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的讀寫訓練營,本來想休息一下,自由自在的寫,可是發現事情的真相是對自己適當的有一些約束是極好的,可以提起筆來就寫。
最近在看一本書《非暴力溝通》,里面感受一詞,我觸動頗大,很多時候我們是再評論,而非表達感受。當到達一致性溝通的最高境界,是一致性,但是一致性的根本是與自己一致。
但我們在日常溝通的時候,經常的是表現的情緒,而忘了自己的感受。
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也就是情緒背后的東西,不僅可以促進親情,還有助于工作。在表達感受時,示弱產生了一個積極的影響。
在非暴力溝通中我們注意區分感受和想法。有些詞匯表達的是想法,而非感受。
感受詞匯表(里面很多詞匯我們知道,可是日常從來想不起來用是為什么呢?):
表達滿足時的感受:
興奮 喜悅 欣喜 甜蜜 精力充沛 興高采烈
感激 感動 樂觀 自信 振作 振奮 開心
高興 快樂 愉快 幸福 陶醉 滿足 欣慰 心曠神怡 喜出望外
平靜 自在 舒適 放松 踏實 安全 溫暖 放心 無憂無慮
下列詞語可用來表達我們的需要沒有被滿足時的感受:
害怕 擔心 焦慮 憂慮 著急 緊張 心神不寧 心煩意亂
憂傷 沮喪 灰心 氣餒 泄氣 絕望 傷感 凄涼 悲傷
惱怒 憤怒 煩惱 苦惱 生氣 厭煩 不滿 不快 不耐煩 不高興
震驚 失望 困惑 茫然 寂寞 孤獨 郁悶 難過 悲觀
沉重 麻木 精疲力盡 萎靡不振 疲憊不堪 昏昏欲睡 無精打采
尷尬 懺悔 內疚 妒忌 遺憾 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