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含大量劇透,慎!!!
昨天去看了期待已久的刺客聶隱娘,雖然上映后網上褒貶不一,但是作為早在電影奔赴戛納電影節前就被散出來的劇照美到了人,表示就算大家都說它催眠我也要去看!
大概是因為片子在國內并不火的關系,排片很少,進來影院整個影廳就稀稀拉拉是十幾個人,這么空蕩的情況也只有上次看黃金時代時碰到過了。
來之前看到不少人評價說,看到中場睡倒了一大片。對于睡著的同胞,我想說,你們一定是沒有熬過前15分鐘!越往后面,情節和各方勢力輪廓漸漸出來,越來越精彩了!開始我是帶著看武俠片的心情進影院的,但最后我發現這部電影類似武俠風格的外表下,暗藏的卻是政治勢力的爭斗和風云詭譎。
電影開篇,黑色熒幕上出現一段文字,介紹的是唐中期政治情況,注意這段文字的很重要,奠定了整個故事的背景和人物關系基調。影片的前十幾分鐘,一直是黑白默片的樣子,著黑衣的聶隱娘和著白衣的師傅(嘉信公主)于林中而立。師傅交給聶隱娘兩項刺殺任務,一次聶隱娘快速利落的完成刺殺,第二項則感動于刺史與小兒的人倫之情放棄刺殺。開頭兩次刺殺初步勾勒出聶隱娘的形象:武功高強卻心懷仁義的絕頂刺客。也正是如此才有師傅“藝已成而未斷人倫”之語引出后面刺殺田季安的任務。前面這一段真的非常非常枯燥,黑白的單調畫面,臺詞少,情節進展緩慢,真的是太催眠。但是從整體的故事構造來說,我們又不能否認了這一段的重要性。
師傅攜聶隱娘回到家中,母親聶氏對于女兒的歸來,欣慰又心懷忐忑,因為她知道女兒是奉了師命,為刺殺田季安而來。之后的是聶隱娘回家后,沐浴更衣換上母親每年都會為她親手縫制的衣袍。這是聶隱娘在影片中唯一的一次換裝,也是片子唯一的不是作為刺客聶隱娘而是作為一個女兒而出境。隨后聶隱娘不動聲色換回一身黑衣,黑衣在影片中有象征聶隱娘身份的作用,換回黑衣的聶隱娘又做回那個身負任務的冷面刺客。而接下來聶氏要說的話,也是對作為刺客的聶隱娘說的。
從二人敘述中引出一個重要人物——嘉誠公主,帶著雪花噪點的畫面開始出現嘉誠公主的形象,也由嘉誠公主之口,帶出青鸞舞鏡的典故。看到這里覺得好傷感,青鸞舞鏡指的自然是嘉誠公主,但似乎也隱喻聶隱娘,選擇了這條路,注定沒有同類,只能一個人孤獨的走下去。看到這里簡直要懷疑導演最后會BE的決心。
母親將公主的玉佩交給聶隱娘,希望她能繼承嘉誠公主遺志,維持魏博與朝廷的平衡,守住一方和平。聽完聶氏的話,聶隱娘開始捂面哭泣,這是聶隱娘在影片中情緒起伏最大的一次,因為此時的聶隱娘心中已經做出了抉擇。當然這些都是我結合后面分析出來的,開始時因為影片留白太多,臺詞太少,故事情節也都是由暗線進行的,人物關系根本還捋不順,很多臺詞也不懂什么意思,不過漸漸往后面看,故事脈絡就越來越清晰了。
隨后出現的畫面是隔著薄紗坐著一個心情忐忑的宮裝女人,隨后田季安出現,就在二人你儂我儂之際,重重帷幕后出現聶隱娘一身黑衣的鬼魅身影。田季安拔出劍追了出去,二人在屋頂上對招,田季安顯然不是聶隱娘的對手,幾招就把田季安別開了。看到這里不禁感慨,妹子你這么牛逼分分鐘撂倒男神真的好嗎。╮(╯_╰)╭
田季安回到殿內,看到聶隱娘留下的玉玨,明白了刺客的身份——窈七。
于是開始對湖姬講述他的窈七的故事。窈七原本是他青梅竹馬的未婚妻,但當年昭義節度使帶萬人來投,嘉誠公主為了穩固田季安的勢力,與節度使聯姻,犧牲了窈七。窈七屢次闖入魏博宮殿為侍衛所傷,所以家人讓嘉信公主帶走了她。于是這門多年后,窈七回來報仇了,真是因果報應啊有木有(雖然事實并不是)。
在這一段的對話中,我們會發現鏡頭是時而清晰時而朦朧的,這是導演有意為之,讓鏡頭前的薄紗根據人物心情變化和對話的深入不斷起伏,而讓人物影像和對話場景出現呈現一種流動的美感。
之后朝堂上的爭辯,田季安貶黜了親近朝堂的叔叔,田興。并安排聶虞侯護送田興赴任,并去警告另一方勢力為首的正夫人季元氏“三年前活埋之事不可再犯”。看到這里前面埋下耳朵故事隱線漸漸明朗,三方勢力也都顯現出來了。首先是以嘉信公主為代表的心向朝廷的一方勢力。嘉信公主培養聶隱娘為自己的殺人,以不仁之名要聶隱娘為她除去那些反叛朝廷的勢力。第二方則是以田季安為首的魏博本土地方勢力,第三方則是以季元氏(就是周韻演的正夫人)為首的,因聯姻而臥藏于魏博針對朝廷的一股勢力。
田興雖被貶黜,但季元氏為了斬草除根還是派人在路上截殺田興。在危害關頭聶隱娘趕到救下了田興和父親聶虞侯并結識了磨鏡少年(每錯這個就是男二!)
