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車運行前方是西二旗站,下車的乘客請提前做好準備……”北京早高峰時段的地鐵里,彌漫著一種莫名緊張的氣息。木彤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從沙丁魚罐頭似的車廂里艱難轉過身來,準備著下車時的一場“肉搏”。
木彤今年26歲,在西二旗一家小的互聯網公司做行政,她經常自嘲,說自己是“三無”青年:沒房、沒錢、沒男朋友。每天的工作吧,無非是收收快遞、填填單子,清閑且無聊。看著面試預約單上那些95、96的小朋友們,她深深的覺得,自己好像患上職場焦慮癥了。“小時候姐也是班里拿獎狀的三好學生啊,怎么現在混成這樣了?”木彤喃喃自語到。
其實,木彤的狀態,正是北京無數年輕人的縮影,二十多歲的我們,很容易陷入情緒焦慮的怪圈。明明年輕氣盛、明明剛踏入職場大有前程,為什么每天的情緒都那么“喪”呢?
二十多歲,我們到底為什么而焦慮?在我看來,不過是你想法太多而行動太少罷了。而解決焦慮的方法自然也就顯而易見了。Just do it,想要什么,那就去干啊。
你想要的“速成”秘訣,我也想知道
很大程度上,我們的“職場焦慮”來源于自己急于求成的心理。很多人不想付出努力,也看不到過程和積累的價值,卻盲目和別人的成績攀比。這樣一來,你不焦慮誰焦慮?拿自己的起點和別人成功的終點做對比,是多么可笑啊。
我知道,你羨慕想咪蒙一樣的自媒體大咖。寫寫文章動不動就能10W+,廣告費接到手軟。可是,你卻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咪蒙在成名之前,曾在傳統媒體做過十幾年的記者,多年的文字功底豈是你輕松可以速成的?
所以,想要治愈你的職場焦慮,先放棄尋找什么速成秘籍吧。人生沒有捷徑,除非你有個好爸爸,否則二十幾歲你根本沒有偷懶的理由,何況那些有錢的富二代們,遠比我們更加努力。所以,讓自己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停留在童年的童話里吧,年輕人,你早該醒醒了。
別在把自己的懶惰和拖延當做焦慮的借口了
我也不想擠早高峰的地鐵,我也不想每天加班到深夜,可是有什么辦法呢?職場上,年輕就意味著要更主動的去學習,盡管經驗不足,可是我不想讓自己寫出的方案被老板質疑,也不想因為自己的懶惰拖延項目的進度。如果你的想法和我一樣,那你大概沒什么時間去焦慮了。
可事實是,很多年輕人,把大把時間花在刷微博、逛淘寶、打游戲上面,一談到工作,就開始往后退。“哎呀,這個項目太難了,我沒有經驗啊……”“老板為什么對我如此苛刻,一直催催催!”想想,如果你多花點心思在工作上,哪還有時間去吐槽這些呢?
你整天焦慮,是不是怕自己被輕易替代呢
如果說什么能讓我感到開心,除了大把的毛爺爺,最重要的莫過于自己的成就感了。不管是工作上收到了老板的肯定,還是業余寫文章被大家認可,總之,感覺自己很特別、無可替代是一種很爽的感覺。
我明白你的焦慮,身處在這個時代,知識的更新速度如此快,我們每個人都隨時可能被替代,甚至被機器人替代。那怎么辦呢?當然,我不會像你的老板一樣,天天盯著KPI壓迫你,我更希望你能拿出時間,把自己真正變得不可替代。不管是工作上如魚得水,還是業余愛好上,唱得一手好歌、寫得一手好字,只要你是與眾不同的,相信你一定會感覺到突破自己的快樂。
告別焦慮綜合征,我勸你從管住腦、邁開腿開始改變。就現在!
年齡:18-2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