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懸而未決的事情堆砌起來會讓一個人慢慢崩潰,幫同事問孩子排位問題沒有結果,想讓媽媽幫我一起買布料沒打通電話,同學說給我郵寄衣服沒有收到也不好意思詢問郵寄了沒有,很多人欠著我家的錢沒有歸還,懷孕身體不如從前靈便可是不想看到家里臟亂差,先生工作日和周末都沒有時間陪我和孩子,生二胎時劉父會不會如從前一樣狡詐地還我們的一萬元當喜錢?跟先生說我要喝小米粥他依然是天天從外面買難吃的現成飯菜……胡思亂想,無力感加強,我開始變得歇斯底里。
我知道,我改變不了別人,只是想改變自己。但是,拖著懷孕五個多月的身體,很多事情力不從心,我一個人艱難地拖地,看孩子。我依然覺得很委屈,躲在被窩里哭得鼻子不透氣,先生醉酒后鼾聲四起,這是當初那個愛我勝過愛自己的先生嗎?人都是對自己的無能憤怒,我懂得。可是再多的道理也抵不過切切的身心感受。
我開始動筆,試著讓自己冷靜地思考。慢慢地告訴自己:
當情緒指向是錯誤時請停止行動,用理性思考一下,你到底想要什么樣的結局,什么樣的結果是雙贏的?
情緒是暴風雨,席卷一切的過程舒爽但是后果往往一片狼藉,你要有足夠的耐心等待,等待。
理性是太陽,暖暖的,滲透一切,有利于萬物生長。
人類總是在情緒中急切地作成愚蠢的決定,自認為正確,但是盲點太多必然會帶來不良后果。想當然地認為別人都是壞人,其實很多事實已經證明別人的好心好意,只是你們彼此溝通不充分,理解不到位,信息不完全流暢帶來的誤會。你愿意在這誤會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嗎?交換不僅僅包含商品,更包含信息。每個人都有他的固執已見,我們應該拋開成見(偏見),開放地接受他人,是給別人一次機會,更是給自己一次機會。真正地成熟是客觀看待事物,平等地分析問題,謹慎左右你的思想,防止作出后悔之事,無論話語還是行動,出去了,都覆水難收。
我開始試著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做其他事情。
最后,在先生的威逼利誘和勸說下,我終于在洪洪的眼淚流中答應了和解,如往常一樣。
我開始反思,為什么每次都是這樣?我開始想要找到矛盾的源頭,先生說,我懷孕的時候總是脾氣怪。我開始注意到,每次我和先生生氣都是因為我覺得他干活少,我分擔的家庭任務多,對我不公平,我們會把很多本應該自己承擔的責任推卸給對方。女兒小的時候很多人都幫我看孩子,我基本上沒有操過什么心。是不是我的內心,一直在拒絕長大和承擔?很多女人不是在沒有任何人的幫助下一個人強大地照顧孩子照顧自己嗎?
我對先生說:“看一個人待你如何只需要看一點:看他是否心甘情愿地把他掙的錢交到你手心,行永遠勝于言。上班耗費時間的目的是金錢,當我指望不上你人的時候我就會花你的錢,化解心中的怨。在這個商業化高度發展的時代,沒有什么金錢買不到的東西。”
先生獻媚地說:“老婆高明!”
周日,我給媽媽電話,媽媽來了。我們一起經濟園買了軟軟的純棉白布,媽媽又幫我把棉襖引好。當然,我們在一起聊了很多,包括嘮叨了劉父一些“壞話”(不能跟先生說的話),心情舒暢多了。了絕一件心事,讓其他一些事情也明晰化,結束了曖昧不清的狀態,好像漂浮的蒲公英著路了。心情一點點好起來。而在猜疑中,我們往往會把主觀臆斷當做客觀事實,離真相越來越遠,當心情漸漸變好,我們離真相也越來越近。
PS:當我把新學的理論放到實踐中,它往往跟我原來的理論和情緒打架,感覺很不舒服,試著去接受和適應這些灰色地帶吧,同時要定期清理那些“剪不斷理還亂”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