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天帶你領略復盤的美妙

“復盤”這個詞,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變得越來越廣為人知,不斷聽到牛人大咖們說著“復盤才能翻盤”“復盤力很重要”,但我對復盤的認知還是僅僅停留在總結概括上,心里并沒有產生過多的重視,直到加入到小鹿的“七天玩轉周復盤”,才知道原來自己的認知太淺薄,短短的12天的打卡闖關,直接讓我對復盤這件事有了一個全面的了解。

圖片發自簡書App


day1 復盤必備之行動+心態

任何事情想要取得顯著的成效,最關鍵的從來都不是你知道了什么?而是你做到了什么?對于如何做出真正能讓自己有所提升的復盤,更是如此。只有真正的按照課程要求去參與去執行,才能知道自己的短板到底是在哪里?才能真正的有所改變。

成長從來都不是靠一朝一夕就能夠做到的,我們總是得需要靜下心來踏踏實實的去學習,去消化,去踐行,獲到反饋之后再有針對性的去調整,去改變,急不得也速成不了,唯有一步一步的去朝著目標靠近。

在整個復盤的過程中我們最需要知道的三個原則:①敢于拋舊念——主要是說思維方式的改變,只有思維升級了,才能真正有所觸動,才能快速去行動;②善于集精力——現如今我們可獲得的資源越來越豐富,選擇也越來越多,但注意力同樣也被分割的越來越瑣碎,常常無意識之中就被外界所干擾,而這就是需要我們得格外去警示的;③勇于去創新,眼光要放的開闊一些,不用總是局限于當下、局限于現有,不用總是遵循他人經驗,要去創造更適合自己的方式。

day2優選任務

都說一份好的復盤應該由一份好的計劃開始,可是為什么我們之前列了太多計劃卻還是完成不了呢?究竟是哪里出了問題呢?

做計劃的最佳方式其實應該是這樣的——

第一步:找一張A4紙并在紙上劃分三個區域:瑣碎小事、工作學習的事、我最想做的事,并讓自己的心情完全放松,然后快速去思考并記錄,當思考間隔超過5分鐘之后可以先停下,等后續再有其他想法的時候再補充記錄,這就是隨手記,也可以稱作待辦清單。

第二步(倒計時法):根據待辦清單所示,利用半個小時的時間把短時間內能快速完成的事情全部完成,即把困擾自己的那些“沙礫事件”全部消滅,不僅會給大腦減輕焦慮和負擔,還會讓自己產生成就感,有助于精力集中。


第三步:針對清單上剩余的事項去問自己9個問題,又稱“終極九問”,看似隨意的問題實際上是把每一個事項當成一個項目去分解任務、尋找資源與配合、安排時間進度、設置評價,把想要做的事項拆分成具體可執行的步驟,逐漸完成。

圖片發自簡書App
day3優質計劃

我們的計劃制定完成了,剩下的就是要開始執行了,這個時候你需要明確兩個問題,首先你需要非常明確,你的計劃究竟是為了什么目的而設置的?其次,你究竟要完成到什么程度?我們一定要明確對于完成計劃后那個成果的定義,即定義結果,這樣才不會把時間浪費在一些完全沒有必要的事情上,才能避免無效計劃。

目的明確了,想要的結果也有了,接下來就要把盡可能多的,實現結果的手段和想法羅列出來。

這就是頭腦風暴,這個步驟需要注意兩點:一不做任何評價和篩選,只要想到有可能會用上,就先寫上來,心態一定要放松;二是這里只想關于打算做什么的點,不要去想具體的實施細節。

當所有想法收集完畢,就要按照做事的先后順序,開始思考哪些步驟先實施,哪些要后實施,對所有信息進行組織整理,讓整個計劃的執行變得合理清晰明確。

day4優質記錄

記錄工具的選擇

你可以使用各種工具、軟件記錄自己每天的工作、學習、生活的情況,從而掌握自己每天的行程與狀態。從眾多的選項里面選擇一兩種用的最順手的即可,重點還是要放在記什么上面。

