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我是非常喜好坐茶館的,尤其有蓋碗的那種老茶館。在郫縣,我就找到了這樣一家‘’郫筒茶館‘’。
? ? ? ? 川西壩子,無論忙閑,人人都愛好一口:喝茶,泡茶館。郫縣人,則將喝茶稱作是‘’吃茶‘’的。我是外來客,也要講究隨鄉入俗,喚作吃茶。平常閑暇,常去尋找有吃茶的好去處。
? ? ? ? 《蓉城雜感》,張恨水對我們成都的茶館,我認為有入骨之描繪。請看:‘’成都是一家很大的茶館。代表了一切。我們可知蓉城人士之上茶館,其需要有勝于煙小草與米和煤者。‘’,又說,‘’茶館是可與古董看齊的鋪。不怎么高的屋檐,不怎么白的夾壁,不怎么粗的柱子……,矮矮的黑木桌子(不是漆的),大大的黃舊竹椅,一切布置的情調是那樣的古老,……各人面前放一蓋碗茶。陶然自得,毫無倦意。有時,茶館里坐得席無余地,好像一個很大的盛會。其實,各人也不過是對著那一碗蓋碗茶而已。‘’,‘’在這里,我對成都市上之時間充裕,我極端的敬佩與欣慕。‘’。
? ? ? ? 看看大家筆下的茶館,比如朱自清、流沙河、郭沫若、李劼人等等,對老成都的茶館市井文化,有非常豐富的生動的傳神的描述。成都茶館,就是不一樣,閑適愜意。套用四川話說,安逸。
? ? ? ? 吃茶,我喜歡簡單,自然。猶喜有蓋碗的那種,一小木桌,一老式水瓶,竹椅,圈椅或靠背皆可,自然落座。茶葉品質,我不刻意,喝茶的享受,就在那份清閑,放松。在成都時,比如鶴鳴茶社,三洞古橋河邊芭蕉林下,營門口橋洞下,躍進村,或是成都其他區縣鄉鎮,有這樣擺設的,許多茶鋪子,就去。半天,獨坐,或是和朋友三五,曬曬太陽,磕磕瓜子,將蓋碗茶品足后,滿意離去。
? ? ? ? 懷舊心使然,于是我尋覓去。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現代化的郫縣小城,還真的找到了一家別致的老茶館。
? ? ? ? 郫筒鎮和興街片區,屬于城中村。古樹入云,林盤修竹。藏有清代大院。每逢雙日,四鄰群眾還有自發趕集傳統。店商地攤,古玩書籍,花鳥魚蟲,五金百貨,游醫走販,菜農力車。形形色色,車水馬龍。吆喝聲,叫賣聲,車鈴聲,此起彼伏。行人熙熙攘攘,摩肩接踵,活脫脫一副郫筒鎮清明上河圖。即或平常日,也是人來人往,熱鬧異常的。本地友人講,和興街大小茶館,林林總總,二十來家。那里有賣蓋碗茶的,比較集中。我去,一定會有新發現。
? ? ? ? 郫筒和興街,包括光明巷,紫荊巷內,確實,那種原滋味,野趣妙生的蓋碗茶,是有幾家。我略嫌煩雜吵鬧。繼續往望叢祠方向覓去,離街西不遠,天竺桂樹枝上,只見一根竹干橫出,掛一藍底白字布招:‘’茶‘’,微微飄舞,再往門店探去,見一木匾額,上書:郫筒茶館。獵奇心加歡喜心,讓我終于止步。
? ? ? ? 門店前,地面紅砂石板鋪就,竹籬扎圍,自成一派。舊豬槽盛土,栽幾株辣椒,茄子之類蔬菜,長勢喜人。土大陶缸蓄水,幾尾錦鯉,悠然自得,荷葉正綻。擺放自然點綴角落。老木桌二三張,自然擺放蓋碗幾個,書籍雜志若干,幾把老竹椅,韻味立刻十足。再細看楠木橫匾‘’郫筒茶館‘’下,立柱掛‘’郫縣民俗博物館茶文化體驗館‘’木牌。
? ? ? ? 原來如此。是家不一樣的老茶館。雅中帶俗,土味顯韻。我很幸運,遇到茶館主人。人很干煉,削瘦臉龐,眼睛卻精神。主人熱情拉著我手,滔滔不絕,興致勃勃,介紹起他的茶館來。
