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畢業季。青春的分離兵荒馬亂,青春的故事無疾而終。
《奇葩說》有一期說到,沒有去經歷是“錯過”,經歷了但是錯了才是“過錯”。
青春的故事無非就是“錯過”或“過錯”。不是“我錯過你”,就是“我們的故事是過錯”。
仔細想想畢業不舍的才不是那個硬邦邦冷冰冰的大學,不舍的是大學里遇到的那個你,是與你一起上過課的那間教室,是和你每天都會去的那個食堂里那個經常對你微笑的打菜阿姨和打飯大叔,是你們每天上課都會路過的那棵百年榕樹,是青春里愛著哭著笑著無畏的自己,是自己最后一段青春歲月里的任性與孩子氣。
前年這個時候的我在想:什么時候才能畢業呢,大學四年好長好長啊,真的好煎熬??赡苁且驗槲矣龅搅四莻€“你”,可是我沒能擁有那個“你”,我“錯過”了“你”。大學不瀟灑不自如不有趣也不學霸,反倒因為自己的不夠聰明不夠漂亮不夠矜持讓我的大學生活變得尷尬變得不自在。
想要快點畢業,想要快點結束這尷尬的大學,遇到問題首先不是想著去解決而是怎么逃避,這大概這就是逃避主義面對這個世界的方法論。
去年的這個時候我在想:啊,終于要畢業了呢,我要很酷的離開、很酷的結束;過去的歲月再也不回頭,未來的日子我要很酷的活著,用自己的方式奮斗,某一天再以驚艷的模樣出現在你的眼前你們的眼前。
“只想把自己活給你看,活給你們看。”
可是,姑娘啊,別犯傻了,你的青春已經結束了,輪到你帶槍上戰場了。
你知道青春是什么時候結束的嗎?青春是你最后離開學校的那天結束的。
除了校園,我實在想不到青春的定義了。林宥嘉的歌里不是也唱著“輝煌哀傷,青春兵荒馬亂,我們潦草地離散”。
潦草地離散后,我以為很酷地來到了上海。
影視作品里喜歡塑造“屌絲逆襲”的故事情節:《笑傲江湖》里只有三腳貓功夫卻有江湖兒女豪氣的令狐沖最后變成了“令狐大俠”,《仙劍奇俠傳》里吊兒郎當的李逍遙最后也成了大俠,連宮斗戲里看似活不過兩集的傻白甜嬌弱女主最后也能干掉其他“妖艷賤貨”。生活似乎并不是這樣的。
別說“劍還未佩妥,出門便已是江湖”,武俠江湖里有酒有詩有遠方,職場這個江湖,只有“眼前的茍且”與“以后的茍且”。
犯所謂的職場大忌,犯所謂的人與人交往之間的大忌:對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被當做是“不聽話”,不會說好聽的虛偽的話就是不善于溝通;工作太有思路領導壓力大,工作沒有思路就是不積極。實在不懂人與人之間為何要有這么多拐拐繞繞,難道就不能“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誠”嗎?每天上班盼著時間快點過,盼著吃午飯、盼著下班、盼著發工資......積極主動被消極被動吞噬了,我被負能量吞噬了。
忽然想起:原來我這么不酷。
今年,我想讓時光回到前年,我回到學校。
回不去了,時間的洪流只會把我們往前推。也許洪流中偶爾會有一朵兩朵浪花,可更多時候需要強大自己,因為一個不小心,或許時間的洪流會把我們吞噬。
不光是青春,人生更是,寧愿做了成為“過錯”,也別讓自己后悔“錯過”。