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

文|紫氣東升

在恬淡閑適、樂觀曠達的人的眼里,月亮這一意象成了清幽雅致、悠閑自在的代名詞。

在不少古詩詞中,文人墨客常常以明月來渲染清幽氣氛,烘托悠閑自在、超脫曠達的情懷。

如王維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這是一幅多么幽雅、明凈而又充滿情趣的畫面啊!在這里,一切都顯得自在安然、新鮮活潑,洋溢著詩人對自然山水的熱愛和隱逸山水間的飄逸情懷。

又如王維的《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在這首詩中,月亮以動態的形式出現,一個“驚”字打破了寧靜,喚醒了一個息息相通的世界。在

這夜靜春山空中,一輪明月的出現,更加渲染了清幽與雅致!

其它詠月渲染清幽氣氛,烘托悠閑自在、曠達的情懷的古詩詞還有很多,如:辛棄疾:“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萬丈生白毫”(蘇軾《和子由中秋見月》);“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前赤壁賦》)等。

二、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發思鄉懷人之感

在遠離家鄉,遠離親人者的眼里,月亮這一意象或是寄托戀人間的苦苦相思,或是蘊含對故鄉和親人朋友的無限思念。在眾多的詠月古詩詞中,這一類是最多的。從月相的形態及其變化來看,圓月如盤,團團圓圓;殘月如勾,殘缺不全。月亮圓了又缺,缺了又圓,自然勾起人們的想象和聯想。寧靜的月夜里,沐浴著清幽柔和的月光,人們很容易陷入沉思,展開遐想,產生纏綿而渺遠的情思。離家在外的人,仰望明月,思緒常常飛越空間,想起同在這一輪明月照耀下的故鄉、親人、朋友。

李白《靜夜思》中的鄉情,就是這樣生發出來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當詩人“舉頭望明月”時,一縷鄉思便從心頭油然升起了。這樣一個鄉思引動的過程,不但人們很容易理解,而且不少人都親自體驗過,這就突破了詩人與讀者之間因生活經驗不同可能產生的感情上的隔膜,因而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詩中的月亮已不再是純客觀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詩人感情的意象了。李白的詩作中,有大量都是詠月的詩歌,如:“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只到夜郎西”(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幃望月空長嘆”(李白《長相思》);“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李白《渡荊門送別》)等。

其他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發思鄉懷人之感的古詩詞還有很多,如: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杜甫《月夜》);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范仲淹的《蘇幕遮》);“江南月,如鏡復如鉤。似鏡不侵紅粉面,似鉤不掛畫簾頭,長是照離愁。”(歐陽修《望江南》);“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歐陽修《生查子》);“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呂本中《采桑子》);“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幾家夫婦同羅帳,幾家飄零在外頭?”(南宋民歌《月兒彎彎照九州》)等等,真是舉不勝舉。

三、以月渲染凄清的氣氛,烘托孤苦的情懷在失意者的筆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發了許多失意文人的空靈情懷,寄寓了文人墨客的身世感傷和流離之苦。

1、在不少古詩詞中,月亮這一意象也常常是詩人觸景傷情的媒介。

如李白的《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表現上看,是寫詩人在花下與月、影相伴、相舞、相酌成歡的美好情景。實則是詩人用這美好的情景來反襯出自己內心的孤寂與悲苦。而這一切,皆因月起。若無此月,詩人恐怕也不會有此感傷。

又如杜甫的《旅夜書懷》:“細草微風岸,危墻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天地一沙鷗。”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這一句寫出了一幅明星低垂,平野廣闊;月隨波涌,大江東流的雄渾情景與浩瀚氣勢。通讀全詩,我們會很容易發現本詩是寫詩人垂暮之年漂泊的凄苦景況。而遼闊的平野,浩蕩的大江,燦爛的星月正是為了反襯出詩人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顛連無告的凄涼心情,以樂景抒哀情。

2、在不少古詩詞中,月亮這一意象的出現,常常將詩人的內心悲苦上升到一個極高境界。

如杜甫的《詠懷古跡五首(其三)》:“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詩人用“環佩空歸月夜魂”這一句寫出了一幅極度悲涼的情景,令人讀到此句便感傷萬千,月在此,功不可沒。

又如張繼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詩中所描繪的意象全是詩人在船艙里看到、聽到、感覺到的,所有這些都觸發著詩人遠游的孤獨、思鄉的愁緒,使他不能入睡,秋深,夜靜,西天的上弦月漸漸落下去了,天色變得漆黑,此情此景,使詩人越發感到凄涼難耐。

其它詠月渲染凄清的氣氛,烘托孤

苦的情懷的詩詞不還有很多:如“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難》);“俱杯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謝(月兆)樓餞別校書叔云》);“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白居易《琵琶行》);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晏殊《蝶戀花》)等。

四、以月蘊涵時空的永恒

那高懸于天際的月亮,也常常引發詩人們的哲理思考:明月亙古如斯,跨越時空,而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暫和渺小。在他們的詩歌中,月亮這一意象成了亙古不變的象征和世事變遷的永恒見證。

李白《把酒問月》中有:“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明月亙古如斯,而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暫,這幾句詩句將時間對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時間面前的無奈表現得淋漓盡致,讀來意味深長,蕩氣回腸。

王昌齡的《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本詩開篇便用“秦時明月漢時關”勾勒出一幅極為壯闊的月夜之景,縱橫歷史,時空交錯,物是而人非。本詩表面上看寫月夜的美景與對李廣老將軍的推崇之情,實際上,詩人以李廣自喻,抒發了自己欲建立像李廣一樣的豐功偉業,但卻因為小人的陷害而無所作為的無奈與悲涼之情。月在此,成了跨越時空的見證人。?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有:“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江月年年如此,人物代代無究已,詩人從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一種欣慰。

蘇軾《前赤壁賦》中有:“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五、月亮是美的象征

中華民族歷來對月亮有著特殊的感情,月亮成為文學中典型意象和永恒的主題。《詩經·陳風·月出》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即以月光映襯人物美。到漢魏六朝,月更成為詩文歌賦的直接描寫對象。南朝周祗《月賦》形象地描述了月的美感:“氣融潔而照遠,質明潤而貞虛,弱不廢照,清不激污。”陶淵明《閑情賦》云:“月媚景于云端。”一方面說明月本身是美的,另一方面說高掛云端的明月可以為世間景物增添美感。

月亮給人的美感,是高遠、潤潔、柔和、清幽、純凈的。月亮不僅本身給人以美感,而且也象征了女子的美貌。

翻閱《詩經》,我們會發現,月亮在詩中象征了女子的美貌,這從《東方之日》、《月出》中均可以得到印證。其中《東方之日》中以“東方之日”、“東方之月”象征女子的容貌,是富有創造性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詩經·陳風·月出》這首詩。它對我國以月喻美人、以月來表達相思之情的詩歌傳統具有開創意義。“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憂受兮。勞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

舒大紹兮。勞心慘兮!”這是一首月下懷人的情詩。詩中的“皎”、“皓”、“照”都是形容月光皎潔明亮,“僚”、“懰”、“燎”均是形容女性的美貌。我認為,此時月亮已不僅僅作為背景渲染了,在《詩經》時代,我們的先人已將許多情感寄托在明月中,月亮象征美、寄托相思,應該說是月亮的傳統象征意義。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9,565評論 6 539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115評論 3 42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7,577評論 0 382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514評論 1 316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234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621評論 1 326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641評論 3 444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822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380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128評論 3 35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319評論 1 371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879評論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548評論 3 34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970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229評論 1 291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048評論 3 397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285評論 2 376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