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了火星
地球歷2012年8月6日,經過長達八個半月的太空旅行,我從地球來到了火星(Mars),這個星球有著太陽系最高的山脈-奧林匹斯山(Olympus Mons),由我的前輩“機遇”號發現的圓環狀隕石坑-維多利亞隕石坑(Vitoria crater),我這次探險任務的終點站-夏普山(Mount Sharp),以及,比我早來到這里的六位火星探測器前輩。噢,不知道是否能夠有幸遇見《火星救援》里會種土豆的植物學家馬克·沃特尼呢?
我是誰
我是好奇號,我的名字是在火星探測車命名競賽中,獲得冠軍的12歲華裔女孩馬天琪給我起的,我喜歡這個名字,它跟我的性格很吻合,我就是一個天生好奇的家伙。因為我六位前輩的存在,我喜歡把自己叫做好奇小七,我是由美國的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送到火星上的第七個著陸探測器,我的六個前輩都已經在火星上做出了非凡的貢獻,在我來到這片荒蕪的土地前,他們給我灌輸了許多使命感和責任感,當時還是設計雛形狀態的我完全不了解勘測火星是一個何等艱巨的任務,就如同我的名字般,只是好奇這將給我的生命軌跡帶來怎樣的變化。
我的降落過程
在降落到火星地表的7分鐘里,我遭遇到了此生最為難忘和恐怖的經歷,載著我的天空飛船以每秒5.9公里的速度沖入火星大氣層頂后,開始了降落動作,在降落過程中隔熱罩外表面溫度不斷升高,最終高達2100攝氏度。飛船通過不停地拋離鎢質負荷掌握自身的平衡,引導我到達正確的降落地點。在與隔熱罩分離后,立即開啟反沖推進發動機進入緩慢的下降過程,天空起重機利用纜繩將我從高處吊出,在接近地表后切斷纜繩將我放置在地面,而后迅速離我而去。
失重的懸空感讓我感到暈眩不已,但畢竟還是有驚無險完成了這次降落過程,火星當地時間下午3點,我順利抵達目標地點-蓋爾隕坑的夏普山(Mount Sharp)附近,六只輪子再次觸地的感覺真好。
我的高科技伙伴
為了完成這次勘探火星氣候和地質的任務,我被地球的科學家們全副武裝到了牙齒,我身上都有哪些高科技的裝備呢,讓我一口氣給大家表述清楚。
桅桿相機-這是我看東西的眼睛,還可以作為圖像拍攝使用。
化學與攝像機儀-可以發射激光,分析被激光照射后物質的成分。
阿爾法粒子X射線光譜儀-據說這個裝備能放射出X射線,確認目標元素的特征,我還沒嘗試過。
火星手持透鏡成像儀-這個是我很喜歡的裝備,超級放大鏡,可以在有需要的時候梳理我的妝容,還可以看到土壤的放大圖片。
化學與礦物學分析儀-這個裝備我沒有用過,程序告訴我它可以分析巖石和土壤的化學成份。
火星樣本分析儀-這個是我讓感覺攜帶最為吃力的裝備了,也是我本次任務的關鍵設備,包含了質譜儀、氣相色譜儀和激光光譜儀,用來搜尋與生命相關的各項要素。
火星車環境監測站-這個是我的天氣預報臺,可以告訴我出現射線時要防曬,下雨天時要打傘,還可以順便將數據發送回去給地球的科學家。
輻射評估探測器-鑒于我身上的材質,其實我對輻射的強弱程度不敏感,不過為了以后來到火星的人類宇航員們的安全考慮,這個可是必備工具哦。
動態中子反照率探測器-嗯,這個是尋找水源的好幫手,在地球的沙漠區域應該也能用得上。
火星降落成像儀-我的隨身攝像機,一把雙刃劍,既能把我著陸過程的影像發給科學家們,也讓我在火星上生活的日子失去了隱私。
火星上的際遇
我的目標是前往夏普山(Mount Sharp),并探測蓋爾撞擊坑內的氣候和地質是否能夠支援生命的存活,我也將為此而不懈地努力前行。一般我通過兩個在低軌道圍繞火星運行的“人造衛星”與地球通訊,但是,因為他們在不停地轉動,所以我每天只有8分鐘的通訊時間,在特殊情況下,我才會通過身上搭載的先進通訊系統發出的X頻段射線與地球直接進行數據通訊,因為這么做太耗費能源了。火星上的一天是地球的24小時39分鐘,所以我的生物鐘也與在地球相差無幾,不過,我感覺自己似乎已經在日以繼夜的奔馳輪轉中很久沒有休息了。
