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木蘭之閣” 退伍海軍女兵創立的茶生活會館!
? ? ? ? ? ? ? ? ? ? ? ? ? ? ? ? (一)
? ? ? 我總覺得我們已經錯過了茶的鼎盛時代,盡管在我們的身邊有那么多的茶樓茶館,那么熱鬧的茶葉市場,那么漂亮的茶藝小姐。
? ? ? ?我向往百年前的茶人,茶事,茶社會。我固執的認為晚清至民國初年那段兵荒馬亂的時期,更是屬于茶的,從上流社會到平民百姓,從農村阡陌到市鎮街巷只有在那一時期,我們才最大可能的,毫無遺漏地承接了茶賜予我們的全部恩惠。
? ? ? ? ? ? ? ? ? ? ? ? ? ? ? ? (二)
? ? ? ?我想說蘇州,中國茶藝江南盛,蘇州茶情甲江南,就像拙政園集江南私家園林之大成一樣,蘇州也歷史地集了江南茶情,茶藝,茶事,茶韻之大成。
? ? ? ?想一想那時的蘇州人吃飯離不開茶,早飯干脆就在茶館里了,中飯,晚飯也都有茶開路殿后,拆爛污一點就茶泡飯算了,社交離不開茶,在遍布全城各處的社交活動中心—茶館里,你手上沒有一盞茶就是一個異類,談生意,采訪新聞,聽評彈,弄藝術,吵架,下棋,談話說鳥……幾乎所有的事情都必須有茶相伴,當然,一時無事可做的人就更加離不開茶了,喝茶是那時的人們天天得做的事。
“皮包水,水包皮”茶與人唇亡齒寒相依為命啊!說句一點也不夸張的話,茶是蘇州人的半條命啊。
? ? ? ?那么就讓我們飛起來吧!盤旋在一個世紀前的姑蘇城上空是非常好玩兒的事兒。畢竟才隔了一個世紀,我們在那尋訪就想到隔壁鄰居家串門兒。
? ? ? ? ? ? ? ? ? ? ? ? ? ? ? ?(三)
? ? ? 七八十年前,蘇州城內大街小巷的茶館很多稍有規模的就不下百家,僅以臨頓路而言,北汽跨塘橋,南至顧家橋,就有富春樓,“龍泉”、“壺中天”、方園、群賢居、五鳳樓、“九如”、順興園、錦閣等茶館,家家門面都是坐東朝西。
? ? ? 還有一家叫“息爐”的茶館門面朝東,就在群賢居附近,它的東大門正中放一只大錫爐,長柄巨嘴,有四尺高,只要輕輕的將爐柄一提,沸水就輕而易舉地流到茶銚子里了。
? ? ? 西陸市西路的諧音,令人一過難忘,另外還有更多的小茶館,許多老護照都被有幾張茶桌以招攬查課近郊的農民和附近的老人往往更喜歡這種小茶館吃茶在那里衣服就是大半天,談天說地論古道今如果把這種小茶館也算進去,那沒蘇州的茶館兒不下數百家。
? ? ? ? ? ? ? ? ? ? ? ? ? ? ? ? (四)
? ? ? ? 茶館規模的差距很大,大的茶館可同時容納數百人吃茶,例如玄妙觀中的三萬昌茶館可以說是蘇州茶館中的重量級了,他的大門在玄妙觀里,后門卻開在大成坊巷,還有一個很大的評彈書場,光是茶桌就有一百多張,當年眾多茶客聚在三萬昌茶館里品茶論道,各個茶事均是濟濟一堂,那陣勢真是蔚為大觀。
? ? ? 有句老話叫“吃茶三萬昌,撒尿牛角浜”,這話不是說著玩兒的。不少年過半百的人都記得,三萬昌后門附近的小街牛角浜,當年的確有一長排尿桶,沿街靠墻放著,尿桶上蓋著氈布。
? ? ? ?試想,過足了茶癮的老茶客,從三萬昌神清氣爽的走出來,一邊走一邊與老茶友繼續聊著剛才的話題,聊到開心處,還得意的相互戲謔著,沒走多遠,尿意涌上來了,正好走到牛角浜,大家一起站定,對著尿桶暢快淋漓一番,臨了扎上褲子打個尿噤,那簡直快要接近羽化登仙的境界了。
