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兩篇文章,我們介紹了損益表 和資產負債表 。現在我們運用這兩張表,來分析下面的問題:
? ? 如何判斷一家公司經營能力好不好?看業績,還是看獲利?還是有其他什么指標?
一、公司的經營能力
先說一個生活中大家都理解的例子。
甲餐廳中午的翻桌率是3躺,乙餐廳是0.9趟,哪一家比較會做生意?顯然是甲餐廳。也就是說,甲餐廳的運營能力比乙餐廳強,因為甲餐廳的翻桌率高。
公司的經營能力,很像是翻桌率的意思。經營能力,就是翻桌率,就是公司的資產一年做了幾趟生意。
那么,我們怎么從財務報表上來看公司的經營能力或者翻桌率的指標呢?
我們首先找到“資產”,它在資產負債表的左邊,其中最重要的是現金、應收賬款、固定資產和總資產。
然后看看這些資產做了幾趟生意,這就是我們想要的指標。
所謂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就是這些指標。
分析這些指標,我們得看年報,而不是月報、季報。為什么呢?
因為多數行業都有明顯的淡旺季。采用月報或季報,數據就會有波動,分析不夠準確。
二、經營能力的指標
應收賬款周轉率
公式:
? ? ? ? 應收賬款周轉率 = 銷貨收入 / 應收賬款
? ? ? ? 注:應收賬款是平均值:(期初應收賬款+期末應收賬款) / 2
這個數字越高越好。
如果這個比率算出來是 6,就代表應收賬款這個資產一年幫公司做了6趟生意。
如果以一年360天、應收賬款周轉率6為例,360天/6趟 = 60天/趟。意思是應收賬款每做一趟生意需要60天。
換成財務的專業術語,就是應收賬款受現天數為60天。
存貨周轉率
說明:存貨是以成本價計算,而不是市價。
公式:
? ? ? ? 存貨周轉率 = 銷貨成本 / 存貨
? ? ? ? 注:存貨是平均值:(期初存貨+期末存貨) / 2
這個數字越高越好。
如果這個比率算出來是3.6,代表存貨這個資產,一年幫公司做了3.6趟生意。
如果以一年360天為例,360天 / 3.6趟 = 100天/趟。意思是存貨在倉庫的天數是100天。
換成財務專業術語,就是商品平均售出天數是100天。
固定資產周轉率
公式:
? ? ? ? 固定資產周轉率 = 銷貨收入 / 固定資產
這個數字越大越好。代表固定資產一年幫公司做了多少趟生意。
總資產周轉率
公式:
? ? ? ? 總資產周轉率 = 銷貨收入 / 總資產
這個數字越大越好。
如果總資產周轉率小于1,通常代表這是一個砸錢燒錢的行業。也就是“資本密集型行業”或“奢侈品行業”。
這種資本密集型行業,個人理財時盡量不要碰,例如,光電、太陽能、DRAM、面板、生技、鋼鐵業……除非遇到以下兩種特例:
? ? 1.屬于資本密集,但損益表上有長期穩定獲利能力的特性,例如:臺積電、電信公司、瓦斯公司、LV、Tiffany……
? ? 2.屬于資本密集,但公司有充足的現金(占總資產25%以上),例如:阿里巴巴、谷歌、臉書、騰訊……
如果總資產周轉率大于1,代表該公司整體經營能力相當不錯;大于2,通常代表流通業或經營效率特別強的公司。
三、運用技巧
在實際運用時,建議大家看的順序如下:
1.總資產周轉率:
? ? 要先看,以便了解這家公司整體經營能力狀況。如果可能,這個數值也應該與同業進行比較。
2.固定資產周轉率:
? ? 這個指標可以跳過,因為它與總資產周轉率有點雷同,除非是特殊情況,才會檢查這個指標。
3.存貨周轉率:
? ? 看看這家公司的存貨一年可以幫公司做幾趟生意,越多趟越好;這也代表這家公司的商品或服務在市場上的接受度和熱銷度。
4.應收賬款周轉率:
? ? 看看這家公司業務團隊的收款能力,應收賬款周轉率越大,代表該公司業務團隊在市場上越強勢。
四、識破公司做假賬
公司做假賬的一個常用手法,就是在境外開一家紙上公司,然后做假交易(塞貨),此時做假賬的公司的損益表上,營收會不斷創新高,凈利也會創新高。如果只看損益表,就會誤以為這家公司值得投資,因為它的營收和凈利都創新高。
然而損益表只是預估值,不是當前的真正收益。我們可以通過資產負債表上的科目進行判斷是否做了這種假賬。
貨物售出后,如果公司采用了上述的作假手法,那么公司無論過多久都收不到現金。所以,公司會有以下的現象:
? ? 1.現占總資產比率會越來越少,因為假交易收不到錢。
? ? 2.應收賬款占總資產比率會越來越大。
? ? 3.應收賬款回收天數會越來越大。
2017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