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完了《四月是你的謊言》真人電影版。之前沒看過動漫,根據彈幕來看,電影版不如動漫感人。但是看完之后我還是想說些什么的。
先來一波吐槽和星星眼~
山崎賢人的手太好看了,盯著女主的眼神太溫柔了!我的小心心都冒泡了??
男生的校服的褲子為啥是格子的,每次鏡頭轉向男主的全身我就想笑,因為總會想到下圖:
我在想,有馬公生會喜歡上宮園薰,大概是因為他從小受到母親那種對曲譜近乎苛責的遵從的教育,又認為好像是自己才害得母親去世,讓他在成長中變得越來越束縛自己。有一幕,公生的心理活動是,認為小椿和渡的世界色彩斑斕,而自己的世界“卻像這鍵盤一樣黑白而單調”。
(請欣賞手指!)
所以當他遇到自由而散漫的小薰時,被她的自由的音樂吸引、被她這個按照自己想法生活的女生吸引,也就能夠解釋了。人們總是對自己缺少的那一部分懷有無限的憧憬。不管是對另一半的選擇還是生活和事業。
本片的金句女王非小薰莫屬。她走在人生的盡頭,一切都隨心所欲。她說莫扎特說過“人在旅途不知恥,盡管去丟臉吧”,對公生說完“你才17歲吧,別思前想后的了,放飛自我吧!”,然后就跳進了河里。我在想,如果所有人都像小薰這樣隨心所欲會怎樣呢。不要等到生命快要結束了,才去隨心所欲吧。
但即使是自由如小薰,也還是對公生說謊了,她說自己喜歡的是渡。小椿跟公生告白,也不說明白,把“小薰喜歡的是渡”連說了三遍。果然女孩子在喜歡誰這件事上不論何時總是口是心非的。
(女主越看越順眼)
最后的結局當然是小薰去世了,最后的鏡頭毫無預兆地,季節就轉到了第二年的四月。公生在小椿和渡進入活動室之后,依然如影片開頭一樣,笑得很開心,但這次不再有“我的人生如鍵盤一般無趣”的心理活動。公生在小薰的引導下重新彈起了鋼琴,他已然不再囿于親愛的人的去世的陰影。正如曾經用琴聲和母親告別一樣,他大概已經學會了用琴聲去訴說自己的情感。有馬公生君是真正地成長了,我猜這是電影最想表達的主題吧。幼時的公生給小薰樹立了音樂的榜樣,少女時的小薰帶領公生走出了母親去世的漩渦,互相救贖相伴成長,所謂有故事的青春。
都說韓劇是女性的春藥,但現在覺得日劇才是真正的少女心。韓劇的套路大多不太可能發生在現實中,畢竟哪有那么多富二代長得玉樹臨風(我覺得思聰都已經算是富二代里長得還不錯的了),但是日劇中的劇情卻是足夠生活化,給人感覺“啊我的同學里也是有這樣的人的,只不過我沒有認識這樣的人罷了,如果我認識這樣的人,一定也能發生相似的情節”。但就是這些看似生活化的情節,才最是戳心。仿佛有很大的可能,但實際上是沒可能。沒有故事的青春,就看看電影自我滿足好了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