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4:調色
這節課和大家分享 ACR 強大的調色功能,希望大家通過這節課能掌握基本的調色方法。讓我們開始吧!
一、白平衡
嚴格來說,白平衡應該在拍攝時就要解決,但是色彩沒有標準,偏色何嘗不是一種風格呢?
下圖是 ACR 白平衡菜單里的幾個模式選項。
與相機的白平衡模式保持一致
上圖眾多白平衡模式只限RAW格式,JPG 格式則無。
不同的白平衡帶來的不同風格
注:在人物照中,正確的白平衡能得到正常的膚色;在風光照中,不同的白平衡能為照片創造冷暖調。
白平衡的概念網絡上有大量文章,本文不再贅述。
二、自然飽和度與飽和度
- 先解釋飽和度:飽和度用來控制照片中所有色彩的鮮艷程度。當飽和度往正向滑動100時,照片中所有色彩都會被一視同仁地變得更加鮮艷。下圖所示:
雖然圖片上的整體鮮艷度得到了增強,但是原本顏色較弱的地方(圓圈所示區域),增加飽和度后在畫面中依然屬于顏色較弱的程度。
- 再來解釋自然飽和度:不同于飽和度的“一視同仁”,自然飽和度會檢測畫面中顏色的鮮艷程度,盡量讓照片中所有顏色的鮮艷程度趨于一致,正向調整的時候,自然飽和度會優先增加顏色較淡區域的鮮艷度,將其大幅度提高。
相比飽和度,自然飽和度更加智能,它會對黃色和綠色區域進行保護,也就是當你大幅度更改數值的時候, 黃色的鮮艷程度不會被提高太多,由此來保護人物皮膚、風光照中的綠葉等區域的表現。
三、HSL調整(面板中分別有“色相、飽和度、明亮度”三個子面板)
小知識:顏色的基本屬性有3種,即“色相、飽和度、明亮度”,所以我們在調色時,要分別對應3種屬性進行調整。
- 色相:顧名思義,色相就是顏色的相貌,或者說是顏色的名稱,(比如紅色、綠色、橙色,從我們口中說出來的顏色名稱就是色相這一屬性)
注:如圖,當我們在色相面板里把藍色正向+100,原本天空的藍色就變為了紫色,即為改變了顏色的相貌。
- 飽和度:通俗來講,就是某一個顏色的鮮艷程度,濃郁一些還是淡雅一些。
注:如圖,當我們在飽和度面板中把藍色的飽和度負向-100,原本天空的藍色就失去了它的飽和度,變為了黑白。
- 明亮度:某一個顏色的明暗程度,比如某一個顏色很亮,或者很暗(亮紅色、暗紅色等)。
注:如圖,當我們在明亮度面板里把藍色的明亮度負向-100,原本天空的藍色就顯得更暗。
所以HSL調整在調色中的作為非常之大,但是需注意的是,在色相面板中,一種顏色最多只能改變為上下臨近的2種顏色(如橙色只能變為紅色或黃色,無法變為綠色或洋紅)。
和大家分享一個黑金夜景調色的例子:
原圖
效果圖
調整思路如下:
黑金效果就是留下金色,金色是由橙色和黃色組成,所以降低除了橙色和黃色以外所有顏色的飽和度,其中藍色的飽和度適當保留,并把藍色的色相往青綠色偏移一些,最終得到一張黑金效果的照片。
四、分離色調
我們可以用分離色調,在高光區域和陰影區域分別覆蓋一種顏色,并用飽和度來控制此顏色的深淺。
-
當高光處添加了洋紅色,增加了飽和度
image
畫面高光處呈現洋紅色
-
當陰影處添加了藍色,增加了飽和度
image
image
畫面陰影處呈現藍色
-
中間的平衡滑塊,可以控制高光與陰影施加顏色的比重。
image
靈活調整平衡滑塊,讓分離色調更好用
分享一下目前比較流行的電影色調
原圖
效果圖
思路如下:
利用分離色調,往高光處添加橙色,往陰影處添加青色,再用裁剪工具裁成16:9的寬幅,一張電影色調的照片就完成了。
以上,就是 ACR 的基本調色工具,希望大家能熟練掌握調色技巧,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