? ? ? 現在想來那一長排尿桶,大約是鄉下農民安排的,每天都能運回一車上好的肥料,又有利于蘇州的城市環境衛生倒也是一樁義舉。一句民諺往往凝聚著豐富的歷史內容,有時竟必須經過眾多茶客和農民長期的集體努力,共同協作才能創作成功、流傳下來。
? ? ? 玄妙觀有了這一家大茶館卻并不就此罷休,他還擁有一家比三萬昌小不了多少的“品芳”。“品芳”之外,另有春茂茶館,觀前還有茂苑茶室,觀東還有樂安茶館,大成坊口還有丹鳳茶室,與丹鳳茶室遙遙對應的是店大堂深的玉露春茶館,有趣的是,玉露春正好與三萬昌相反,把后門直通到玄妙觀了。
? ? ? 蘇州茶館中規模比“三萬昌”大,名聲比“三萬昌”響的是太監弄里的“吳苑深處”,吳苑深處“占地頗廣,前門在太監弄,后門開在”第一天門“。茶館里分別辟出許多茶室。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些不同的茶室里的茶客也是不同的,文化人與文化人在一起,車夫、腳父們在一起,如果不小心走錯了門,彼此都會覺得尷尬,當然,老茶客也絕對不會走錯門的,否則就不叫老茶客了。“吳苑深處”周圍也有一些茶館活躍著,比如它的后門對過,就是一度也比較紅火的紅星茶館,頗有點對本行大哥叫板的意思。松鶴樓旁的蓬萊茶館、碧鳳坊口的桂舫閣等茶館,也都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眾多的老茶客。
? ? ? ? ? ? ? ? ? ? ? ? ? ? ? (五)
? ? ? ? 蘇州茶館臨街枕河,遍布街巷,是因為古城里有許多嗜好吃茶的老茶客。這座典型的消費古城有一個出名的生活習俗,這個出名的生活習俗,可以用一句同樣出名的話一語道破:“早上皮包水,下午水包皮。”蘇州的有閑市民早上愛上茶館慢慢吃茶,讓皮囊里包上一肚子茶水,下午走到澡堂里讓水來包皮。這句話說的真有水平,簡明扼要,形象而又透徹。
? ? ? ? 老茶客沒有睡懶覺的,每當晨光熹微的時候,蘇州小巷里就響起了輕微的腳步聲,小巷吐出的第一批早行者,十有八九是老茶客。老茶客泡茶館是從早上開始的,叫“吃早茶”。一壺茶下肚,心定,再消消停停吃早點,愜意。而且這不僅僅是生理需要,還是心理上的需要。
? ? ? ? 老茶客都有固定的老朋友,這些老朋友中,有些是數十年如一日的。老朋友在茶館里相聚吃茶,人手一壺,淺斟慢呷,時飲時沏,邊吃邊聊,東家長,西家短,新內容,舊話題,都能聊的有滋有味,都能說上大半天。特別是一些老翁,天天聚首,漫話世道,閑談滄桑,唯有在茶館里才不會感到孤獨,此中真意,難以為外人道。所謂“孵茶館”,是因為茶館里有值得“孵”的“蛋”,孵什么呢?無非是懷舊、交際、消遣這一類東西以及老茶客們像蛋一樣光潔的心情吧!
茶館作為難以替代的消閑場所,籠罩著一種親切、適宜、喧鬧中透出清靜的氛圍。
舊時茶館里總是一派熱鬧嘈雜,然而茶客們的心是靜的,現在的茶樓里那些衣冠楚楚竊竊私語的紅男綠女,要么是一方漫天要錢一方著地還價的生意人,要么是慢條斯理的啜著茶其實恨不得一口水把對方吞下去的求愛者,別看他們一個個嫻雅的很,內心里頭雜七雜八的欲望蠢蠢的此起彼伏著哩。
讀了此文,您對蘇州茶館有了大致了解嗎?
(微信公眾號:木蘭之閣)
音頻來自木蘭閣主播:林木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