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章概覽
中心論點
信息系統迭代更新的具體思路,如何思考這個問題的全過程
文章結構
a ?披露目的:2個目的,展示信息系統迭代更新的具體思路,如何思考這個問題的全過程
b ?明確信息管理的目的和原則
c ?構建信息管理系統的具體任務
方法論
a ?明確信息管理的目的
???讓誘發沖動的信息被有效收集,不至于丟失;
???管理自己的注意力分配,不被外部刺激隨意驅動;
???對于大量信息進行優先級判斷,以找到最重要的內容;
???根據不同的場景狀態(時間、精力、場合),選擇處理、加工不同的信息,以提升處理效率;
???為產生下一步產品——知識,做好準備。
b ?信息系統的結構及處理流程
???輸入端:各類引發興趣刺激的信息源,以及大腦產生的靈感、問題;
???系統端:對于各類信息的接收、存儲;設定不同場景下的最佳處理方法;初步加工和精細加工;
???輸出端:初步加工結果和精細加工結果。
處理流程
c 具體任務
???構建我的主動關注的訂閱來源;
???構建我的興趣庫;
???構建我的信息暫存方法;
???設定初級消化的標準;
???設定精細加工的方法論;
???規劃專門的學習時間;
???設計我的卡片輸出系統;
???分析形成最小運行模式;
???刻意練習進行模式固化;
???將其和我已有的知識管理系統打通;
???打包形成課程體系進行銷售。
重點摘錄
a ?什么是信息管理系統?
信息。指的是尚未成為自身結構化認知體系一部分的內容,也就是各類資料、書籍、視頻、他人金句、方法、經驗、流程、PPT、動畫等。
管理系統。主要指用系統的思維(封裝、結構、關系等)進行管理的方式。
b ?不知道你是否發現,我使用了黃金思維圈、假設分析、目的和任務的對照校驗、流程圖、目標管理與任務分解、RSQC、決策原則、知識眾籌等一系列技術。
2.感悟
a ?回想起來似乎很容易被外部刺激隨意驅動,找某一信息會被網頁上其他新的信息吸引,不斷地看新信息,導致最初的搜索目的需要很長時間完成。
b ?我構建信息管理系統的目的是什么?
· 注意力被大量信息隨意牽引,沒法掌控
· 大量感興趣的信息沒有被收集
· 收集信息的處理
· 對信息進行優先級判斷,以找到最重要的內容
· 為產生內容做準備
c ?解決了我一定程度的糾結
在永澄老師實驗的倒數第5天了解到這個公眾號,在倒數第3天產生了要補打卡的念頭,50篇文章3天時間,每天要閱讀16篇,每篇文章的知識密度還這么大,很糾結是先囫圇吞棗地回答完問題打卡,還是每篇花時間進行查看。這就是信息管理系統的處理過程,目前時間緊迫,可以先初加工,回頭再進行精細化咀嚼。輸出的標準要達到自己理解并且做好相對應筆記,因而完成時間延長到6天,每天按照10篇的標準要求自己。
3.今日問答
(通常情況下,你遇到問題是怎么處理的?是逃避、是假裝看不到還是直面去處理?你處理問題的時候有沒有固定的套路?你思考問題的時候是否有必須遵守的原則?通過本文,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以后你將如何面對你的問題?)
通常遇到問題會直接想分步驟的解決方案,但大多數時候都無法實施,因為沒有想清楚到底是解決什么問題,同時評估自己現在的能力能做到什么范圍。思考問題還有必須遵守的原則?!天哪,從來沒有考慮過這個。通過本文,思考問題可以按照以下流程:問題是什么?想到達什么目的?處理的流程是什么?如何分解成具體任務?對任務的期待和質量標準是什么?能否在規定時間內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