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有趣的訓練感知的生活指南手冊

4月22號是我終生難忘的一天,下午四點半,我跟往常一樣走進電梯,耳機里放著我喜歡的歌《像魚》從電梯一路往上升,突然燈熄滅,電梯往下掉,我的心也跟著往下掉,哐的一聲電梯卡住了,卡住了,這個時候耳機掉在地上。

我聽到我的心臟咚咚咚跳動的聲音,仿佛只要我一張嘴就會馬上從口里蹦出來。此時我竟然能清晰地聽到地上耳機里音樂,是那樣的大聲就像在我耳蝸里播放。


《觀察的藝術》這本書獲得美國2019年Porchliqht最佳商業圖書獎,是一本富有想象力、發人深省的禮物書。喚醒你的感官,讓你注意到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事情。

作者羅伯·沃克,是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和記者。面對現代人的注意力恐慌癥,幫你按下了暫停鍵。他在書中列舉了131個對抗分心、尋找靈感、發現日常樂趣的練習,每天10分鐘,為你打造靈活的感官接收力,拉近身體與頭腦的距離。


在這里我就和大家分享三個小練習

01 用心觀察對抗分心

藝術家羅伯特·埃爾文說:“比任何事情都重要的,是學會用心觀察。”

如今這會各種廣告、閃爍的霓虹燈、過剩的信息,成了“分心帶”早就迷了大家的眼,家長抱怨孩子學習注意力不集中,公司員工上班開小差偷完手機。

書中提到“根據各類研究數據,普通的智能手機用戶,每天會查看手機150次,也就是說,每6分鐘一次。如果加上觸摸、滑動點擊的次數,總共會超過2500次”

這是一個多么龐大的數據,我看后都嚇一跳。有人做過實驗:把手機隔離一周,整個人感覺就像是生病了一樣,不知道要干什么。

如果我們的注意力分散已經達到頂峰,那就要馬上按下暫停鍵,練習用心觀察,將注意力集中起來。

事實上,很早谷歌和高盛等一些公司就推出了對抗分心的“分心文化”目的是幫助員工重拾注意力。

為什么股神巴菲特能夠成功,就是因為他注意到大家都忽略的數據,一些被低估的公司,才成了有史以來最成功的投資者。

每天拿出10分鐘,鎖定一個事物,用心觀察,你會有驚喜。

02 深度聆聽的感知藝術

奧利弗洛斯說:“聽,是激活感知的物理過程,聆聽,則是關注你所感知到的,無論是聽覺上還是心理上。”

你是否記得在你的記憶深處,有一道聲音,夢中聽到的呼喚,甚至想象或者虛構的聲音。

當你安靜地坐下來,閉上眼睛,靜靜地感受,冥想你就置身在一個“世外桃源”眼前有盛開的鮮花,遠處有流水聲,你用心感受,那種流水的聲音。

奧利弗洛斯在1974年的一篇文章《聲音的深思》中寫到“晚上散個步,走路要悄無聲息。你腳底都會變成耳朵。”

我對聲音就特別的敏感,因為從事過幾年的電話銷售,我曾經做過刻意訓練。通過電話那端傳來的聲音我可以根據音調、聲線、氣息、語速等去感知對方的年齡、體型、地方、性格。

你也可以做這樣的練習,2011年西雅圖做過深度聆聽強化課程,其中“冥想”練習,就是把它當做是一種探索你聽覺身份的方式。就好比你閉上眼睛都能感覺出你的腳手的位置一樣。

假如你到郊外去、森林中去,你不凡閉上眼睛,集中注意力用心感受,大自然的一切聲音,你會聽到一場大型的交響樂。

現在跟著我閉上眼睛,我聽到有兩種鳥的叫聲、狗叫聲、還有關車門的聲音,還有一種不和諧的沙沙聲,每隔20秒會發出一次。就這樣,找準一種聲音,聽他叫了幾聲,頻率怎么樣。

03 重新框定熟悉的景物,重拾你錯過的。

都說推開一道窗,就是打開你的新世界,的確,當你坐在辦公室、教室、屋里、咖啡館的窗前向外看,花10分鐘,看看你總是忽略的景物,會發生什么?記錄一些以前被你忽略的細節,被你忽視的事物,重新審視第一印象。

比如你每天通勤的路上,被你忽視的東西,你現在重新框定它,發現不一樣。

薩姆·安德森說:“窗戶是一個強大的,存在主義工具......你對它唯一能做的就是看。你無法決定你將要看見的。你的大腦被迫,為碰巧出現的一切編排劇情。無聊的事情變得奇特起來。”

在辦公室平時有些同事會抱怨說,某某人太孤僻了,某某人脾氣又太大了,不好相處。但是如果你把這些熟悉的人重新框定,按下回車鍵,你會發現,被你說出孤僻的同事其實有輕微的潔癖,每次TA摸到感覺不太干凈的東西都會馬上去洗一次手,而并非是嫌棄你什么,你覺得脾氣大的那個女孩,她只是心直口快而已,但是細細回想她說的話很有道理。

達芬奇畫雞蛋的故事,大家都比較熟悉,為什么就一個蛋,他的老師讓他畫了幾年,而他也越畫越開心,因為一個雞蛋在不同的環境下,不同的光照,都是不一樣的,世間上沒有相同的兩個蛋。

米歇爾·迪恩說:“用心觀察,是洞察力唯一的保障。”

04 寫在最后

從“一次只做一件事”到“手機靜默周”《觀察的藝術》提供了許多妙趣橫生而又可行的策略,書中131個練習,讓你感受身邊是世界,重新審視,引導你的生活,戒掉那些讓你分心的事情,重新挖掘事物的快樂。

在這個容易分心的時代,本書告訴我們如何把“我們看”變成看見,“聽”變成聆聽,讓我們一刻不停地思考事情的大腦,真正思考過。

亞當·格蘭特說“將是變成可能是,你會更專注當下。”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