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推薦閱讀時間6分鐘,按順序閱讀口感更佳;
引子
盡管并非是我們所愿,但生活總是會在不經(jīng)意之間讓我們輪番飾演“受害者”的角色,甚至上演一出出苦情大戲,永不落幕。
我們常常嗟嘆,為什么受傷的總是自己!——
“我那么愛他,我們在一起那么多年,為什么她/他卻背叛了我?”;“我對你那么好,把你當做我最好的朋友,可是你為什么開始對我虛偽與算計?”;“我對公司勤勤懇懇,做出了那么多的成績,為什么卻得不到應有的認可?”……等等,諸如此類。
起初,當傷害偶有產(chǎn)生時,我們總是習慣性把這些事歸咎在別人的身上,例如渣男責任感不強,情商不高;公司存在奇葩領導,陰險小人什么的…
PS,但是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是,越是這樣想的人越是容易遇到“渣”和“葩”…
后來,隨著情緒歸于平復,或者受傷害次數(shù)的增多,“受害者”們慢慢地好似醒悟了,開始不再完全把責任歸咎到“渣和葩”的身上,而是找起了自己的原因…找了個啥呢?——哦,原來是我自己內(nèi)心不夠強大!——
“所以,我才無法對生活的傷痛淡然處之;所以,我才會輕易被別人所傷害;所以,我才會在傷害中一蹶不振,所以…所以,我要做一個內(nèi)心強大的人!”
聽完這些,我就呵呵了!
合著我做一個內(nèi)心強大的人就是為了更好的承受傷害?合著我把自己煉成銅墻鐵壁就是為了方便你們惡心我?合著我明知道生活到處都是坑,我就非要用不斷被坑然后再啟程的方式,來證明自己的成長與強大?
拜托,親愛的們,生活不是下副本打BOSS,我們不需要自己去吸引“渣、葩”的仇恨值來助攻隊友。我們完全可以選擇通過智慧的思考來搞清楚我們究竟為什么會被傷害,根源在哪里?然后總結經(jīng)驗、對癥下藥,知道以后怎么避坑、填坑,盡量不給“渣、葩”傷害我們的機會!
所以,擁有強大內(nèi)心固然重要,但前提是,我們得先擁有一顆清醒的大腦!
尋根源:我們究竟為什么會被傷害?
一個人能傷害我們,其實是我們給了她/他傷害我們的權利。試想一下,一個八竿子打不著的人在背后發(fā)瘋罵你你會被傷害嗎?不會。你最多只是情緒波動一下罷了,甚至情商稍高一些的人笑笑便也過去了。
所以,一個人之所以能傷害我們,其實是因為我們先把她/他放到了我們的心里(或者說你先允許了他走進你的心里)。
那,我們?yōu)槭裁磿岩粋€人放進心里而且還不愿意(或不能)拿出來呢?
你可能會說,因為我愛他啊,因為他對我特別重要,因為我已經(jīng)習慣了有他的生活,因為他一直對我特別好,因為我不能沒有他……
墨跡了半天…說白了,其實就是——
我依賴他/她/它!
只要細數(shù)自己的“被害史”,我們就很容易發(fā)現(xiàn):
越是我所依賴的,就越是容易傷害我;
越是我所深切依賴的,傷害起我來的時候就越是成倍的肆虐。
被傷害的根源已然找到,接下來該怎么辦呢?圍繞著這個根源,我們需要繼續(xù)思考:
一、我為什么需要依賴別人?
二、我為什么會對他/她/它產(chǎn)生依賴?
三、陷入依賴的表現(xiàn)是什么?
四、危險的信號是什么?
五、那我到底該咋辦?(還能不能愉快的玩?!?/b>
一、我為什么需要依賴別人?
? ? ?首先,這很正常,這根本不是一個問題而是一個需求,正常人都有這個心理需求。原因有三:
? ? 人無完人。再強大的人也有怯弱的一面,只是這一面看他對誰展現(xiàn)或者在什么時候展現(xiàn)罷了,而像我這樣的普通人在面對紛繁的生理或者心理壓力的時候,怯懦的一面就更加容易表露出來。
? ? 關于安全感。我們終其一生所謂的奮斗,不過是為了證明自己,然后提升自己給自己的、或者給身邊人的安全感。而這恰恰說明了我們本身是一群極度缺乏安全感或者安全感不穩(wěn)定的人。
? ? 我們有太多的欲求。我們渴望被關注、被尊重、被關愛……雖然每個人渴望的內(nèi)容和強度均不相同,但只要你還是一個有欲求的人,并且這些欲求是無法自給自足的時候,就給了別人向我們給予的機會,而我們一旦選擇接受給予,習慣被給予,依賴就慢慢產(chǎn)生了。
二、我為什么會對他/她/它產(chǎn)生依賴?
? ? 前面說了,我們有需求,而別人有自愿向我們給予的權利,但是為什么依賴的是他/她/它?原因還是在于我們自己當時的選擇。
? ? ?那我們是基于什么來進行選擇的呢?我們到底為什么會選擇他/她/它?
? ? 人是利己的。無一例外,我之所以選擇他,就是因為在我做出這個選擇的時候,那個他能帶給我我當時所需要的某種“能量”。
? ? ?至于這個能量是什么,因人而異,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滿足了我當時的需求。
? ? ?所以我選擇了接受,慢慢的,習慣了接受,又慢慢的,變成了依賴…這也就給了他傷害我的機會或者形成了傷害我的潛在可能性。
三、陷入依賴的表現(xiàn)是什么?
