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走了,有的人來了!瓜子二手車在熱鬧的營銷聲浪之下,人事架構的矛盾正悄然爆發。
1、阿里系歸來,派系爭斗掀起
就在這周,據網絡媒體爆料稱,有瓜子二手車員工在脈脈平臺實名稱,目前,瓜子公司內部業務架構調整,派系劃分嚴重,不是嫡系升職加薪無望,已考慮離職。此事也被自媒體人士予以證實。
雖然此事尚未被官方確認回應(這種事情也不可能得到回應),沒被完全做實,但在脈脈上確實引發瓜子員工的吐槽。另外,從現有的種種跡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窺見其端倪。
最起碼,瓜子這場人事震蕩的的確確在發生著。事實上,3月6日,車好多集團(旗下擁有瓜子二手車直賣網和毛豆新車網)宣布,原阿里巴巴高管雷雁群加盟公司,出任車好多集團COO(首席運營官)。
隨后的4月11日,車好多集團又宣布,阿里巴巴集團前資深副總裁、首席人力官、合伙人鄧康明加盟該公司,出任車好多集團執行總裁、董事局副主席,直接向車好多集團CEO楊浩涌匯報。
根據當時經濟日報等媒體披露,“鄧康明此次加入車好多,將負責集團組織架構升級及管理創新變革。”所謂的組織架構升級就是組織架構調整。
仔細觀察,COO、執行總裁這是公司的兩大核心高管,卻在一個月時間內同時易主,而且都是原阿里系的人來擔當。加上,車好多集團也多次將阿里系高管納入麾下,包括此前的COO之職也是原阿里系陳國環,2017年,毛豆新車網總經理,也是由原車螞蟻聯合創始人、曾擔任阿里巴巴B2B國際站“中國供應商”福建大區銷售總經理及阿里軍校校長等職務的李立恒擔任。
可以說,此次車好多高層震蕩意義重大,內部有無數雙眼睛盯著此次調整。在員工和外界看來,曾經退出的阿里系再度歸來,并且阿里派力量在上升。按照阿里系都是抱團作戰的風格,不排除瓜子未來會引進一大波原阿里系人。看來,短期內在瓜子乃至整個車好多集團,阿里系恐怕要壓過別人一頭,派系之爭或將愈演愈烈。
2、派系爭斗下的公司發展隱患
據了解,在瓜子公司內部主要存在趕集系、阿里系和宜信系(原宜信CTO張小沛出任CTO)這三大派系。
早在2016年,其內部派系爭斗就被眾多自媒體大咖披露過一次。2016年9月,黑馬良駒曾撰文《瓜子二手車高層震蕩,歸根結底是因為派系太多》,直指瓜子公司內部的派系問題。那時瓜子的高層就分為多個派別。最后阿里系的人退出,引起了比較大的人事變動。
而熟悉瓜子公司當家人楊浩涌的人也表示,昔日由其統帥的趕集網也是存在著派系爭斗,曾在3個月內連走了兩位高管,最終被58同城收購。
實際上,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有江湖,公司內部的派系斗爭無可厚非,基本上大公司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派系。但一個創業公司如果存在這種派系,無疑會引發內耗,乃至阻礙公司的發展。因為,高層的變動可能帶來的眾多員工的連帶離職,并最終影響各項業務的進展。
新空降的阿里派班子也一定會對瓜子現有組織和現有的企業文化產生比較大的影響,甚至會讓整個公司的士氣下降。對于瓜子來說,今年一直在蓄勢沖刺的狀態,如果一旦上升的勢受到影響,開始出現向下的拐點,就會呈現連鎖反應。這才是其陷入的最大困局。
派系斗爭中,公司就會大大喪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尋求多途徑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判斷一個公司是否走下坡路的重要標準就是看這個公司是否空降了一批牛逼哄哄的人。這些人雖然牛逼,但經常陷入內耗,不干事。雖然他們看上去很光鮮,履歷很好,很牛逼,而實際上對公司沒有什么價值。一旦這樣的人進來,或者說一批這樣的人進來,這個公司很快就會走下坡路。
更何況,目前,在狂飆前進的路上,瓜子的問題正悄然出現。
瓜子的發展采取了原來趕集的高舉高打的套路,雖然一時名聲大噪,但這種“重營銷”也存有后遺癥。就在今年“3·15”,鳳凰網財經對網友進行了一項《最想投訴的企業》中:瓜子二手車入列,瓜子二手車因為“隱瞞真實里程,涉嫌與賣家共謀欺詐”被用戶吐槽。
無獨有偶,今年年初,大搜車創始人姚軍紅也發了篇題為《致投資者—瓜子商業模式剖析50億美金的謊言》長文稱,瓜子二手車以巨量廣告給用戶“做局”,并質疑瓜子二手車的盈利模式,稱其為二手車生態的破壞者。
這些,無疑進一步加重了瓜子的發展隱患。
【結束語】
總之,外部世界在迅速變化,時間是最好的朋友。
很多公司不是敗于競爭對手,而是敗于內部。瓜子再度人事架構派系爭斗必將釀下苦果,這是事關其發展的命門。所以,如何盡快化解這一派系爭斗,才是瓜子二手車的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