聶隱娘為二人護衛,在一日清晨,似乎是高手間的特殊感應,讓她早早起來,到林中等候即將到來的刺客。隨后帶著黃金面具的另一名刺客出現,二人都是雖然簡單過招,卻是爭鋒相對不相上下。最后聶隱娘劈下刺客的黃金面具,鏡頭對準跌落在地的黃金面具,刺客敗落離去。磨鏡少年找到聶隱娘,將聶隱娘帶回療傷。
這里我分析另一個帶黃金面具的刺客就是季元氏,所以。。。這一段用通俗一點的說法就是:現任老婆和前女友的強強對決!此刻聶隱娘一定在內心OS:?老子就是受了傷也不決不能在氣勢上輸給那個小婊砸!╭(????)????
劇情到了這里算是一個小高潮。
隨后是影片的另一個高潮。田元氏發現湖姬有了身孕,我們都知道田元氏和田季安是政治婚姻,所以維護勢力是最關鍵的。這一點從每次田元氏與田季安見面時都特意把幾個兒子招在身邊就可以看出來。湖姬懷有身孕對季元氏當然是個大威脅,所以她讓師傅空空兒給湖姬下蠱。跳完舞的湖姬和其他舞女一起經過長廊,被藏在梁柱后的紙人法術魘住,關鍵時刻聶隱娘沖上去救下湖姬。這一段聶隱娘簡直男友力爆棚,帥我一臉血啊。然后狗血來了,田季安趕到誤以為聶隱娘傷了湖姬,沖上去就和聶隱娘刀劍相間。(此處插入腦洞)用小言的風格講這個故事,就是:我是聶隱娘,我是一名很牛逼的刺客,這次回魏博是為了刺殺曾經辜負了我的渣男前男友,但是為了世界和平,我放棄了刺殺渣男,但素這混蛋居然誤會我動了她的女人,不能忍!撂倒!看到這里腦補已經停不下來。(ˇ?ˇ)?~
當然田季安最后還是知道你田季氏所謂咯,雖然當場對峙但并不能把她怎么樣。(此處插入一段對天季氏的贊美:周韻真的好美好美哦~唐宮裝太適合她了)
影片接近尾聲,聶隱娘在山頂會見嘉信公主,并告知自己放不下人倫,放棄刺殺田季安。一把利匕不能為己所用,必將毀而摧之。這是很多人偶讀懂的道理,所以嘉信在下山時偷襲聶隱娘,聶隱娘只擋住襲擊,沒有進一步纏斗。隨后只身下山,回到小村莊,找到磨鏡少年,從此回歸人世。
影片到了這里也就結束了,說實話這并不是一部特別讓人驚艷的作品。但確實是一部風格非常鮮明的,很特別的電影。比起做一部受觀眾歡迎,有票房的電影,《刺客聶隱娘》更像是候孝賢內心電影夢的一個圓滿,一次完全自我風格成全和電影藝術的大膽嘗試。我并不認同,所謂的好電影一定是大家認可和接受的電影這種說法,因為藝術和人們的認可度,通常都是無法保持在同一平行線的。就好像梵高的后印象派繪畫風格,在他逝去多年后才漸漸為人們所接受。在這里說這些不是要吹捧這部作品之比梵高的作品一樣不凡,更多的表達一種認可,因為勇敢嘗試永遠比墨守成規更需要勇氣。所以拋開電影來說,這種嘗試本身就值得我致以敬意。戛納把最佳導演獎頒給候導演,或許也有這個因素的考量吧。
最后是一段最近看到的說聶隱娘影評裝逼的吐槽:
影評是什么就是看完電影寫個觀后感咯,人家花個幾十塊看場電影回來悲春傷秋裝裝逼意淫一下不可以嗎.?有人看完聯想到沈從文,有人覺得是大唐風韻,有人覺得華而不實,有人邊看邊腦補小言狗血劇,和你get不到一樣的點,怪我咯?不喜歡電影可以給差評,甚至告訴身邊其他人,不好看,沒關系啊,可是別人看完電影的感受干嘛要管啊?影評也就是個觀后感,不是論文辯題不要辣么嚴肅,求放過好嗎。
上上個禮拜看完的電影,當晚寫完影評,拖到現在才整理出來,也是被自己的拖延癥打敗了。(●—●)
?以上為自己腦補加自行分析結果,不喜勿噴,但歡迎吐槽和點贊。<( ̄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