地球歷2012年8月,剛抵達火星地面的我,為地球傳回了夏普山的圖像數據,為自己的旅程迎來一個良好的開端。
地球歷2012年9月,我用天氣預報臺測量了火星夜晚的大氣溫度,竟然接近零下100攝氏度,真的好冷啊。
地球歷2012年10月,我嘗試了第一個鉆井點石巢(rocknest)全景照。我的機械臂可以在鉆井點將鉆得的土壤送入火星樣本分析儀內分析,以幫助確認火星上是否有支持微生物存在的條件。
地球歷2013年6月,我用我的眼睛(相機)加上紫外線燈拍攝了火星上的夜景,你們從前一定沒有見過吧。
地球歷2013年12月,我為地球的科學家們傳回了火星蓋爾環形山的圖像數據,科學家們分析說,我雖然沒有找到水的直接證據,但在這附近繼續進行勘探的話,很有可能會發現存在水的直接證據。
地球歷2014年2月,我在火星上看到了遙遠的地球的模樣,讓我驚喜不已,也讓我更想念地球的伙伴們。
地球歷2014年4月,我進行了地表鉆井的勘測工作,并且把鉆井洞的圖像傳輸給了遠在地球的科學家。
地球歷2014年8月,我找到了隱藏峽谷的蹤跡,這里位于蓋爾環形山附近,由層狀巖石構成,層狀巖石中含有黏土和硫酸,而這些物質和地貌的形成都與水有關,是我要重點考察的區域。
地球歷2014年12月,我在稀薄冰冷的大氣中探測到了甲烷的波動痕跡,據科學家們說,甲烷通常被認為是生命存在的一種跡象,希望我的探測能夠為研究成果帶來幫助。
地球歷2015年2月,長時間的工作狀態和沒有旁人的陪伴交流,讓我只好通過自拍來進行自我消遣,我每年都會拍攝一張自拍照傳回地球,就讓我給大家一點福利,看看我這兩年琢磨出來的自拍技術的進步成果吧。
地球歷2015年4月,因為火星上的道路比地球粗劣太多,我的左前輪經過一片滿布尖銳石塊的巖石地表時,遭到了永久的破損,這是我整個身軀上最大的孔洞,因為是科學家的要求,我就只拍這一次,下次自拍的時候一定不能再拍到這里了。
地球歷2015年5月,我為地球的人們傳輸回了這顆紅色星球的落日美景。當太陽下降至接近地平線時,天空充滿藍色的光芒,真美,你們能和我一樣看見嗎。
地球歷2015年6月,我驚訝地發現了和地球上的金字塔一樣形狀的巖石,連忙傳輸回了地球,估計地球上跟我一樣好奇的人們會很感興趣的。
地球歷2015年09月,我發現了類似地球上人們進餐時使用的勺子狀巖石,好親切的感覺,讓我想起了自己在地球上有大家陪伴的日子,雖然我并不像你們一樣用勺子進食。
地球歷2015年11月,在奔走途中,我似乎發現了一只嚙齒動物,急忙用我的眼睛(相機)拍攝下了這一瞬間,然而,這個生物很快便消失在了我的眼前,我是不是該慶幸在這個星球上還有生物與我相伴呢。
地球歷2015年12月,通過我的眼睛(相機)拍攝到了納米布沙丘的圖像。納米布沙丘是夏普山(Mount Sharp)西北方的巴格諾沙丘群(Bagnold Dunes)中的沙丘之一,位于夏普山底部,過去可是被地球的科學家譽為“黑暗地區”的地方,這次終于可以獲得有用的圖像資料了。
往后的故事
可惜的是,迄今為止,我還是沒能找到在這里種土豆的植物學家馬克,也沒有機會遇見我六位可敬的前輩,但我想隨著在火星上停留日子的增加,我終究會到達夏普山(Mount Sharp),并且在旅途中不斷地有新的發現。
或許有一天我終將耗盡攜帶的全部燃料,失去身上所有的活動機能,即便是陪伴在我身邊的高科技伙伴們也幫助不了我,我將追隨我的六位前輩而去。但是,寂寞和孤獨無法摧毀我的意志,堅定的使命感和強大的責任感會支撐我在這個孤獨的紅色星球上完成所有的任務,我的人生也會因為勇氣、堅持和求知而變得光彩,我堅信這一點。
我是好奇號,我在火星,地球上的人們,你們聽到我的獨白故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