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單身?有孩紙?快要結婚了嗎?
不管你屬于哪種人,必定要經歷這個問題不知道你有沒考慮過,那就是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它的含義如何?
總有這么一批人
小時候,他們問你
“在哪兒上學啊?”
因為他們想知道
是普通校還是名校
“考了第幾啊?”
因為他們想知道
成績是好還是不好
可他們卻不會問你
“喜歡學習嗎?”
“對哪方面感興趣?”
這就是社會的普遍價值觀。
也許我們都聽到過這么一個笑話,那就是有一個孩子從小特別乖,學習好,會擅長這樣那樣,還懂事,后來考上哪所名牌大學,再到后來又成為了什么樣的人……而這個人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別人家的孩子。
與其說它是笑話,但還是有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歷,這就說明了問題。
現在教育注重學生往死里拼,因為都是什么高考決定命運之類的話所影響的,不置可否,高考確實是一個關鍵點,但要否定其它一切,不見以為然吧?
依我之見,教育除了因材施教,還得注重動手創新能力,不然書呆子毫無用武之地,其次最重要一點就是……尤其是青少年從小的身心健康問題。
如果說一個孩子學歷再高,卻不懂得尊重,或心理變態,那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一個孩子學習不太好,卻很努力懂事做人,那才是去社會上值得被發掘和所缺少的人才。當然,也不乏學習和品德兼優的人,堪稱完美典范,但即便如此,這也不是你氣妥的原因,因為人各有所長!
上帝天生就會賦予你某種才能,只是你沒有懂得發掘利用而已。咳咳……剛才我所說教育注重身心健康不是空談,因為有可怕實例證明!
那就是北大弒母案……
吳謝宇的初中、高中、大學同學以及老師。在他們眼里,吳謝宇是一個成績優異,待人友善的人。
“神一般的存在。”這是多位同學不約而同的評價。從小,謝天琴便以兒子為榮:中考第一、北大學子、GRE成績全球前5%……
但福建警方貼出懸賞通告讓大家知道了吳謝宇的另一面,“吳謝宇有重大作案嫌疑,現已潛逃”。接近福州警方人士透露,作案現場布置縝密,涉嫌殺人后還曾以母親的名義借債一百多萬元。
知情人顯示,2015年7月11日,嫌疑人吳謝宇涉嫌在其母親謝天琴住處,因瑣事口角與母親發生糾紛,隨后涉嫌殺死謝天琴后脫逃。目前,此案辦案單位是晉安區公安分局刑警大隊重案犯罪偵查隊。
警方消息人士還透露,吳謝宇身份證最后登記地址,是福州某酒店。但去年10月以來,近四個月均未發現記錄……
綜上所述或許對身心健康實例過于夸張,不過,你好好觀察周圍的00后吧,你會發現存在很大一種趨勢,那就是在、初高中時期,打架斗毆、吸煙喝酒、談戀愛等等都是家常便飯,我的意思是大多數人,你真的應該關注一下新聞了,近幾天,每次新聞網每隔半個月左右,就會跳出相關類似的事件,有的甚至惡劣到我們還不知道吧?
這也說明社會生活的改變,造就了一些難以避免的現象,我想說如果教育和法律能在此下工夫,恐怕不難以控制吧?
說不定你遇到過這樣的事,但你會覺得這也沒辦法啊現在的大多數孩子都這樣,很難脫離真正那種不受污染的環境里,之后章節里我會在針對一些事情加以解釋,并說出最好的預防效果和方法,這里就先不提了。
如果要說中國教育的“病癥”,好像是有些陷入了通體不適、運行不良的境地。任何行業都是一個整體系統,就像我們的身體一樣,是一部整合有序、流暢運轉的機器,哪一個器官或部位出了問題,便會影響到全身心的健康運行。教育也是這樣,本來,從教育本身的系統來說,早期教育該做什么,小學、中學教育該做什么,高等教育又該做什么,或者是學校教育如何展開,家庭教育如何承擔,社會教育又該如何導引,都應該是各就其位、各司其職、協調配合、運行有序的,可現在呢?各個階段的教育都只顧掃自己的門前雪,而不管鄰里的瓦上霜,各個領域的教育都只圖眼前的名與利,而不顧長遠的得與失,而教育所面對的對象卻又恰恰是持續成長、整體發展的人,所以這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教育改革便很容易陷入越改越混亂、越治越迷糊的病態誤區了。當前中國的教育病癥,我個人認為可以總結為“早期教育太混亂、小學教育太死板、中學教育太沉重、大學教育太迷茫”的癥狀。
當然,我指出當前教育的這其中病因,倒并不是看不見改革開放以來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為教育政策的改進變革所做出的種種努力,更不愿忽視或磨滅許許多多教育理想的踐行者和社會各界有識之士為教育實踐的改革創新所付出的艱苦心血。但如果不從上位去拓寬教育管理的執政觀念,不從深層去剖析教育實踐的運行機理,不從長遠去構架教化育人的培養目標,那么教育政策的空泛導向與教育實踐的功利作秀將永遠是上下兩層皮,中間夾著總是剪不斷、理還亂的教育困擾,便無法盡快根除教育的病癥,使整個教育系統成為協調一體、配合有序的健康機器,和諧暢通、良性循環地運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