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引言
最近為了寫《掌控每一天》的書同時想給自己搭建一個碎片知識管理的體系,所以,就嘗試了6大神器:Git+Github+GithubPages+Gitbook+Jekyll+Markdown,終于把所有的內容都搞定了,想把這個探索經歷整理下來,供大家參考。
一、首先使用Mac
Mac(至于Windows的實戰,請參考另外一篇文章吧。)中必須做好以下準備:
(一)安裝Ruby
通常情況下是已經安裝好的。檢驗方式如下:打開終端,輸入以下命令檢查Ruby是否可用。
ruby -v
這個命令輸出已安裝Ruby的版本信息。如無顯示,請登陸Ruby官網獲取 Ruby 的各種方法。
(二)安裝RubyGems
通常情況下也是已經安裝好的。檢驗方式如下:打開終端,輸入以下命令檢查 RubyGems是否可用。
gem -v
這個命令輸出已安裝Ruby的版本信息。如無顯示,請登陸RubyGems官網獲取 Ruby 的各種方法。
在這里,我經歷了幾個問題:
1. 我以為電腦上沒有RubyGems
所以,我就按照RubyGems官網的教程執行:
- 下載了一個安裝包;
- 解壓到一個文件夾;
- 進入文件夾輸入命令:
ruby setup.rb
官方很搞笑,提醒說:“you may need admin/root privilege”,當我輸入完了之后,果然彈出這樣的提示:
ERROR: While executing gem ... (Errno::EACCES)
Permission denied - /Library/Ruby/Site/2.0.0/gauntlet_rubygems.rb
真是滿臉黑線!
2. 要不就選擇升級試試看吧
在首頁上除了安裝之外,還告訴要可以選擇升級。既然我已經沒有權限(當時不知道怎么獲得權限),于是我就選擇了升級的命令:
$ gem update --system # may need to be administrator or root
雖然官方也提示了需要權限,但是竟然彈出這樣的提示,驚呆了:
Latest version currently installed. Aborting.
果然,電腦里面也有!所以,Mac真心靠譜,不用再管這些問題了。
(三)安裝編輯器
Mac上默認好像沒有編輯器吧,于是我上網查了查,出現了N多“18+編輯器大全……”的文章,最后憑借印象選了“Sublime Text”,目前來看,效果很好。注意:一定不要使用Mac自帶的“文本編輯”功能,太坑爹!
點擊下載:Sublime Text
(四)選裝:Xcode
據說,作為原生開發工具,這是必備的,請在AppStore中下載安裝就好了。雖然我一直也沒有用到……求諒解開發小白的無知。
到這里,基本的配置就完成了!
二、Git&Github配置
(一)Git這個家伙
一直聽說它的名字很久很久了,終于用了五天(每天一小時)的時間,借助兩個文檔把Git的原理給搞定了!個人建議還是要弄清楚它的意義的,尤其是工作區、暫存區的意義,尤其是Commit快照的概念。學習資源如下:
如果能看的話,最好就都看看,實在不行的話,就看廖雪峰的就夠了。
(二)Github好好玩
Git是一個本地的程序框架,它可以幫助我們實現版本管理,通常來說本地版本就足夠了,但是如果為了實現云端和跨平臺的話,就需要將自己的版本進行托管,選用的服務就是Github。如果把廖雪峰的文章看完了,基本上就完全弄懂了!Mac上可以使用圖形界面來快速上手Github,方法:
- 訪問www.github.com,注冊一個Github賬號;
- 訪問Github的Mac版本下載頁面:點擊進入,并下載Github的客戶端;
- 安裝并進行基礎配置(登陸賬號、輸入id和email、設置Repository等);
- 搞定,可以玩啦!
三、使用JekyllBootstrap生成網站
配置好了Github之后,就開始使用Jekyll來搞定網站問題吧。原本,需要在電腦先配置Jekyll(具體配置文章請見附錄部分),后來,因為有一部分高手的努力,推出了Bootstrap的框架,Jekyll就變得簡單無比了,來跟著步驟試試看吧。
(一)建立新的Repository
登陸Github,新建一個Repository,命名為Username.github.io,這個命名中,必須把username更換成自己的Github用戶名,其他的任何內容都不能調整。比如我的用戶名是hiddenwangcc,那么這個新的Repo就是:
hiddenwangcc.github.io
(二)下載JekyllBootstrap框架
在終端中進入MyGit文件夾(也就是所有項目都放置在這里),依次輸入以下命令
1.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plusjade/jekyll-bootstrap.git USERNAME.github.io
2. cd USERNAME.github.io
3. git remote set-url origin git@github.com:USERNAME/USERNAME.github.io.git
4. git push origin master
這五步的目的是,首先先把JB框架下載至MyGit的username.github.io文件夾中;然后進入該文件夾,將Github中的username.github.io的Repo和該文件夾進行關聯;最后推送同步,將本地文件上傳至Github。
(三)試試看吧
現在,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來了,請在瀏覽器中輸入地址:
簡單的三步走,配置Github、下載幾個文件、輸入幾個命令一個非常漂亮的頁面就呈現在面前啦!
