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絡的快速發展方便了人們的生活,網絡,也儼然成為了一個新的社會。微信的廣泛應用催生了各種各樣的群,小學群、初中群、高中群、大學群、同事群等等,一個人手機里沒有幾個這樣那樣的群是極少見的。從為什么建群,和什么人建群,到群剛建起時的喧鬧,再到熱情慢慢消退,最后長時間的歸于平靜,就像人走過的一生。
? ? ? ?我們或因為同一個目的、同一件事或同一份經歷,走到一起,上學或工作,經商或愛好,線下來往,線上溝通,人以群分產生了圈子。以共同經歷為由的同學群、以感情為線的家族群,以愛好為基礎的興趣群,以工作為軸的同事群等等。不論是什么原因,我們都是難以孤立的,都要歸于每個群之中。馬克思主義者認為人是社會的產物,是社會網絡上的一個點,與周圍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完全孤立的人是不存在的。那些特立獨行、想把自己隱藏于蕓蕓眾生之中的人只能是一廂情愿,也總會讓人覺得怪怪的,我們總要融入某一個群里才是正道,就像總要融進一個生活圈里,才會感覺舒適一樣。
? ? ? ?之前的朋友圈不論自己喜歡與否,終究是無法改變了,這個圈子往往由懷舊開始,這是自己之前所走過的路,無法重來,我們只有選擇進與不進,卻無法重新拉一些新人再建過去的群。但是,我們現在的圈子,將來的圈子,雖說也受到了之前的影響,卻是掌控在自己手中的。要改變,要重新建群,就要從改變自己開始。我們想在不久的將來遇到怎樣的自己,就要現在開始做個怎么樣的人。我們可以對之前的群置之不理,卻無法逃避現在的圈子,我們可以對現在的問題置若罔聞,就別怪之后受到的折磨。把握自己從現在做起。
? ? ? ?在群里我們有著不同的角色,是群主,是活躍分子,或是吃瓜群眾,在現實中的不同生活圈我們也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在家是家長兒女,在單位是同事等等。不同的圈子,角色不同、作用不同、地位不同。群中有經常露面者,有聊天開題者,有隨聲附和者,有靜靜觀看者,還有心有不順攪局者。有的群里三六九等級別清楚,說話謹慎,如工作群。有的群里其樂融融,一團和氣,如同學群,家族群。其實,在群里什么角色不重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是最優秀的。就像生活中,干好分內之事,做好應該做的,不論怎樣都是好的,生活總要歸于平靜,生命總要歸于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