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等待臺風
沒去廈門之前,廈門在腦海里一片空白,傳說中如雷貫耳的鼓浪嶼、廈門大學等只是一個名字。在廈門呆了五六日,雖是浮光掠影,然廈門終究有了一個大致的輪廓,成為了記憶里真實的存在。其實對任何一個你未曾到過的地方,大多如此吧!
去廈門的行程定在7月底。出發前夕,我開始密切關注廈門的天氣預報,誰知不僅氣溫不低,而且天天有雨。日日關注,天氣預報的雨卻從未遠離。
《紅樓夢》里寶釵眼看著賈母把寶琴寵上了天,不禁酸溜溜地對寶琴說:我就不信我哪一點不如你。
看著天氣預報,從我們到達的那晚將開始暴雨中雨小雨,我不禁也恨恨地說:我就不信我的運氣這么差!
然而的運氣真的不算好。我們到達的那一刻是風平浪靜的,半夜就雨聲大作。狂風暴雨也就算了,居然有臺風過廈門,臺風的名字叫做“海棠”與“納沙”,聽起來就像一個古典美女與一個洋氣的外國妞的名字,很美有沒有?然而正是這中西合璧的兩大美女害苦了我們。
全市臺風預警,所有的景點都關閉了。事先我們并不知道,我在微信上購買鼓浪嶼的船票時才得知因為臺風全線停航,船票暫停售。于是所有的計劃都打亂了。鼓浪嶼上我已經提前預定了旅館還是不能退訂的,真是焦急呢!
第一天我們決定先去廈大轉轉,到廈大門前才看到告示,也是因為臺風關閉。幸而與廈大緊鄰的南普陀寺未曾關門,是不是仗著有菩薩保佑?于是我們雨中游覽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撐傘的游客依然絡繹不絕,看起來是別樣的風景,游覽起來也是別樣的滋味。(南普陀寺后面詳述。)
不知道臺風何時過境?不知道能否上鼓浪嶼?不知道船票能否買上?不知道島上的旅館能否退訂?一切都是未知數,所以我們的行程也很不好計劃。坐在廈門賓館的大堂,吹著空調,聽著雨聲,拿著手機看微信群里網友們發來的各種消息:土樓關閉、植物園關閉……唯一沒有關閉的景點是廈門科學技術館,早已人滿為患。
我跟島上的旅館聯系要求退房。旅館回答我再等等看,不到最后一刻他們是不會退房的。在這個游客爆滿的城市,旅店也不是那么好定的。我得考慮他不退訂我怎么上島?或者退定了我們入住在哪里?
……
好在旅館得知復航無望時,打了數個電話后終于給退了。于是趕緊預定酒店。收拾行李,雨中換地方住。
于是退房訂房退船票訂船票,鬧了個人仰馬翻。旅程的前幾天都在等臺風過境,后幾天行程有點趕。
多少是有點遺憾的,然而有海鮮來彌補。
說起海鮮,我以前不喜歡也不明白為什么那么多人愛吃趨之若鶩。自從吃了廈門的海鮮以后我才知道原來以前吃過的海鮮都不叫海鮮,原來我以前說不喜歡吃是因為沒有吃到好吃的,原來我就是那井底之蛙只看到頭頂的一小片天。
五年前去青島日照吃過海鮮,然而真的不好吃,尤其皮皮蝦,難看,更難吃。
如今看來只是沒找對地方而已。廈門的小眼鏡大排檔里的幾頓海鮮足以顛覆我之前的觀點。
海鮮品種無數,各種魚蝦蟹螺蚌,很多都叫不出來名字,于是照著顧客正食用的點。每道食材都新鮮色香俱全,喝著鮮榨且濃稠的芒果汁,品嘗著鮮美爽口的海鮮,胃得到了妥帖滿足的安撫,心情就禁不住愉悅起來,不再糾結此行很多的遺憾與不足。
你看旅行猶如人生。不會叫你事事如意,但也不會讓你處處落空。會有遺憾,但也有驚喜。人生就是一場長途旅行。
02 幾樣美食