? ? ? ? 茶館分三部分構成。前面露天壩子部分,主要簡單體現川西壩子的老茶館形式。接待普通茶客。有鄉野趣味,竹林聽茶。客來,曬著太陽,可以吹殼子,擺龍門陣,大忙中,吃一杯蓋碗。兩腋生風,然后一番各奔東西。中間部分主要展現老茶館的內堂,擺放展示了部分老茶館的老舊物件,讓我大開眼界,見識了許多古人煮茶論道的茶器茶具。后堂開闊,主要是用來方便大家閱讀,聽琴,清談會友。還有本邑幾位書畫大家,常來現場潑墨作畫,吟詩作賦,談古論今的,非常精彩。不定期公益性質舉辦《郫縣龍門陣》沙龍講座,講師邀請到有郫縣本地,乃至成都,外省的名家學士,他們給郫筒茶館的茶客朋友們,帶來一場場聽覺視覺盛宴。讓大家品飲到最有文化范的蓋碗茶。一邊吃著蓋碗茶,一邊享受聽擺龍門陣的幸福,神情放松的愉悅。主人還說,整個茶館,軟裝修所體現出道家哲學,天地陰陽互動,動靜間,喧囂與寧靜里,潛移默化,教化于茶客。
? ? ? ? 我好奇地打探主人,為什么把喝茶的地方,做得有如此格調品位,還大眾化?在小縣城,別樹一幟,生存可大不易的?主人灰白頭發,長及掩耳,甩手自然一理,啜一口茶,娓娓道來。他在送仙橋古玩城開了三年的茶館。深感家鄉郫縣,有深厚的吃茶傳統,舊崇寧縣還有橫山子茶山,圓悟克勤禪師首倡‘’茶禪一味‘’,也是郫縣人的一大驕傲。吃茶的群眾基礎非常好。再說蓋碗,也是咱們成都唐代時的發明。浸潤在這樣的環境里,一日不吃茶,心里總是空虛。吃茶,一種慢生活方式,讓浮躁的心,得到片刻歇息。郫縣沒有一家專門體現茶館文化的茶館茶肆,心里總有點遺憾。即或在成都,茶館茶樓林立,基本都是商業味濃重。沒有體現出茶道文化的精行儉德,和靜怡真。而這位主人,他異常舍得,茶館用茶,都是選用地道原產地的上佳好茶,比如蒙頂山茶,福鼎白茶,單樅水仙,武夷巖茶,陳年普洱,等等。真心對得起光顧的每一個茶客。讓茶客品到地道真茶,也是老茶館的不懈追求。
? ? ? ? 原來如此,主人是一種愛好了。把愛茶玩茶吃茶,做成了精致的日常生活。
? ? ? ? 一段時間下來,這茶館竟已小有名氣。四方臨近街坊,遠到省城,慕名而來的茶客,愛家,聞香而來,絡繹不絕。尤其在《郫縣龍門陣》開講的日子,茶客早早就過來占座,來得遲的客人,只能立在天井處聽擺。舊時‘’聽戰國‘’,這家老茶館可以體驗出當年的盛況。
? ? ? ? 魯迅先生在其一篇散文,《喝茶》中,深情寫到,‘’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于是,用蓋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確是好茶葉。‘’,主人盛情邀約,已沏上一杯蒙山茶。只得端坐下來,在郫筒茶館,品飲一杯我最愛的蓋碗茶。和主人一番對話,那種‘’慢嘗細呷添情趣,共語幾旁意更幽!‘’的畫面,如茶煙升起,漸入眼簾。
? ? ? ? 草木凡氣盡,世間始覺澄。吃茶,好處總是很多的。看官自有道理。蓋碗,觀色聞香,品味,濃淡相宜,吃茶禮儀,吃茶江湖,結合得非常好。真正體現了成都人的茶道精神。
? ? ? ? 以后,在郫縣吃茶,我肯定是要做一個資深粉絲,在郫筒茶館。泡在蓋碗茶里,長醉不愿醒。
? ? ? ? ? ? ——應緣荼仁,2017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