選讀:安裝Jekyll并配置
Jekyll是一個靜態站點生成器,它會根據網頁源碼生成靜態文件。它提供了模板、變量、插件等功能,可以用來生成整個網站。Jekyll生成的站點,可以直接發布到Github上面,這樣我們就有了一個免費的,無限流量的,有人維護的屬于我們的自己的web網站。Jekyll是基于Ruby的程序,可以通過Gem來下載安裝。
看上去好美啊,但是版說實話,這一步花費我大量的時間,這個程序框架就是給Geeker們用的(因為它們的發音都一樣的)。整個文檔的書寫,完全不考慮小白的感受,弄了N久才搞定!所以,把我的經驗整理一二,給大家看看。
(一)可怕的安裝過程
按照官網的說明,安裝jekyll是非常簡單的事情,只需要輸入一句代碼就夠了,那就是:
gem install jekyll
但是,麻煩就麻煩在這里,我總是會出現下面的提示:
ERROR: Could not find a valid gem 'jekyll' (>= 0), here is why:
Unable to download data from https://rubygems.org/
Errno::ECONNRESET: Connection reset by peer - SSL_connect (https://rubygems.org/quick/Marshal.4.8/jekyll-2.5.3.gemspec.rz)
ERROR: Possible alternatives: jekyll
我這一看提示吧,就感覺是被某墻給限制了,凡是“Unable to download data”這樣的提示,唯一的方案就是翻出去下載。于是,按照原有思路,使用整個系統整體突破Wall的方式去處理,竟然還是失敗了!于是,百度解決方案,找到了五六種不同的方案,有一種起作用:原來gem也是有源的(類似于蘋果越獄后的Cydia的App,里面可以添加不同的源)!由于rubygems的源在國內無法訪問,所以可以更換成天朝最厲害的源——淘寶源(說實話,我看到的時候也驚到了!),方案如下:
① 首先查看現有gem的源
gem source
返回的結果是:
CURRENT SOURCES
https://rubygems.org/
② 添加淘寶源
gem source -a http://ruby.taobao.org
③ 刪除官方的源
gem source -r https://rubygems.org/
這樣就ok了,再試試看輸入安裝命令:gem install jekyll,然后又彈出了這樣的提示:
Fetching: liquid-2.6.2.gem (100%)
ERROR: While executing gem ... (Gem::FilePermissionError)
You don't have write permissions for the /Library/Ruby/Gems/2.0.0 directory.
發現可以已經可以“Fetching”了,說明源是起作用了,但是又出現沒有寫入權限的問題。忽然想起了在解決源問題的時候,使用了一個叫做sudo的命令,據說可以擁有權限(小白有這個水平我就很滿足了),試試看:
sudo gem install jekyll
屏幕開始刷刷刷地顯示著已安裝balabal的,在安裝了31個Gem之后,安裝過程結束啦!
(二)使用Jekyll生成網站
28定律真是起作用啊!只要前期搞得好,后面基本沒問題啊!在經歷千辛萬苦之后,終于可以使用官方所說的方案啦!下面跟我來操作吧:
- 在MactintoshHD - User - 你的用戶名下建立文件夾,我用的是MyGit(這樣的目的是把所有需要版本管理的文件都放在一個文件夾中);
- 在MyGit目錄(如果不會進目錄,就在終端中輸入:cd,然后再輸入cd mygit,即可)下,使用該命令:
jekyll new hiddenwangcc.github.io
說明,①new表示建立新網站;②hiddenwangcc.github.io是新網站的名稱,之所以使用該域名,目的是在下一步和Github綁定,使用時,請換成您自己的Github用戶名。 - 進入新文件夾,使用命令:
cd hiddenwangcc.github.io - 啟動網站服務,使用命令:
jekyll serve
反饋如下內容:
Configuration file: /Users/iloveww/MyGit/hiddenwangcc.github.io/_config.yml
Source: /Users/iloveww/MyGit/hiddenwangcc.github.io
Destination: /Users/iloveww/MyGit/hiddenwangcc.github.io/_site
Generating...
done.
Auto-regeneration: enabled for '/Users/iloveww/MyGit/hiddenwangcc.github.io'
Configuration file: /Users/iloveww/MyGit/hiddenwangcc.github.io/_config.yml
Server address: http://127.0.0.1:4000/
- 上文給出了:配置文件、源文件夾、生成站點文件夾(Destination)、服務器地址,那么只要通過服務器地址:http://127.0.0.1:4000/,就可以訪問啦!
搞定啦!搞定啦!
(三)本地管理JB完成的網站
在第三點(用JekyllBootstrap)中提到的網站是在網絡上訪問的,如果想要在本地去查看怎么辦呢?只要用Jekyll上面的方案就可以了。步驟非常簡單:
- 在終端中進入hiddenwangcc.github.io目錄;
- 輸入代碼
jekyll serve
怎么樣,本地就可以查看了吧,這樣任何一次改動,都可以確保沒有問題后再上傳到Github。
注:
本文為系列文章第一篇,請關注第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