好了,言歸正傳,現在我要向你隆重推薦廈門的小眼鏡海鮮大排檔。小眼鏡大排檔是享譽廈門的海鮮餐廳,曾經是大排檔,現在已發展成酒樓,生意十分火爆。在廈門,打開大眾點評搜索海鮮排擋,這家小眼鏡大排檔,總會出現在榜首的位置。這家餐廳海鮮品種豐富,食材新鮮,味道不錯,性價比高,服務很好。芒果汁是必點的,魷魚q彈,菠蘿餅薄脆。正飯點的時候去,總是要排隊的,所以早一點去是明智之選。回來后與好友說起,她說她十年前去廈門的時候也吃的是小眼睛大排檔,哈哈,長盛不衰呀。
清蒸魷魚。小胖說這怎么跟我們吃魷魚不一樣啊?我們平時吃的魷魚,大多是干魷魚,或是經化學藥品浸泡過的小魷魚,這樣新鮮大只的魷魚我還是第一次見。肉質肥美,鮮嫩,咬上去又不失韌勁,蘸上醬汁,吃起來q彈,鮮美異常。
炒竹蟶。這個超級好吃啊!竹蟶其實是一種貝類,只是因為形狀長得像竹子而得名,殼中那長長的一條竹蟶肉非常飽滿,咬起來有些像肥嫩的豬肉,海鮮醬的咸甜適度,略帶一點辣味,醬汁濃稠,光吮吸在竹蟶殼上的醬汁就足以讓人回味,或者就用這醬汁泡米飯,也能吃好幾碗。
還有炒花甲海瓜子炒花哈等等,就不一一介紹了。再介紹下去肚子又餓了啊。
廈門美食太多,就像這座海港城市一樣,濃郁而又清新,文藝且風情。令我難忘的還有花生湯和沙茶面。
花生湯。喝第一碗花生湯來是在廈門賓館吃早餐時。是有一股花生的清香,但是湯很稀,花生寥寥數顆,除此之外就是一味的甜。等喝了黃則和的花生湯,那就完全不一樣了。飽滿的花生,燉到軟爛香甜,花生仁入口即化,湯頭乳白甘甜。黃則和花生湯是鼎鼎有名的老字號,店里的招牌花生湯由花生煮制,屬于甜湯的一種,是傳統的閩南甜品。(花生湯用料簡單,煮法卻考究。花生米先剔去疵粒,用開水浸泡后去膜,加水置砂鍋內以文火熬煮,等花生熟了才能放糖,需熬至花生爛透為止),市面上賣的銀鷺花生奶就是借鑒了花生湯的做法。那天我要了一碗熱加了雞蛋的滾燙的花生湯,而在此之前我剛好在八婆婆買了一杯冰凍的燒仙草,中間加了一份海鮮沙茶面。于是,我的舌頭在冰火兩重天里不停轉換:一口冰凍的燒仙草,一口滾燙的花生湯,再來一口溫熱的沙茶面。天熱店里人多,吃得大汗淋漓。
沙茶面。之前做攻略的時候網友們都說沙茶面不太吃的習慣,要做好心理準備,但我覺得還好。口感有點像稀釋的熱干面,百度沙茶面的做法似乎很簡單,堿水油面放入笊籬下開水鍋燙熟,撈到碗里,隨自己的口味加入豬心、豬肝、豬腰、鴨腱、鴨血、大腸、海鮮、豆腐干等輔料,最后淋上一直在大鍋里滾開的湯料,一分鐘之內一碗面就可上桌了。別小看了這個湯料,湯料里是含了沙茶醬的。沙茶醬是這個面的精髓。沙茶醬之于沙茶面就如芝麻醬之于熱干面。我只是在黃則和花生湯店里吃了一碗加了很多海鮮的沙茶面,味道還不錯。后來在鼓浪嶼上又吃了一碗,與第一碗相去甚遠,那完全是忽悠游客的。
還有很多特色小吃如土筍凍、海蠣煎什么的,我不是很感興趣。曾在中山路小店里吃過一份海蠣煎,覺得不太好吃。可能沒有找對地方?
上鼓浪嶼前的最后一晚我們住在鷺江賓館,為了不留遺憾,夜里10點多了我們又去了傳說中著名的賓館7樓露天觀海餐廳,其中就點了土筍凍。是海鮮做成的果凍,我不太敢吃。
最戀戀不忘的就是廈門的芒果。街邊隨處可見小攤販削好了芒果切成塊狀成盒售賣。果香濃郁,口感綿密,甜而不膩,百吃不厭。我一向就喜歡熱帶水果比如荔枝龍眼榴蓮,所以這次大飽口福。歸程太匆忙,否則就該帶些回來。
吹著海風,吃著海鮮,感受著臺風,此次廈門之旅,當真別有一番滋味。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