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可以明志,讀史可以明理,讀史曾是本朝太祖最愛,讓我們回眸我們這個民族第一次真正淪陷外族,滑下深淵的那刻,即便有著無盡的無奈和痛惜!但愿,時間能治愈我們那顆受傷的心……
從南宋名將岳飛的《滿江紅》說起,
“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本ca第一次讀到岳飛的《滿江紅》時,還是兒童,那是個被老姐逼著背詩的黑暗年代,但還是被詞中的豪情所感染和打動,試想,在國破家亡之時,那個熱血兒女會無動于衷?
岳飛是河南湯陰人,從小看盡金人對中原百姓欺凌,再加上靖康之變,金國掠走二帝,家鄉淪陷,所以對金人滿含國仇家恨,發誓要報仇雪恨。
岳飛的《滿江紅》,最能體現我中華男兒氣質,勇敢,樂觀,不屈不饒,這份氣質和漢將陳湯的“范強漢者,雖遠必誅”一脈相承,是中華不滅的根本。
想起“抗美援朝”云山戰役中一個真實故事,中美二支陌生的軍隊第一次相遇,一連穿著韓軍軍服的中國戰士,整隊進入美軍基地,然后中心開花,殺的美軍措手不及,美軍最后評論說,這是體現中國男人性格的事件,要求前線軍隊務必引起注意。
如《滿江紅》所說,歷史上岳飛統帥的岳家軍到底有沒有能力,贏得收復北方失地的戰爭?
南宋紹興10年,岳家軍北伐,在開封外圍大量消滅金軍有生力量,取到朱仙鎮大捷,準備攻取“開封”,而攻下“開封”意味著恢復北宋。就在這關鍵時刻,卻再三收到南宋朝廷嚴詞要求撤兵的指令。
據岳珂《鄂王行實編年》記載,朱仙鎮之戰岳家軍獲勝后,金軍曾一度撤出開封。這在《金史》記載中得到了間接印證。
《金史》卷77《宗弼傳》記載,在“宋岳飛、韓世忠分據河南州郡要害”之后,“宗弼遣孔彥舟下汴、鄭兩州”。
金軍統帥完顏兀術(宗弼)第一次占領東京汴梁(開封府),發生在岳飛北伐之前。
而“宗弼遣孔彥舟下汴州”,也即金軍再次占領東京汴梁(開封府),則發生在既在岳飛北伐之后,顯然是金軍撤出開封之后。
岳家軍奉命南撤,跟隨岳家軍南返百姓有數萬之眾,軍隊移動緩慢,金軍竟一直無力掩殺攻擊,只能目送南歸。這些史料說明一個問題,金軍在開封周邊確受到岳家軍沉重打擊,損失嚴重,而不是所謂的戰略收縮。
網上傳,岳家軍撤退另一個主要原因是因為南宋財政問題,但其實南宋朝廷南渡之初無論國事如何艱危,依舊講求享樂,“凡乘輿所需,……日費無慮數百千。”(《朝野雜記》甲集卷十七 御前甲庫);
據《朝野雜記》甲集卷一記載,高宗每月需要四萬貫的花費,一年即四十八萬貫。岳飛北伐之時南宋經濟已經相對穩定,岳家軍已經備戰3年,所以錢不是問題。
綜合以上分析,岳家軍能否直搗黃龍(吉林)不敢說,但收復北方失地(中原)真的可以。
收復中原意味著收復古中國最富饒,人口最多的地區,就是收復再次強大的資源,就是能夠再次有資本和金國對決,
并形成真正直搗黃龍的能力,壓迫金國退歸北方,最終壓迫蒙古,也許人類的歷史將會不同。
但是,以趙構為首的南宋統治階級,并沒有真正收復北方中原意愿,應景時也許會說幾句收復北方失地的話。
但實際上,只顧自己的利益和享受,養尊處優,對前線和中原實際情況根本不愿深入了解,認為戰爭勝利是不可能的任務。
趙構還擔心一旦對金戰爭取到勝利,被金國俘虜的二帝回歸,對自己地位造成威脅。
如果大家對中國歷史有所了解的話,就會發現,南宋初期是歷史轉折的關鍵時期,不管大家是否愿意承認,漢民族就是從南宋開始逐步滑下深淵,走向可悲歷史低谷。
很多朋友也許還迷醉于強大的元朝,但是元朝階級等級已經說明一個事實,漢民族淪為等同于牛羊一樣賤族,元朝是中國的恥辱!1122年中國人口9347萬,到元初1274年,人口887萬,損失率高達91%,蒙古帝國在中國境內的種族滅絕,作為世界記錄記錄在《金氏世界記錄大全》1985年版。
雖然歷史不容假設,但心痛之余還是想做一翻假設,如果岳飛當時真正以天下蒼生為重,真正從國家、民族利益出發,他會退兵嗎?
不如占領中原再考慮后續,或者直接起兵造反,其實他根本不用造反,和一代梟雄曹操那樣狹天子而令諸侯,有何不可?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宋太祖趙匡胤不就是一個軍事長官自己導演了“黃袍加身“才得到天下的?宋太宗強奸小周后,逼死她丈夫后唐主李煜,不就是一個色情狂,大流氓?“忠君”,豈不是天大的笑話?
歷史在這個緊要關頭選擇了岳飛,但是,岳飛卻承擔不起這份重擔!“精忠報國”愚忠思想害了他,最終害了整個民族。果然撤兵不到一年,由于岳飛政治主張、手握重兵已經威脅到了皇權,主戰派首領人物岳飛被皇帝趙構和宰相秦檜以“莫須有”罪名殺害,
南宋主戰勢力受到毀滅性打擊,從此以后,南宋走上了消極抵抗不斷媾和最終被外族滅亡的不歸路。
岳飛死后的130年,發生了崖山之戰,崖山之戰是南宋對蒙古侵略者最后一次有組織的抵抗,戰敗后,10萬余人投海殉難。
此戰之后,中國獨立發展的進程被打斷,曾經高度發達的經濟、文化、科技、科舉與世族相結合的官僚制度都中斷了,
蒙古人統治的元朝,開始實行封閉、保守、輕工商業和更加集權的制度,大量優秀的漢人被屠殺殆盡,漢族淪為等同于牛羊一樣的賤族,
不少外國的史學家將宋朝滅亡視為古典意義中國的結束,所謂“崖山之后,已無中國”。
岳飛是我們的民族英雄,但也是悲情人物,重溫這段不堪回首的歷史,讓人心傷不已,
歷史終究無法改變,但中國,已經經歷了無數苦難后再次重生!但愿她會最走最好!
在這個寧靜的雨夜,重讀岳飛《小重山》,感傷時間的流逝,感受歷史無情冷酷……
昨夜寒蛩不住鳴。
驚回千里夢,已三更。
起來獨自繞階行。
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
舊山松竹老,阻歸程。
欲將心事付瑤琴。
知音少,弦斷有誰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