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書是《金字塔原理》第4章序言的具體寫法。從昨天第3章開始,書中提到的知識都是非常實用的,也讓我漸漸體會到這本書在工具書中的地位之高,確實有道理。因為確實好用啊。
在這章內容里只有一個知識點,就是序言的講故事結構。作者花了很大篇幅介紹序言的常見模式,我挑了兩個最常見的案例和大家分享。這兩個案例分別是請求支持式序言 -- 要求領導批準經費和項目建議書 – 如何吸引新客戶。
好啦,請翻到書的第49頁,讓我們一起開始閱讀。
如果是寫文章,就是“序言”;如果是演講,就是“開場白”。文章的序言必須用講故事的形式,也就是說,先介紹讀者熟悉的某些“背景”,說明發生的“沖突”,并由此引發讀者的“疑問”,然后針對該“疑問”給出“答案”。這種講故事的形式對于組織讀者已知的信息非常有用。你一旦掌握了這種方法,就能夠迅速構思出較短文章的結構。
序言的講故事結構
為什么要用講故事的形式? 如果你認真想一想,也許會同意以下說法:任何人讀你寫的文章,都不會像讀一篇既香艷熱辣又扣人心弦的小說一樣感興趣。讀者頭腦中已經存許多雜亂、零散的思想,其中絕大多數都與你文章討論的主題不相關,但卻是讀者關心和感興趣的。如果讀者事先并不對你的文章感興趣,那么要想專注于你提供的信息,對讀者而言將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讀者只有在感受到強烈的吸引力時,才會愿意暫時放棄其他思想,專注于你提供的信息。
但是,即使讀者非常想了解文章的內容,相信文章對他們很有意義,他們也必須付出努力才能拋開其他思想。相信大家都有過這種經歷:讀完了某篇文章的一頁半內容,卻忽然發現自己其實一個字也沒看進去,這就是因為我們并沒有拋開自己頭腦中原有的其他思想。為達到這一目的,有一種非常簡單的方法,即利用故事的懸念效果。
舉個例子,假如我對你說:
“深夜,兩個愛爾蘭人在一座古怪的城堡中相遇……”
不論你在讀這句話之前在想什么,讀完這句話后,你的注意力就會緊緊地被我吸引住。我已經將你的思想帶到了特定的時間和空間,并且通過敘述這兩個愛爾蘭人的言行牢牢地控制了你的思想,直到故事的高潮過后,這就是你在文章的序言要做到的。
由于你寫文章的目的,或者為了解決讀者頭腦中的一個問題,或者為了回答讀者頭腦中的一個疑問,因此,這里所謂的解決方案,就是你在文章中要表達的主要思想。
當然,序言還應當是一篇針對讀者的“好故事”。如果你有孩子,你就會知道,世界上最好的故事實際上就是孩子們已經聽過的故事。這種方法能夠使你在向讀者表述他們可能不同意的觀點之前,先向他們傳遞一些他們肯定會認可的信息。從心理學角度看,先向讀者傳遞簡單易懂、容易接受的信息,比讓他們在混亂的思想中摸索,更容易使讀者接受全篇的思想。
序言要用講故事形式,是為了讓讀者拋開復雜的思想,專注于你的話題,激發讀者興趣,吸引注意力。
序言應當寫多長
序言的長度應當是多少?人腿的長度又應當是多少?(答案是足以站在地面上。)序言的長應當確保在你引導讀者按照你的思路思考之前,讀者和你“站在同一位置上”。
一般情況下,序言需要2~3段。說明“背景”和“沖突”的文字可以長達3~4段,但是不能再長了。(你還需要多少字來提醒讀者他已經知道的信息?)事實上,如果你發現自己在序言中就開始到處使用圖表,那你肯定過分強調了已知事實。
以上例子表明,序言的長度與正文部分的長度不一定成正比,而是根據讀者的需要而定。為了使讀者充分理解你的主要思想、結論,并且愿意了解你得出該結論的思路,讀者必須了解哪些信息呢?
讀書讀到這里,你是不是覺得有點難理解呢?也許你現在會想,寫一個好的序言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事實確實如此。在一篇文章中,序言是最不容易寫好的部分。不過,多讀幾個例子,你也許就能夠感覺出哪些序言寫得較好,并且舉一反三,把自己的序言也寫好。讓我們來看看這兩個例子吧。
舉例1:請求支持式的序言
為了使請求經費的申請得到支持,通常有3個(有時有4個)標準的理由:
您應當批準此申請,因為:
通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全篇文章的中心都依賴于讀者提出的第一個疑問“我要申請經費”,或稱初始疑問。這種疑問全篇只能有一個。
想寫出好的序言,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序言的目的是“提示”讀者而不是“告訴”讀者某些信息
2.序言必須包含講故事的3個要素,即“背景”、“沖突”和“答案”
3.序言的長度取決于讀者和主題的需要
有時,你難以僅憑對序言部分的思考確定初始疑問。這時你可以看看你打算放在正文中的素材。任何時候你打算說明一些思想,是因為你認為讀者應該知道這些思想。那么為什么讀者應該知道這些思想呢?肯定是因為這些思想能夠回答某個問題。這樣,通過倒推法,你也能夠想出一個合理的序言,并引出你要回答的疑問。
舉例2,以咨詢為例的序言
項目建議書是咨詢公司的生命線,因此,多年來,各咨詢公司為此類文章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大多數咨詢公司都遵循以下方式:
背景(S)= 你遇到一個問題(用1~2句話描述該問題)。
沖突(C)= 你已決定請第三方幫助解決此問題。
疑問(Q)= 你是我們應該聘請來解決該問題的第三方嗎?
當然,讀者“疑問”的回答永遠都是肯定的。接下來的關鍵句結構通常由4部分組成:
1.我們理解該問題。
2.我們有解決該問題的合理方法。
3.我們在應用此方法上有豐富的經驗。
4.我們的項目安排非常合理。
在實際寫序言時,你可能會傾向于將“沖突”和“疑問”不直接寫出來,這樣序言讀起來就可能像下面這樣:
我們很高興和您見面,并討論了因公司內部持有不同意見而難以確定如何處理汽車后續市場的問題。本文提出了我們的建議,希望有助于您從多種方案中挑選出合適方案,并制定能夠使您在短期內取得較大市場份額的戰略。
這種項目建議書結構通常用于新客戶,因為咨詢顧問希望將主要的精力放在分析問題上,從而使讀者了解其在該領域的突出專長。
今天分享的是《金字塔原理》第4章序言的具體寫法。文章的序言必須用講故事的形式,也就是說,先介紹讀者熟悉的某些“背景”,說明發生的“沖突”,并由此引發讀者的“疑問”,然后針對該“疑問”給出“答案”,這種講故事的形式序言。
希望今天的分享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