待處理清單

用子彈日記的方式,在計劃旁邊標注完成情況,已完成、未完成、被延遲都要有所體現。

有可以隨手記錄新增待辦事項的空間。

要隨時記錄新出現的“沙礫”,和重要的事項。

隨時記錄小確幸、意外的際遇等的空間,提升我們的幸福感。

需要與別人溝通的事件及溝通時的注意事項。

生活中的一些靈感、金句、小貼士、對自己有啟發的點,豐富自己的生活厚度。

找出時間黑洞

很多時候忙亂和時間利用率高是兩回事,因為結果從來不會陪你演戲,通過記錄找到你的時間黑洞,勇敢的去面對,牢牢記住:時間是你最寶貴的資源,只有逐漸讓自己荒廢的時間越來越少,你才能看到自己巨大的改變。

day5優質專注

“心流”是一種在目標驅動下的投入與付出,是人們在完成任務、實現目標的同時,獲得的一種額外的、積極的精神體驗。所以說你所沉浸的那個行為,不能僅僅是娛樂和消遣時間,比如游戲,刷劇,小說等。

那到底該如何讓自己進入心流狀態呢?

1. 努力一下就可以達到的難度水平——這是獲得最寶貴財富的關鍵之處,心流的產生是依賴于個人能力與這個事件挑戰難度的匹配。從事任務的難度水平是能否進入心流體驗的關鍵。當我們發現一件事情充滿挑戰,而自己能力不足時,應該通過不斷學習新的技能以提高自身技巧水平來應對挑戰,幫助自己進入心流狀態。

2. 設立明確而具體的目標,并主動尋找反饋——目標是指你必須有唯一要達成的目標,在忙忙碌碌的瑣事中我們產生不了心流體驗。反饋可以是任務本身帶來的反饋,也可以是你為完成任務額外設置的反饋機制。反饋可以是物質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

3. 任務執行計劃分解——為了使目標任務完成的可能性增加,你需要拆分任務,清除雜念。將一個任務分解成若干個具體的子任務,并為子任務分配時間,形成進度清單。在每次開始一項任務時,對照清單,明確自己目前的進展,幫助我們清除雜念。

4. 環境獨立、減少干擾減少外界的干擾。

需要了解哪些東西容易對自己造成干擾,并提前阻止,例如將手機調至靜音模式、找一個相對封閉安靜的空間等。

5. 一些幫助進入心流的方法

深呼吸、白噪音、輕音樂、或者冥想等都被認為是很好的準備工作,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進入狀態。

day6優質平衡

我們的人生是動態的,是在不斷向前的,就像騎單車一樣。工作與家庭是單車的前后輪,我們必須要在一直前行的狀態下,保持行駛的穩定性。而人生的平衡,就是騎單車這種動態的平衡。

要想做到騎單車式的平衡,就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

1. 根本沒有完美的一天,但你可以擁有完美的一周。不要希望時時刻刻平衡,每時每刻都想贏。確定階段性的目標,階段內靠近平衡就可以了。這就是我們需要建立的第一個對平衡的認知。

2. 不是平衡,而是速度。在平衡這件事上,騎得快比騎得慢更容易平衡穩定,與其關注工作生活平衡,不如提高工作生活效能,盡快解決“沙礫”事件,速戰速決,統籌好自己的時間,并持續的去學習更高效的方法。

3. 小事很重要。平衡其實是在件件小事中,尤其是家庭,家庭里面無瑣事。你無需大動干戈,只要滿足家庭的小事,車輪照樣在前進,而且前輪前進,后輪也同樣前進。

day7優質堅持

拖延并不是一件壞事,我們只要不是事事拖延就好,有些時候那些所謂被無限拖延的事情,往往并不會對你的生活產生重大的影響,對于當下緊急的事情來說,拖延一些并不重要不緊急的事情,反倒是一件好事。

心理學上的有一個名詞“皮格馬利翁效應”,即你期望什么,你就會得到什么,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只要充滿自信的期待,只要真的相信事情會順利進行,事情一定會順利進行,相反的說,如果你相信事情不斷地受到阻力,這些阻力就會產生,成功的人都會培養出充滿自信的態度,相信好的事情會一定會發生的,所以我們不要給給自己貼上不好的標簽,這會讓你適應,久而久之,拖延變得順理成章,你的思考模式、你的認知心智,都會出問題,不利于個人成長。

