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當下”曾經是一個熱詞,曾經是驅散焦慮和迷茫的口號,然而可能正是這四個字,帶來焦慮和迷茫。當你目之所及,都是當下的不堪,渾渾噩噩混日子似的生活,看完別人的勵志故事后還是毫無起色的拖延癥,想要提升的技能一籮筐,每天的生活卻還是一成不變,下班看劇刷八卦。眼里的渴望和口頭的空談成了最好的搭檔,釀造出最毒的焦慮,就像生命力頑強的病毒,附著在身體的每個角落,驅散所有的正能量。
為什么會焦慮呢?
殺死焦慮的克星,只有一個,行動。因為焦慮是人的一種基本反應,發現現實中出現威脅時,人自然而然會產生這種情緒,想要擺脫威脅,或控制眼前的情況造成的傷害。這時候人便會下意識地回應,然而如果沒有恰當的措施消除威脅,普通的焦慮情緒便會擴散,蔓延成一種揮之不去的不良情緒,久而久之,成為一種習慣。
坐在辦公室憤憤不平地思考制度不公平,嫌棄公司平臺不夠寬廣,擔憂未來可能朝不保夕,殊不知,這種負面情緒的洗禮,才是導致一個人失去職業上升力的根本原因。無論進入多么高端的行業,多么強大的公司,此刻擁有多么豐厚的薪水和光明的職業前景,原地踏步都會帶來難以預計的后果。
有行動力的人如何對抗焦慮
曾經一時風光無兩的樂視頃刻間落寞。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沒有誰捧著金飯碗,想有飯吃,就要學會怎么種出糧食,只有沉穩扎實的技能,才是最根本的保障。
遙想當年大三的時候,有兩位學姐和我關系甚好,c學姐總在感嘆不知未來要去向何處,r學姐總沉默不語。后來兩位學姐都選擇考研,r學姐選擇了上海的一所學校,當時所有人都認為這是癡人說夢,考一所外地學校不熟悉的專業,應該是自尋死路吧。復習的那一年,c學姐也很刻苦,然而與外面的聚會場場不落,電視劇的最新劇情也略知一二,回到宿舍便無比憂慮,但是考研失利。r學姐依然沉默不語,只是練習的草稿紙摞的老高。
后來成績公布了,結果可想而知。一直沒有太多表達過內心感受的r學姐,順利考上了理想的學校理想的專業。
公司里曾經有一位前輩,因為比較有個性,又不是很喜歡這份工作,所以總是業績不佳,受到領導的冷嘲熱諷。當時我看到都很想替她抱不平,而這種天天面對不喜歡的工作以及不喜歡自己的領導,想必她的焦慮可想而知。有一段時,看到她總是面露菜色,看上去十分疲憊,大家都擔心她不會得抑郁癥了吧。
過了一年左右,這位前輩突然辭職,告訴大家她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工作。原來那段時間,她一直在備戰事業單位考試,并自學英語,成功考到一個很不錯的單位。新單位不僅為她提供了合適的崗位,經常出國交流的機會,最主要的是為她重新找回了自信。現在經常看到這位前輩的朋友圈里曬出她意氣風發的照片。
如果這位前輩當時不是選擇努力改變現狀,而是陷入焦慮不能自拔,恐怕好的機會永遠不會降臨。能拯救自己的人,永遠只有自己。也只有行動,才能徹頭徹尾改變現實。
怎樣開始第一步?
焦慮最大的敵人就是拖延。可能原本當下焦急的事情是報表做不完,卻效率低下,那么沒有按時完成數據收集的后果就是整個部門都無法使用準確的數據,事態進一步惡化,導致擔心變成了對自己職業規劃的困惑。如果回過頭去看,焦慮的根源可能根本是一張小小的excel表格。
安安靜靜地做完手頭上的事情,而不是遇到任務就頭腦發暈,不知從何下手。“Don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perfect. 完成永遠比完美更重要。”專注地做一件事時,就會忘記一切不該想的事情。
化解目標。目光放得過于“長遠”也會導致焦慮,因為買不起房或者實現不了迎娶白富美逆襲人生這種目標而焦慮,一萬句安慰也不過是浪費口沫。任何一個宏偉的目標都是由無數小的目標組成。
就像富蘭克林在自傳里所講,一開始他根本沒有制定什么目標,不過是想去打工而已,然而同樣是干雜活,他卻堅持讀書,在工作時也能抓住重點,平步青云不過是順水推舟。最后成為改變美國歷史的重要人物。
不要因為別人的言語受到影響。心中要有一個恒定的目標。任何一項技能,無論是講流利的英語、寫作還是做ppt,只要堅持打造,通過刻意練習達到熟練,最后都有可能成為讓你發光發熱的亮點。
著名女作家嚴歌苓,雷打不動每天至少進行3小時寫作。亦舒和哥哥亦明,曾笑稱不敢自稱是世界上寫作最多的人,但一定是寫作最多的兄妹。他們各自都創作過二十多部作品。他們的第一步很簡單,就是開始寫。
因此無論是想達到何種目的,開始行動的第一步就是從最簡單的開始,可以是機械的模仿,也可以是單純的練習,過一段時間,你也許就會發現,身上好像出現不一樣的色彩,對一項技能的熟練掌握,會帶來無與倫比的自信。
找到動力,并為之努力
行動源自動力,內心因為一個目標感到激動,想到這件事就恨不得立刻為之努力,帶著這種必勝的決心,就會產生源源不斷的動力,每天都為之堅持努力就不再困難。
電影《墊底辣妹》的沙耶加從不學無術的不良少女,一路努力考入慶應大學。激勵她這樣做的,除了對無限美好未來的憧憬,媽媽的愛,還有現實逼迫。相比媽媽和老師的鼓勵,父親的冷嘲熱諷和學校老師的責罵,更加激發她要給所有人證明實力的斗志。你不逼自己一把,都不知道自己的潛能有多大。
真正成功的人,對自己的要求都很嚴格。好萊塢女明星朱麗葉羅伯茨二十年沒有吃過一頓飽飯,拍出嘎納金棕櫚大獎的《阿黛爾的生活》的導演,有很多場戲,連續7天只拍一場戲。對極致的追求和卓越的渴望,帶領他們打敗焦慮的困惑,實現事業乃至人生的突破。
焦慮并不是一種壞情緒,它證明你對這個世界還存在期待,對未來還有無限憧憬,眼前的一切讓你感到不滿足,這種不滿的情緒,便是最好的動力來源。
從現在開始行動吧,吐槽是這個世界最沒用的事情,不知從何下手,把看劇的時間換成看紀錄片,刷手機的時間,用來讀一兩本好書。擔心未來,害怕遭到淘汰,下班兩小時,努力學習業務知識。即使每天只背十個單詞,日積月累,一年也能多背3000多個詞,兩年以后詞匯量就足夠應付日常的工作,甚至在國外生活。
現在學的每一樣東西,都會在不經意的地方用到。可能現在的一切都讓你感到悲觀失望,然而太陽尚遠,卻必有太陽。每一天都是嶄新的人生,擺脫當下苦惱最好的方法,無疑是現在就開始行動。行動,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生活,幾年以后,你會感謝當時下定決心努力的自己。
也許現在的工作和生活并不令人滿意,然而努力發光發熱的自己,會不斷前進,成為一個努力的人,這種不滿會避免讓你陷入溫水煮青蛙的困境,不斷想著提高,焦慮會成為你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