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兒時的性格脾氣會影響孩子一生!從3歲開始的小叛逆到長大后的大叛逆,所以很多家庭都面臨孩子叛逆的問題,嚴重的甚至會造成很多悲劇。
這本書的作者杰弗里.伯恩斯坦是美國家喻戶嘵的家庭教育專家,經常在電視上講解家庭教育知識。
嘗試用十天的練習幫助家長學會“掌控”叛逆的孩子。但這本書的主旨是我很喜歡:
“放棄對孩子的控制,才能獲得更多的掌控權,不再強迫孩子聽話,孩子才會開始聽你的話?!?/blockquote>
叛逆孩子的共同特征
易發脾氣、喜怒無常、總拒絕要求他們做的事。最大的問題就是:不愿意接受成人的權威。
你可能嘗試過暫時不理他;列出時間表;獎勵表和張貼小紅花;太軟或者太強硬的方法。這些策略都不起作用,因為叛逆孩子缺乏成熟的情緒情感,不能理智地處理挫折,不能從錯誤中吸取教訓。
一旦真正理解了孩子,學會了不要把孩子所說的當作他自己應該獨立面對的事情,一起去解決和承擔,事情就會有轉機。
第一天
掌握孩子為什么叛逆
不要試圖等待孩子自己走出叛逆期,這種消極等待的方法是父母在推卸責任。
一些潛在的因素會誘發孩子的叛逆,包括:被同伴拒絕、學習困難、與父母相關的問題、外部創傷(例如性騷擾)、對外貌形象不佳的焦慮、兄弟姐妹之間存在的沖突、認為逆反很酷的觀念。無論誘發因素是什么,孩子的逆反是有目的的。
關鍵是孩子以叛逆的方式做出反應是因為他不知道怎樣控制自己的想法和情緒。當你用暴力來對待叛逆的孩子時,其實你失去了掌控力,因為孩子會把自己接下來的一切錯誤行為都歸咎于你的暴力。
平靜地面對叛逆的問題,堅持十天,就會發生改變。
識別為人父母的積極行為
為了停止自我責備和獲得控制感,首先從積極的行為檢查一下自己表現如何:
微笑
眨眼
拍拍孩子
站得很近
說我愛你
目光接觸
擁抱
點頭
握手
參加學校會議
給與表揚
給與贊美
督促上課
給與獎勵
安排生日聚會
督促參加活動
每做一項,就給自己一個肯定的評價。當你做到了以上所有方面,即使你的孩子口頭上不承認,也會在心里非常高興、非常感激。
識別為人父母的消極行為
吼叫
嘲笑
諷刺挖苦
打罵
忽視
嘮叨
說教
打斷
羞辱
停留在過去
批評
引發內疚
刺激挑釁
撒謊
跟別的父母說閑言碎語
威脅
貶低
扔東西
否定感受
沒有耐心
不切實際的期望
如果你檢查出很多行為都有份,也不要太難過。人非圣賢,孰能無過?,F在開始盡量減少戶外活動。
減壓讓自己控制情緒
鍛煉身體、看電影、愛你的伴侶。你的狀態會變得更好,你能夠放松,孩子的叛逆才會減輕。你的孩子需要你幫助他克服叛逆行為。父母對一個孩子的行為、態度和生活方式的影響最大。
所以,關照好你自己,才是對孩子負責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