? ? 我們也不是一開始就依賴上的,事物發(fā)展總是有一個過程。
? ? 搞清楚陷入依賴的表現(xiàn)有助于我們在一段關系中進行自我評估,保留保持清醒的能力。
? ? 當我們從被動的接受(即一種可有可無的狀態(tài))變成等待對方給予或是期待對方給予的時候,
? ? 當我們因為對方的給予變得不達預期而主動索?。ㄋ追Q“作”)的時候,
? ? 當我們的時間或者情緒被對方的給予所控制或者設置的時候,
? ? 就是我們陷入依賴的表現(xiàn)。
四、可能被傷害的危險信號是什么?
? ? 也不是說陷入依賴就100%是不好的。如果對方值得我們依賴,我們也懂得如何依賴,那其實暫時也沒有被傷害的危險。
? ? 那怎么根據(jù)現(xiàn)象去定位危險信號呢?
? 當一段關系中,我們主動索取的部分和對方自愿給予的部分嚴重失衡的時候,
? ? 即這段關系主要靠我們主動索取來維持,并且自己大量的時間或情緒被對方控制/設置的時候(例如一言不合就翻臉,每次吵出新高度,彼此的力量的逐漸被消磨等),
? ? 就是危險即將來臨的時候了。
? ?注意,這個時候再不喊停(估計也難)或者調(diào)整,你就要被傷害甚至是被暴擊了。(我可告訴你該怎么判斷了,也提醒你了哦~O(∩_∩)O~)
五、那我到底該咋辦?(還能不能愉快的玩耍……)
?放心,還是有辦法的。
?(一)還是可以去依賴的
? ?還是要正確的看待依賴這事兒,千萬不要因為依賴會帶來傷害,就選擇再也不要依賴任何人……這不科學,反人性啊,一般也做不到。就算做到了(看破一切也不排除),那失去的肯定比得到的多得多得多…
? ?所以,咱們不做得不償失和違背規(guī)律的事情,還是可以去依賴的。
(二)帶著智慧去依賴
? 包含三層意思:
? 1.選擇值得的、適合的對象去依賴。也許我們都難免會有空虛、脆弱的時候,但請保持清醒的頭腦,知道哪些人是可以做熟人的,哪些人是可以做普通朋友的,哪些人是可以交心的。而交心者,寧缺毋濫。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傷害你的。
? 2.在交心的過程中保持清醒的意識。這個意識指意識到自己的感受,意識到自己的心態(tài)是否在變化,意識到自己是否在開始依賴對方。對于自我清醒的意識足以減緩惡性依賴的蔓延,也能避免在一段關系中失去自我。
?3.把依賴的需求放在不同的籃子里。不要讓你的一整顆心的需求全部甚至70%以上都被一個人或者一件事占據(jù),原因參考投資的風險理論。我們除了有值得依賴的她/他以外,還應該有同樣可以給予我們能量值得我們?nèi)ヒ蕾嚨娜齼蓚€至交好友、或者血脈親人,再或是給夠給予我們能量的興趣愛好,同樣也可以。要把我們依賴的需求放到不同的籃子,同時,也要挑選質(zhì)量好的籃子!
(三)讓自己成為自己最好的依賴
? ?經(jīng)營好自己的生活,有謀生的所長,有選擇“籃子”的眼光和能力,有推倒重來的心力。
? ?不詳述。
(四)讓自己成為別人的依賴
? ?如果說依賴別人是一種能量的索取,那成為別人的依賴便是一種能量的給予??偟哪芰渴鞘睾愕?,長期處在取多于予的情境下的關系,就像是是風雨中搖搖晃晃的破木屋子,只等風雨不知何時再大一些,便頃刻損毀。
? 想要獲得穩(wěn)固的關系,就得是互相依賴的。而且互相的依賴越多越好,越平衡越好。我們也可以從功利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
? ?當互相依賴的時候我們就是一條船上的人。在默認大家是智力相當?shù)恼H说那闆r下:你依賴我、我也依賴你(即你有傷害我的權利和能力,我也有傷害你的權利和能力),你離不開我、我也離不開你(即你不會輕易傷害我,我也不會輕易傷害你)。
? ?于是,大家都“按兵不動”,繼續(xù)相互取、予,只要這個平衡不被打破,哪怕有時候你取多一點或者我取多一點,也不過是風雨中船體稍微的顛簸罷了。
? ? 最終,我們還是會在一條船上一起駛向遠方…如此和諧…
? ?相反,如果都是我依賴別人,而我卻沒什么能讓別人依賴的地方的話,即便有人一開始愿意和我在一條船上試試,但棄船、毀船也是早晚的事……最后,落水的人(受傷害的)9成是我…
? ?所以,不想總是被傷害,那就去給予吧,就去擁有能“傷害別人的權利吧”。做一個能量的給予者,讓能量平衡,施比受更快樂!
總結:
1.培養(yǎng)強大的內(nèi)心不是用來被傷害的,我們要保持清醒頭腦,少做悲情主角;
2.可以依賴別人但是要選對依賴的對象(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傷害我們的);
3.別只依賴一個人,也依賴一下其他值得依賴的人,或者依賴某件事、某個東西(興趣愛好、好吃的)也行;
4.讓自己永遠值得被自己所依賴;
5.讓別人也來依賴我們自己;(我也有“傷害”你的權利哦,嘎嘎~);
如果覺得本文對你有小小的幫助或者啟發(fā),請不吝點贊及關注?
用文字傳遞溫度,啦啦啦~歡迎來撩~~~~
如需轉載,請先聯(lián)系到本人
O(∩_∩)O哈哈~
以下均為作者首頁發(fā)布過滴文章,如果有感興趣的就戳鏈接直接空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