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在簡書看到很多文章,都是一些,靠寫作月入過萬的干貨文,作者為了增加可信度,甚至還上傳了收款的截圖。
說實話,剛開始寫作的時候我確實是奔著月入過萬去的。
幾年前,網文異軍突起,天蠶土豆,我愛吃西紅柿,唐家三少等一大批網文作家靠寫作迅速積累財富,動輒千萬。羨煞旁人。
說不羨慕是假的,但我寫了那么久,沒掙到錢也是真的。
我混過網文界,在起點中文網,17k中文網,都混跡過。寫過盜墓文,也混過玄幻文,巔峰時刻還用一篇上古仙俠小說跟某網站簽了約。但后來因為沒辦法日更,就不了了之。
之后我開始轉型,發現自己對那些網文除了一時的幻想委實喜歡不起來。于是乎,我開始走純文學路線。
為賦新詞強說愁也好,文藝騷年故作憂傷也罷,寫過很多淡淡憂愁的散文,隨筆。但無一例外,都沒什么反應。
后來我又寫起了短篇小說,從青春文學入手。
十幾年前,郭敬明,安妮寶貝等青春文學作家大行其道。多少少男少女被小四的傷痕青春文學哭得死去活來。
好像那個時候但凡寫點跟青春,愛情有關的東西就能火。
于是我開始故作姿態地寫一些少年人懷春文學,可是沒什么反響。
最后我只能去寫純文學小說,走蘇童,余華的路線,可是我發現這種純文學小說不僅難寫,而且更加缺乏讀者。
在當今這樣一個娛樂至死的時代,直播,短視頻如過江之鯽,誰還愿意去看我那些傷春悲秋的精神垃圾。
寫了這么多年了,除了滿足自己想當個作家的白日夢之外,錢我是一毛都沒有掙到。
但現在我已經不在乎什么閱讀量,粉絲,和流量了,甚至是稿費。
我只想產一些自己認為有價值的精神垃圾。
就讓那些,月入過萬,去見馬克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