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之前參加“概率論”舉辦的活動,發或者收一段暖心的話。收之前,想著總該先傳遞溫暖,還特意找了好幾首暖心的歌,遣詞造句絞盡腦汁,生怕自己發的那段話達不到效果。然而,收到的三顆“糖”里,一條“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讓我樂了一整個下午。
想想,上一次這樣傻笑,還是初中時,同桌不知道抽什么風,說什么都笑,笑的趴桌上捂著肚子,滿臉通紅,我也跟著笑,老師不時詢問也沒能停下來,整節自習課兩個人就一直趴在桌子上笑個不停。現在也不明白當時為什么那么開心,只覺得,當時不管什么事,總是能笑得出來的。現在,倒不是過的不好,只是很難,發自內心的讓自己放縱的笑一會兒了。
不僅是笑,慢慢的,很多東西都不再像以前一樣容易得到了,那時,會為一個10元錢的玩具哭鬧,會為一次沒考好難過很久,會為喜歡的女同學通宵做生日禮盒,也會在畢業分離時哭著喊著永不分開。而后來,習慣了隨便買個手機買個包,習慣了成績不管好壞不掛科就行,習慣了身邊人來人往,而自己也不再輕易對誰好或不好,人人相敬如賓,各為其事,也習慣了,你來,不遠千里我必相迎,你走,縱使寸步,我亦不回頭道聲“再見”。
我以為,是我成長了,才適應了這種種變化,并能坦然做出這些反應;我以為,是我成長了,才能面對好的不好的時,都笑一笑就過,過不去了擼個串喝兩杯,就是哭也不讓人看到;我以為,是我成長了,才開始考慮,自己的能力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做不到的該放棄就放棄。但不管怎么說,始終是覺得,自己還是成長了的。
直到前段時間,重新翻出很久不看的火影,我愛羅問大野木“你是什么時候拋棄自我的?”感覺自己突然被人敲了一棒,有些東西在一剎那間碎了。自己一直以來認為的成長,和5年前,好像并沒有不同,甚至于,還大不如前。那時,雖然會為10元的玩具哭,卻總會在哭過之后,自己一點一點存下收到的許多一角錢,每個月總能為自己添個新玩具;那時,雖然會為成績不好失落難受,但總會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拼命努力,把落后的補上來;那時,我們說永遠不分開,到現在,也依然時長聯系互通有無。而正是這個所謂成長了的自己,除了思維方式沒有任何進步,把原來的優點都埋沒以外,沒任何進步。后來才知道,不是做到了得心應手的融入環境,而是再也不愿邁一步向前了。
所以,也正如大野木后來說的“我想找回自己”,趁著還有兩年,自己也該努力找回自己了,縱使生活總以凄涼與荒蕪相欺,讀書和學習總會予你以生命的美好與繁華。以此為始,自己也該向前邁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