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回家時,和姐姐收拾老屋,看到一個破舊的木箱,打開來看,滿滿的都是信封和本子。
里面有我和姐姐的日記本,哥哥的歌詞本,還有各種各樣的信:爸媽和我們的通信,我們和同學好友的來往信件,還有哥哥姐姐的情書(沒有我的,蹲墻角o(╥﹏╥)o)。
我們把箱子搬到院子里,冬日暖陽下,打開了年少的那些時光。
初二開始,我去縣城讀書,哥哥讀高中,姐姐在外地上大學,爸媽在外打工,一家人聚少離多。那時候通訊很不方便,書信便成了我們的主要交流方式。
在那時,我最開心的時刻,就是去門衛(wèi)處取信。拿到信后,快速跑回教室。迫不及待地拆開信封,從頭到尾一點點看,一遍之后,還會返回再看兩遍,然后提筆回信。
那些被我反復閱讀的信件,并無太多新鮮內容,除卻詢問我的學習和生活,媽媽會再三囑咐我注意身體,也會告訴我下次回家是什么時候。姐姐則會告訴我她們學校的一些趣事兒,學習的一些方法,信末尾還會附上一兩則笑話,有時還會寄給我一些英文或地理雜志。
這些信件在我枯燥的學習生活中增添了很多樂趣,也安撫了我孤獨念親的心靈。感謝這些信,讓我們能夠無拘無束地表達我們對彼此的愛意。不善言辭的媽媽會在每封信結尾寫上:愛你的媽媽。我亦會和媽媽撒嬌搞怪報平安,和姐姐訴說青春期的小小煩惱。
平日里含蓄的親情,在小小的信紙上,讓人倍覺溫暖。
有時候覺得,信仿佛有一種魔力。所念所想化為文字,揮灑在紙上,經歷了山水重重,入在另一個人的眼里心間,一切都變得浪漫起來。
這種浪漫,用在情書上,體現的最為明顯。
試想一個被思念折磨的苦情人,在信紙上提筆寫下自己朝思暮想的名字,然后絞盡腦汁想第一句如何開始,ta有太多的贊美想要表達,也有太多的愛慕想要傾訴。
終于再次下筆,慢慢的ta愈寫愈清晰。面前的這張薄薄的信紙,讓ta敞開心房,那些平日里羞于啟齒的話語,寫在紙上,卻變得如此自然,ta甚至還想用更大膽的詞語、更肉麻的情話來表達ta此刻熱烈的情感。
那些個詞語和句子,若是從口而出,免不了顯得矯情和做作,可在信紙上,卻能讓讀者為之動容。
也許是因為,相較于語言的快速和易忘,那些被斟酌的文字,經過時間空間的轉換,到達收信人手中,更讓人感到寫信人的真心吧!
現代社會生活,高效而便捷。書信,更多地被用在了各種商務事項上,統一格式、統一字體。這很好,方便快捷。
只是,那種手握鋼筆,在紙上用心書寫的認真和浪漫,真讓人懷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