針對我們一直想做卻一直拖延的事情,原因及應對如下:

1、這件事情完成不了的后果并不嚴重——將后果“嚴峻化”,真正嚴峻的任務才能解決你的拖延問題。

2、這件事情看起來工程量巨大,遠遠超出了我的承受范圍,好困難、好麻煩、沒意思——將任務細化、添加階段反饋、為計劃賦能;足夠細致的計劃實施步驟,會降低完成一件事情的難度;添加階段反饋,會讓一件特別長時間的任務,變成在較短時間內就產出成果,進行評價;多想想完成計劃的巨大回報,讓可以期待的未來,為當下的任務加上完成驅動力。

3、拖延一陣子或許這件事情就不用做了,那么我現在做有可能是無用功——將無用的任務放棄掉。如果一件事情讓你產生了“無用功”的想法,那么或許放棄它是最明智的做法。我們的精力有限,犯不著為了一件毫無意義的事情,折磨消耗自己的精力。

另外針對“虎頭蛇尾”,主要的解決方法就是:將任務細化、添加階段反饋、為計劃賦能,還可以反其道而行之,當我們設置任務的時候,就來個蛇頭虎尾,這適用于那種需要長期堅持的任務,對于短期任務,也可以先把簡單的快速做完,最后啃大骨頭。

day8優質儀式

當生活被過成了一潭死水,當我們在不停抱怨它的無聊無趣時,則需要具有一定的儀式感,用莊重認真的態度去對待生活里看似無趣的事情,一本正經認認真真地把事情做好,才能真真正正發現生活的樂趣。

儀式感能夠給我們帶來哪些影響呢?

1.儀式是一顆定心丸 ——儀式能逐漸激活人們大腦中多巴胺獎勵機制,可以撫慰不安情緒、激發愉快情緒。

2.儀式是一個人的打卡 ——儀式包含一些特定和程序性的動作,進而可以促進人們對自身的認知,比如注意力。

3.儀式是一群人的狂歡 ——儀式過程中需要統一的互動符號和成員的情感共享,通過現場聚集后的互相分享和相互感染,共同的關注可以拉進成員之間的人際距離。人們在這一場儀式的狂歡中獲得身份認同和自我認同,有利于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增多積極的情感體驗。

復盤儀式的方法有哪些呢?

1、安排一個無人打擾的時間段

2、安排好整個時間段的主要內容——按照生活的各個維度簡單匯總分類,分別寫出成就事件、輸入內容、輸出內容、小確幸等項目;懷著審視的態度,去回顧七天的經歷,寫出很多“旁觀視角”的評價,而評價中必然包含了對下一個7天的期望與延續性的安排。

3、復盤前的小小準備

(1)一杯水;

(2)處理瑣事,例如上衛生間、安頓家人等;

(3)將所有需要回顧的手帳、軟件、記錄打開備用,提醒自己不要分散注意力,看手機軟件的其他內容;

(4)石進先生的《夜的鋼琴曲》專輯;

(5)一個漂亮的沙漏(30分鐘);

(6)一個簡約美觀的復盤模板;

4、關于模板的說明

(1)模板工具:簡拼APP長圖功能、創客貼模板、各類電子手帳制作APP、手寫版手帳、公眾號編輯排版、簡書、思維導圖、視覺筆記……

(2)內容編排:

A、生命之花或者九宮格:八個維度,可以快速梳理成果、進行下一步計劃,面面俱到的回顧方式,會讓你形成全盤思維;

B、成就與反思:一半內容是關于自己的成果性內容的展示,對自己這一周的肯定;一半是反思,思考進步的空間、思考哪些事件要避免重蹈覆轍、思考下一步行動方案;

C、清單匯總:在時間不夠的情況下,可以直接羅列完成清單,并在后面寫下評價與進一步行動即可

5、輸出復盤的成果

長圖,簡書,朋友圈,微博,公眾號等呈現方式,會讓人深入思考自己前段時間的進步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經驗需要分享、有什么深坑需要警惕。

day9總結

復盤是一種生活態度,回顧我們來時的路,才能更好地出發。復盤必須要在實踐中獲得真知灼見,而且也可以實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希望我們都能用復盤思維,保持初心、砥礪前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