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是誰來自山川湖海,卻囿于廚房與愛。”
1.十八年,一日三餐
我的媽媽,是個標準的中國式好女人。她的身上,有著中國式好人所有的隱忍與夢想,也有中國女人特有的賢惠和不安。母親也是有工作的人,為建筑行業的國企,做最基礎的勞保用品。沒有幾年的光景,企業不再需要自產手套了,正當年的她,也就光榮內退了。那一年,我上小學三年級。
也是從那時候起,照顧我的生活,成了她唯一的“事業”,直到我離開她去外地求學。有些話不必說,卻直達心窩。媽媽包攬了幾乎所有的家務活,仔細準備一日三餐,只想我的人生,有一些不一樣。
中國好媽媽都是這樣吧,孩子能洗自己衣服會收拾房間就可以了,就別再給學習這天大的事兒添亂了。每個八零后,都是吃著媽媽的一日三餐長大的,我天真地這么想。
2.愛,就為你下廚
06年夏天的晚上,在北青公寓,跟幾個姑娘聊天。有個丫頭突然跳起來,眼睛閃閃發光,沒來由又特別莊嚴地喊了一聲:“我想給他做個大餐,你們覺得怎么樣?”到底什么鬼,他是誰,為嘛要做飯,還得是大餐?十萬個為什么一齊涌向我??粗覀冦对谀抢?,鬼丫頭迅速吐了下舌頭,不尷不尬地笑了兩聲,語調恢復了往日的中二:“嘻嘻,嚇到你們啦!匯報一下,姐姐看上了一個帥哥,打算親自下廚表個白!”
沒心情聽她的“愛的大餐”理論,只是人生第一次,見到有人把愛和做飯,放在了一起。也是到后來,我也才知道,不是每個八零后,都有媽媽親自做三餐。那位嚷嚷著下廚表白的姑娘,就沒有這份幸運。
時間流轉到12年,畢業三年的我,好好做一次不那么大的餐,早已不是什么難事。也是在那一年,我遇到了一個人,沒想到在未來的日子里,歡喜地為他做三餐。
新婚的生活,總是美好而短暫的,一日三餐的光景,也過得有趣又不知不覺。仔細地煲一碗粥,蓮子圓滾滾地惹人愛,紅棗亮晶晶地閃著光,為了說盡它倆的美,也能洋洋灑灑寫下上百字。認真地做一道菜,調料配齊不再話下,手機菜譜也必不可少,熱油燙過小水泡,快刀切過指頭肚。選了紅色大印花的連衣圍裙,百潔布也像媽媽家的一般干凈,做個美廚娘,也是誠心發了愿的。
3.這一餐,更懂了愛
看著曬過的朋友圈,等到萌寶霸占主位,五色鮮香的四菜一湯的國宴,也默默變成了營養均衡的皇家炒飯一盤。很久沒有好好做一餐了,很久沒有好好去關愛他了。年幼的母乳寶寶,忙來跑去的工作,不打報告的情緒,三十歲的慌亂心急,一寸寸地侵占著我的時間和精力。
好容易捱到暑假,恰好又是周末,我想好好做頓飯。趁孩子睡著的功夫,清洗早早拿出來解凍的魷魚,開膛破肚也不是頭一回,還是有些害怕與不忍,幸好沒有刺會扎著手。酸豆角切成小段泡好水,肉沫也配好調料腌上了;魷魚的花刀正反都試過,焯水過水算是真相大白,青椒去籽切成三厘米左右小塊兒,紅燒料也調好備用;西紅柿切碎燒湯用,紫菜扯下一片來洗凈撕開,攪勻的蛋液黃亮黃亮的。一切準備停當,孩子哭了起來。
墻上的鐘指向一點半,飯桌上一片零碎,廚房里的家伙事兒,也都等著歸位。“我現在不想洗碗了,午休起來弄吧。”娃他爹冷不丁來了句,語氣平靜地我都沒聽出什么不對味。“好啊,都行?!蔽乙詾橹恍杵匠=o個回應就行。沒過兩三分鐘,廚房又傳來叮叮咣咣協奏曲,快吃奶睡著的孩子抬了一下眼。一曲終了,一聲男高音傳來:“再也不想給你當老媽子了!以后不要做這么麻煩的飯!”孩子一扭頭,又醒了。
畫風真的是突轉了。這是什么情況?回頭洗就好了,又發什么飆?給我當老媽子,那我在干嘛?這是我雌雄同體生的娃不成?腦子里的柔情蜜意,沒兩下就被情緒風暴鞭撻的體無完膚。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眼前的這個男人,剛剛出了趟勞心勞力的苦差,一回來又犯了腸胃炎,雖說在我精心照顧下,沒輸液挨了過去,這會兒子又幫忙照顧孩子,想給他岳父母放個難得的假。
4.愛是深深地理解與接納。
接納他人的不完美,也就真正體諒了自己的不容易。生活已然這么艱辛,何苦苛求愛人,為難自己呢?這個小小的不和諧,不正是真實的生活,在愛中的體現?沒有電影里的唯美,卻有真誠的味道。
愛到底是什么,沒有人真正說得清。情愿一輩子為他做三餐,親手洗了他的臭襪子,學習接納他的所有,誰能說不是呢?
一日三餐累積到300次的時候,突然想起我的媽媽。十八年如一日,一天三頓飯,近兩萬次為我下廚的記錄。
不管別人怎么認為,在我這里,愛是愿意為你做三餐,用一輩子的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