個時機,但真的走到一起,除了雙方的努力,也需要很多運氣。
很多時候伴我們一起走過的人,曾經(jīng)牽過的手,卻終究在時間面前失去了彼此的音訊,在往后的時光里,仿佛生命里都從不曾遇見那個人一般。
可人心終究不如水,在某一刻,聽到某些熟悉的曲調(diào)時,那些陳年舊事終究還是會如潮水般涌過來。
也許會在和朋友聊天時裝作完全失憶,也許會在某個特定的日子習(xí)慣默念生日快樂,也許在整理舊物時不發(fā)一語。驀然回首,人去樓空。
但請永遠相信,時間終會把正確的人帶來你身邊。
于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于千萬年之中,時間無涯的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晚一步,剛巧趕上了。
然后只是輕輕的說:哦,原來你也在這里啊。
了解更多電影以及娛樂的趣事,微信訂閱“小哥淘電影”,帶你認識一個不一樣的電影世界。微信號:qgtfilm(長按復(fù)制) 想看這劇集的可以關(guān)注下 公 眾 號 ,有最新資 源 會 立即 更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