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切實落實《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中的要求,在學習黨史感悟紅色文化的社會實踐活動中,2022年7月13日星期三,山東建筑大學機電工程學院長嬴實踐隊隊員隗元帥來到了位于濟南市章丘區的辛銳紀念館參觀學習。
? 辛銳原名辛樹荷,1918年生于山東省章丘縣(現濟南市章丘區),出身名門。七七事變后,日寇直驅黃河北岸,威逼濟南。是年8月底,辛銳隨父親辛葭舟離開濟南,幾經輾轉,移居滕縣桑村鎮。日寇占據滕縣后,燒殺奸淫,日甚一日。辛氏一家在有家難歸、救國無門的危難時刻,加入了八路軍。
? 1941年12月17日,一股撤退的日軍包圍了辛銳的駐地。情況萬分緊急,必須馬上轉移。4名同志抬著辛銳上了北山,剛出村,槍聲大作,日軍圍了上來。辛銳果斷地命令同志們放下她趕快突圍。4名同志不忍心這樣做,仍然抬著她邊打邊沖。不料辛銳一躍從擔架上滾下來:“你們快走,沖出一個是一個!”這時,敵人已經圍上來,狂叫著:“抓活的!抓活的!”辛銳一連扔出兩顆手榴彈,敵人倒下數人。突然,一梭子彈飛來,射中辛銳胸部。她強忍著劇痛,靠在一塊石頭邊,怒視敵人,待日軍靠近了,她用力拉響最后一顆手榴彈,“轟”地一聲巨響,年僅23歲的辛銳與敵人同歸于盡。
? 一段歲月,波瀾壯闊,刻骨銘心。辛銳,出生在那樣一個混亂的年代或許是她的不幸,但她傳下來的那種精神,卻能夠穿越歷史,輝映未來。70 年前,當中華民族最終奪取抗日戰爭的完全勝利時,血火淬煉的抗戰精神,在歷史長空定格成永恒。70年后,當中國社會主義事業處于一個關鍵時期時,永垂不朽的抗戰精神,又再次令我們憶起那段屈辱的受難史,更讓我們緬懷先烈,油然而生崇敬之情,向抗戰英烈們敬禮!
? 辛銳紀念館一期有兩個展廳,分別從“世家望族、辛氏一門三忠良,家系國運、為救亡圖存奔走,投身革命、奔赴抗日前線,革命情侶、戰火中的愛情之花、轉戰大青山、血灑沂蒙山區”等九個篇章展示了烈士辛銳年輕短暫而又偉大壯烈的一生。通過參觀館內實物和歷史資料,聆聽解說員講解關于烈士辛銳的英雄事跡,我重溫了烈士辛銳年輕短暫而又偉大壯烈的一生,接受了一次生動而深刻的黨性教育。
? 此次社會實踐活動,讓我深刻體會了革命前輩的艱難,我們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我們需要繼承革命先輩們的偉大精神,增加歷史自信、增進團結統一、增強斗爭精神,深刻領會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為建設更加美好的祖國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